疫情大流行令世上人間虛度了3年光陰,所有事物都幾乎停頓了,如今重新啟動,才知所有親情、友情再相見相認是多麼可貴。也有不少事情要重新解凍,從頭學習。
是日去一間豪華版長者會所參加午間開年飯聚。這座籌建多年的長者會所,營運重點是修建全新大樓,引進先進科技幫助長者享受度假式舒適家居,猶如生活在豪華郵輪上,讓入住者優游度過美好的每一天。
在香港每天都很忙碌、充實,購物非常方便,無論是吃的又或到便利店買啤酒、咖啡,都是24小時營業,公共交通工具式式俱備,是一個不夜之城。
近年中廚界開始認識歐洲和地中海飲食文化,知道他們喜愛用橄欖油烹調,以調製美味佳饌。橄欖油含不飽和脂肪酸,可助降低壞膽固醇、預防心臟病,能直接食用,也可烹調菜式(但不能高溫煎炸)。
自從餐飲業放寬至12人一桌,食肆好像打了強心針,客人每每訂大枱與親友共同開餐,氣氛熾熱,食堂充滿歡樂場面,令人鼓舞,希望疫情不再走回頭路。
以前我家住在天台木屋,試過一年10號颱風把整間木屋頂吹走,所以每當天文台發出風暴消息,便必須立即急急收拾行裝,逃到姨媽家避風頭,今日回想往事,比電影橋段來得緊湊呢!
懇請當官者到上述地點看看什麼是行人疏落,廣告燈牌昏暗,馬路車少人靜,空舖如麻,百業蕭條,這裏已不是東方明珠,只是個病態孤島,嗚呼!
希望現屆長官多想想是否收起垃圾桶,眼不見污穢就是一個清潔的香港!可能像卓副司長所說,19年來都沒有提高過亂拋垃圾的罰款,係時候做場大show來增加庫房收入,才是重中之重!
榛蘑產地於東北省大興安嶺山區,野生的菌味濃郁,但沾有泥沙,枝葉要小心清除,但不能以大量水分沖洗,否則浪費其香氣。可把浸洗的水份用隔布隔去髒物,留作煮乳鴿時加入是上佳做法。
今時今日食評專欄也是報章雜誌必備的內容,讀者不少從此處去找尋美食,所以食評家不止寫飲食推介,還可以在電子媒體發功,連同常光顧食肆的吃貨也學曉了在平台上發表一番,非常熱鬧。
麻油薑母雞是寒冷季節時台灣坊間的保暖恩物,烹煮過程中不用加入水,主要是靠米酒煮開10分鐘,揮發酒精後留下的汁液為調料,可拌飯、麵同吃。
我最着迷的是深海下捕取的胭脂蝦,牠全身透紅,作刺身食用,比西班牙紅蝦更鮮甜,蝦頭的油脂更豐厚,吃完齒頰留香。但產量不多,一般在地已訂購一空,可列入死前必吃之物。
多年來海鮮舫也成為不少中外電影的取景熱點,為港爭光不少。但時移世易,這兩年多碰上世紀疫情,令不少國家封關,遊客來不了,導致珍寶海鮮舫出現嚴重虧蝕,海事牌照也到了限期,特區政府無力挽救。
對我來說,大會堂演奏廳帶給無限歡樂及回憶。大型交響樂演出當然沒機會去欣賞,但是在70年代來了台灣歌星的演唱會,有名歌星青山、姚蘇蓉、李亞萍的歌演,我就躲在記者席聽得不亦樂乎。
月前從老報人手中接過於1984年出版、一套9冊的《中華名菜集錦》,趁這段空檔,誠邀行內有興趣大廚,相約來個看書聚會。這套書由日本人進行攝製,共花4年光景才完成,一點都不簡單。
印刷精美的硬皮書《中國名菜雜錦》,1981年由中日友好交流協會協製,菜餚包括有北京、上海、四川、廣東傳統名物,就連盛載菜式的碗碟都是古董器皿。真是驚為絕世,內有幾款貢餚,今天往哪裏找呢?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