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 Jan 03 2025 23:59:59

中美歐互相報復WTO岌岌可危

全球自由貿易體系正全面裂解,在美國杯葛下,WTO解決各國爭端的機制失靈、部長級會議破局……,對台灣將非常不利。

在2017年尾發生的幾件大事,意謂着全球性貿易大戰已烽煙四起。2018年,世界貿易體系將面臨極為嚴峻的分裂危機。

首先,美國政府在去年11月正式知會世界貿易組織(WTO),美國將比照歐盟,繼續在反傾銷調查中,拒絕採用中國「非市場經濟條件下」形成的價格和成本,而採用符合市場經濟的第三國(替代國)數據。

WTO體系 或全面裂解

根據「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議定書」第15條的規定,2016年12月起,在對中國反傾銷中採用的「替代國」價格計算傾銷幅度的做法,必須無條件終止,不得再以中國是否為市場經濟為理由,對其傾銷產品實施高達300%以上的報復性關稅。

現在歐盟與美國都公然違反該條規定,不惜與中國展開以牙還牙的報復。若這世界三大經濟板塊之間的貿易爭端出現失控,就會觸發WTO體系全面裂解。

此外,WTO兩年一次的部長會議在去年底宣告破局。WTO在2001年進入多哈回合貿易談判後,西方國家與以中國、印度及巴西為首的開發中國家,在農業保護與智慧產權等議題上,談判屢次陷入僵局。這次外界對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的部長會議原來的期望也不高。

但這次連較無爭議的議題,如電子商務及漁業限制補貼等小議案,都完全沒進展。這意謂WTO協商體制已失去功能,許多國家都會轉而積極加入個別的自由貿易板塊,這對台灣非常不利。

WTO裁決全球貿易爭端的能力也受到質疑。特朗普政府到目前為止仍刻意杯葛WTO爭端解決上訴機構的人事任命。

另一方面,金融危機之後,WTO會員國之間片面對貿易伙伴採取限制性與懲罰性措施的情況愈來愈嚴重,大量湧現的貿易爭端案件已塞爆WTO的爭端解決機制。若接下來WTO也無力化解美國、歐盟與中國之間圍繞着議定書第15條的巨大爭議,世界自由貿易體系的前景岌岌可危。

追根究柢,自從大陸加入WTO之來,中國企業在尖端製造業領域的實力進步太快,已經讓西方國家喘不過氣來。歐美企業不僅無法在中國市場攻城掠地,現在自己的傳統地盤都快守不住了。

原刊於《天下雜誌》,獲作者授權發表。

朱雲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