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銀行的統計數字顯示:若用購買力平價的方式估量,中國已是全球總體 GDP 最大的經濟體系。美國經濟學家施蒂格斯茨更認為,世界已進入中國世紀。自鴉片戰爭以來,中國已積弱了100多年。作為中國人,當然樂於看到自己的國家重新在國際舞台上建立自己的地位。但面對競爭對手的吹捧,中國人宜有自知之明;中國依然大而不強,切莫沾沾自喜,不再韜光養晦。
中國發展隱憂仍多 分配不公成關鍵問題
按世界貨幣基金會的數字(至2013年),中國的人均 GDP,在全球180多個國家中排名82,只屬中間位置,距離領先位置甚遠。亦即是說,大部分中國人的生活仍過得不太好。中國政府自己訂的目標,亦不過是讓人民可以過小康之家的生活。一個小康之家,根本沒有條件感到驕傲。現實是中國經濟發展存在着不少隱憂,最近已出現 GDP 增長放緩,不知道這種放緩會持續多久?亦不知道會不會從此無法突破瓶頸,跌落中等入息的陷阱。中國人對此不能沒有危機感。
中國的經濟發展正面對多個結構性的局限,如果沒法找到突破的方式,今後勢必放緩,甚至可能停頓。中國人的強國夢,很可能再也無法做下去。自改革開放以來,雖然大部分中國人的生活都有改善。但由於分配制度不公平,社會資源大量落入官員以及與官員勾結的商人手裏,一般老百姓分到的那杯羹其實不多,導致經濟無法依靠內需去拉動,變成相對依賴出口。
金融海嘯後,西方經濟放緩,中國的出口市場萎縮,中國的經濟旋即失去動力。初期還可以靠政府去投資,及靠寬鬆的貨幣政策去帶動;但近期已因為內需跟不上而變成產能過剩,增加投資已不會再起作用。
因此,中國第一個要解決的問題,是分配不公平的問題。如果不限制官僚與資本的權力,並讓廣大的老百姓也可以分享成果,中國的經濟發展只會從此停滯不前。

過度依賴房地產 政府管治低效
第二個結構性問題,是過往的發展過度依賴房地產業。政府的財政收入靠地產,社會的投資亦靠地產拉動。但現在房價已貴到大部分人買不起,而房屋庫存亦多到要幾代人才能消化。開發商的投資將沒法收回,資金鏈會斷裂。如果房地產市場因而崩盤,中國的經濟發展今後還可以靠什麼?
第三個結構性問題是官僚系統的貪腐已日益影響政府的管治。低能失效的政府根本沒法支撐一個全球最大的經濟體系有序運作。經營者要靠違規運作,走私漏稅,以強凌弱,欺詐員工,訛騙消費者,以及靠官員庇護,才能在商場混日子。這樣的不公義的經營模式,只會助長奸商抬頭,殷實商人則難以立足。這樣發展下去,不會有好結果。
這些結構性的問題不解決,中國很難真的強盛起來。
施蒂格利茨說世界已進入中國世紀,我卻不敢這麼樂觀。中國自己的領導人不是曾經表示,若然任由官僚的貪腐問題惡化,很快就會亡黨亡國。國將不國,又如何成為強國,並帶領世界進入新紀元?
貪腐問題深入筋骨 百姓生活欠安全感
習近平接班後,的確在打擊貪污上非常着力,一些大老虎亦被拉了下台。在這方面他的確比他的前任做得好,他亦因此在民間獲得極大的支持,令黨內的反對派失去反擊的民意基礎。然而,在內地工作生活的人,無時無刻仍受貪污問題困擾,有冤無路訴,有冤不敢訴。
個別過去在政治上站錯了隊,懷疑自己可能成為被整頓的高官,近期或許會規行矩步了一些,但整個官僚架構的運作方式,並未見到實質上的改變。在內地辦事,若想獲得較好的待遇,都得找門路向掌權者輸送利益,進醫院如是,入名校如是,連報公安與打官司亦一樣如是。內地的公安,一般都不肯輕易接案,能發回的都着當事人自行處理。要公安肯立案,很多都得先找人送錢。如果遇到被告是有勢力人士,即使是傷人、強姦,公安也可能勸你不要追究,任由不法分子,欺壓普通老百姓。這叫生活在中國的人怎有安全感?
曾聽過一些在內地打過官司的人告訴我,內地的律師都自稱與在法院工作的人有密切的關係,可以透過他們做一些疏通工作,就可以增加勝算。他們甚至有辦法安排法官與當事人私下見面,一起吃飯、唱 K,相信他們所收的律師費,很多都是用在這類應酬上。在這種情況下,進行訴訟的人怎有信心案件會得到公平審判?難保對方的律師亦在進行類似的勾當。

近期,中國的經濟增長放緩,政府的財政收入出現缺口,稅局四出追查未交足稅的企業,這在中國一點不難。查出後,稅局官員有權不經法院,就以行政權處以罰款。先是獅子開大口,然後討價還價,以便換取私人利益。過去,有些大膽的官員會親自收受賄款,現在會改為建議被追查的企業,聘用一些由前稅局官員組成的稅務顧問,說他們會有避稅的合法途徑。最後各方都有得益,只是國家收少了稅。
肅貪不能靠人治 制度建設方為治本之道
不但官僚如是,大機構的管理人員亦如是;不但高管如是,前線人員亦如是。好賣的樓盤,前線的售樓員都要獲得孝敬,才會賣樓給你。我們向開發商追收佣金,他們的財務部會要求我們先承諾為他們的春茗提供昂貴抽獎禮品,或請他們部門出外考察。
國民黨的貪污腐化,導致共產黨有機會上台。現在中共的貪腐,比國民黨時期有過之而無不及。習近平打老虎,暫時只能令某些高層略為收斂,但整個社會風氣並未有改變,滋長貪腐的大環境仍未見改變。中國要肅貪倡廉,不能只針對人,必須在制度上作改革。
原文刊於《am730》,獲作者授權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