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 Aug 13 2025 07:43:50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飛行的士和無人機送貨:深港引領大灣區低空經濟的曙光

亞傑協會考察團參訪深圳市寶安區三大核心產業,見證深港合作取得的矚目成就。近年,中國低空經濟快速發展,大灣區將成為全球矚目的低空經濟關鍵試驗場,值得關注!
撰文、圖片:梁穎準(香港大學客座教授)

2025年6月9日,我以AAMA亞傑協會大灣區創始會長的角色,與會長黃春威、副主席麥世澤、前會長余以恆、秘書長梁士影共同率領代表團,與及董事及資深會員張克科、林屏、盧李愛蓮、黃少明等 20 多人參訪深圳市寶安區。考察聚焦在寶安三大核心產業──先進製造、低空經濟(LAE)和半導體,同時見證了深港合作日益深化所取得的矚目成就。

(
寶安低空經濟產業展示中心提供沉浸式互動體驗,讓考察團親自操控外帶無人機。
 

中國低空經濟

令考察團尤為關注的是中國低空經濟的快速發展。「寶安區低空經濟產業公共服務平台」完美詮釋了「技術-製造-產業-消費」融合,參觀匯聚全球尖端技術與產業服務鏈之外,還提供沉浸式互動體驗──親自操控外帶無人機,在虛擬的摩天樓群中完成配送任務。

我本人對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的初步體驗,要追溯到 15 年前舊金山/矽谷的一場AAMA研討會。當時美國航空業者尚處領先地位,但近年來中國已實現「彎道超車」。

中國低空經濟正爆發式成長,而深圳市正是領頭羊之一。中國民航局預測,國內本年低空經濟產業總規模將達萬億元,而 2035 年將突破 3.5 萬億元。現實印證了這個趨勢:產業龍頭美團去年的無人機配送訂單量翻倍至逾 20 萬單,且升勢持續。

深圳市深港科技合作促進會會長、深港產學研基地深港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張克科先生作深圳高新區簡介?(作者提供)
深圳市深港科技合作促進會會長、深港產學研基地深港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張克科簡介深圳高新區。
 

深港聯動低空新未來

在中國,eVTOL技術正被中央政府作為低空經濟戰略的核心全力推進,目標是在 1000 公尺以下空域建立成熟營運體系,複製中國在電動車和無人機領域的成功經驗,打造未來產業。以廣州億航智能(NASDAQ:EH)為代表的企業已在深圳、廣州、合肥等城市開展真實場景試飛,累積關鍵數據。

香港也積極融入此生態圈。特區政府去年底推出首批低空經濟監管沙盒試點,本年逐步擴大範圍,成立跨部門「發展低空經濟工作組」,並修訂法規允許更重型無人機運行。實務案例正在湧現:中電已啟動超視距(BVLOS)無人機電力巡檢試點;外賣平台Keeta則開闢首條「跨海+公園」無人機航線(香港科學園至馬鞍山海濱長廊),配送時間從人工騎手的 40 分鐘壓縮至 5 分鐘,合作商戶包括麥當勞,必勝客等。

中國低空經濟 主要三大驅動力:

1)產業協同優勢:無人機與飛行汽車高度契合中國現有產業基礎──全球最大的電動車、新能源系統及電池產能(皆為低空經濟核心技術),深圳更坐擁比亞迪、大疆等龍頭企業。

2)監管機制敏捷配合:中國監管部門已展現務實且有效率的創新支援能力。

3)使用者基礎成熟:中國消費者對即時配送與移動商務的接受度遠超其他國家,為無人機服務普及奠定基礎。

兩大風險:

1)獲利模式仍存疑:儘管前景廣闊,eVTOL企業尚未找到可持續獲利路徑,西方多家公司的失敗案例值得警惕。

2)資本風險管控:需避免重蹈房地產業覆轍。當前以政府的資本驅動成長若缺乏商業化持續性,可能引發系統性風險,投資者與政策制定者應審慎評估。

總而言之,曾屬於科幻的飛行的士與無人機配送,正在中國──包括大灣區──迅速實現。作為世界級創新與科技樞紐,深港具備獨特優勢,已開始引領大灣區低空經濟發展,但同時亦會面臨產業商業化與落地挑戰。大灣區將成為全球矚目的低空經濟關鍵試驗場,值得關注!

作者簡介:

梁穎準,AAMA亞傑協會(大灣區)創始會長、信息技術國際企業家、哈佛大學工商管理碩士、香港大學電機工程學士、香港大學客座教授。曾任加拿大商會總裁、美國商會理事、香港城市大學客座教授。曾在香港大學和香港理工大學任教;於亞洲和美國各城市任高級行政管理,在國際科技企業界工作40餘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