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 Jan 03 2025 23:59:59

漫威奇俠等了14年的一刀

迪士尼收購漫威後,本着尊重對家的心態,不干預管理,反而把漫威傳説中的5000名人物庫,發展成後來的7000個,增幅達四成!但後來出現了什麼事,令艾格強行架空漫威紐約總部?

迪士尼在2009年,藉收購而開啟了與漫威娛樂(Marval Entertainment)共渡的奇俠旅程。漫威漫畫的邊沿風味,為買方的總舵主羅拔·艾格(Bob Iger)所崇尚的「無為而治」管理作風,帶來挑戰,艾格始終要在2015年和2023年,使出重手的一刀。

40億買漫畵公仔?

給大家重口味之前,先上一記小品。上文點出內行人和外行人對同一收購案有不同的觀感,原來,對「半內行人」亦然。當迪士尼宣布入主漫威之後,艾格在參加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主持的論壇時,與網絡和電視頻道經營商康卡斯特(Comcast)的二代總裁百賴仁·羅拔茨(Brian Roberts),格了幾劍!

康卡斯特是著名的「窮得只剩下錢」(cash-rich, future-poor,《經濟學人》語)的傳統媒體,千禧初就曾妙想天開,忽然出招收購迪士尼,討了一臉的灰。想來艾格與羅拔茨的八字相沖,這次論壇中,羅就揶揄了艾一番,笑問:「天下間怎麼會有人願意出40億(美元,下同)買那些卡通人物?……(與這些儍瓜做同行)讓我想退出江湖、免受連累!」艾不是省油的燈,還劍道:「咱們走着瞧!」由此種下兩位梟雄日後在天空電視(Sky)的收購戰上,大打出手,那是後話。

言歸正傳,迪士尼收購漫威後,本着尊重對家的心態,不干預管理,反而把漫威傳説中的5000名人物庫,發展成後來的7000個,增幅達四成!這等無形資產,落在庸才手上是「累街坊」的燒錢玩兒,但放到有創意、有銀彈的能手中,那就是會生金蛋的母雞。這又是觀察家在事前低估協同效應的一例。

漫畫電影的賭注

漫威的邊沿英雄,不是每位都像《鐡甲奇俠》般一爆而紅,艾和迪士尼電影製作部深有體會,在該10年屢試屢挫,艾格是這樣形容漫畫電影投資的(大意):「電影令人興奮和瘋狂。不像其他傳統生意,它需要一次次的下賭注,只憑直覺……你可以有很棒的想法、最合適的團隊,但仍然可以因為那怕看來只是雞毛蒜皮的事,最終脫軌。荷李活的華麗的確迷人,但亦是惹人蔑視的溫床。」

落在漫威的運作上,漫威在加州的創作團隊,與在紐約的漫威總部,在風險評估上,分歧日隆,之前是小本製作尚無不妥,現在在巨人撐腰下注碼日大,紐約的控制意識甚濃,最終與生產大隊無法契合。

終於在2015年,艾格強行架空漫威紐約總部,讓其製作部直接向同在加州的迪士尼電影匯報,成為他少數出手調整被購企業根部運作的一次。因此埋下艾格與漫威的原大股東、賣盤後仍然任職漫威主席的柏爾莫特(Ike Perlmutter)不和的種子。在2023年,艾請柏吃無情雞,結束兩者早年惺惺相惜所延續的關係。

話説回頭,併購交易刀光劍影,這記等了14年才砍下的一刀,算不算無情刀?

原刊於《明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艾雲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