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首頁 科技 手機世代 如何持續性發展?

手機世代 如何持續性發展?

現今青年沉迷手機,不滿蝸居,工作節拍急促,對前路茫茫,忐忑憂患。新一代如何提升競爭力?

廖美香 作者: 廖美香
2017-05-10
智美慧香

標籤: 創業手機科技競爭力蝸居
愛上手機,它是健康的敵人。(Peakpx)
愛上手機,它是健康的敵人。(Peakpx)
0
SHARES
645
VIEWS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

編按:本文是2017年5月5日廖美香出席由恒生管理學院企業可持續發展及創新中心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教育部(泰國)合辦「高等院校可持續發展」國際會議的演說內容。

社會談可持續性發展,往往指涉企業、社會要採取環保、防範金融風險等措施。其實,人才是整個社會的重要資源,新一代能否可持續性發展,最為關鍵。現今青年沉迷手機,不滿蝸居,工作節拍急促,對前路茫茫,忐忑憂患。新一代如何提升競爭力,思維改變,蛻變命運,以下是我的10個觀察,或許啟示一二。

l. 人生漫長,不能只顧眼前,切記點滴自重。

科技一日千里,不少企業CEO為了滿足生存或商業利益,每每盈利先行,急於求成。作為打工仔,青年要為公司効勞,往往無可奈何的功利行事。儘管如此,青年初出茅廬,人生漫長,始終要為自己終極夢想奮鬥,作策略性安排,急也急不得,勿忘初衷。

為了人生部署,青年須具備正面思維,眼光要放遠、放大,認識事物多角度、利己也利他,擇善固執,按部就班,最終鑄造成就。香港有些青年較為勇進,埋怨甚多,急功近利,可能贏得一時,但要持續性發展則不容易。因此,為長遠着想,我們須抱有點滴積累的思維。作為企業,面對強烈競爭,慢一點也可能全盤皆落索;作為個人,自己掌握命運,人生恍如馬拉松,以慢打快,好好欣賞路旁的花朵,朝向目標,爭取人生長跑的冠軍。

2. 科技無國界,競爭對手不只在本土,而在世界各地。

青年除了擁抱本土思維,仍須擴大世界觀。香港經歷自七十、八十年代經濟起飛,至今在政經、文化有所積累,難得青年不忘上一代港人努力,熱愛香江,重視本土。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青年對香港充滿情懷,也須提升視野,不忘擁抱毗鄰中國、亞洲,並拓闊至全球各地。

有的本地青年視野狹小,面對內地競爭則有感不安,甚至抗拒。確實,香港面臨前所未有的激烈競爭,如今GDP快要輸給深圳,人均GDP已輸給澳門;韓國在科技及文化產業上大大超前,新加坡在房屋土地、高校、產業多元化等都遙遙領先。香港作為國際大都市,一直以來海納百川,如今已漸漸倒退,要是持續狹隘於本土一方,則未來前景難感樂觀。現今內地及國際都借用香港優勢發展自己,我們何不主動出擊,加緊跟它們合作,互利共贏,這是常勝之道。

3. 與其重視成功,不如重視過程。

科研創業成功率少於1%,歐美習慣於「慶祝失敗」,失敗了就捲土重來。香港新一代青年似乎難以承受挫折,自殺率偏高。2014至2015年間青少年自殺個案逾120宗,單是今年3月份就發生6宗。他們在較潔淨、舒適的家境下長大,連郊遊小小的污穢也難接受;在學校也每每受到師長愛護,無微不至,新一代顯得以自我為中心,期待父母、師長、社會一切的鋪排。這一代青年的耐力、適應力不及前人,遇上挫敗,怨天尤人,不堪一擊,自殺風氣漸長,最極端的竟然殺害雙親。

本港自殺率10年來呈下降趨勢,唯青少年自殺則上升。在家受到百般呵護,在外面對殘酷世界,落差太大,其心理素質令人擔憂。手機世代,沉迷資訊,人生思考不足。面對各種失敗,應視為經驗的累積,屢敗屢戰,樂天而行,成事由天。不論成敗,皆有所得。事實上,科研失敗是常態,成功是鳳毛麟角,青年只要乘着這個科網大潮,盡其所能,在過程中有所感悟,汲取失敗教訓,為未來奠下基礎,正是收穫。

科研創業成功率少於1%,歐美習慣於「慶祝失敗」,失敗了就捲土重來。(Peakpx)

4. 不要虛耗時光於零碎資料,而是要孕育智慧。

朋友在Facebook留言,展示各式各樣的訊息、圖片,目不暇給,青年用來調劑生活、消磨時間,可能是一個選擇。可是,這些零碎資料不成系統,閃撥而過,虛耗光陰。在爭分奪秒的競爭社會,青年應作有效的學習,取得知識,充分思考,從而孕育智慧。須知道,資訊(data)、知識(knowledge)、智慧(wisdom)是3個不同層次:資訊過時即無用,知識是認清事物,擁有智慧則做出成果。大學生在讀,學習知識,經系統分析,啟迪智慧。知識不斷更新,尤其資訊科技,一旦離開院校,可能變成過去式;因而,我們必須掌握自學方法,孜孜不倦、創新思考,才能應付無窮變化,有利持續發展。

5. 批判重要,謙虛與包容更重要。

我近日出席一個互聯網經濟的研討會,快的打車創辦人李祖閩表示,如果能重回20多歲,會更謙虛聆聽,以容下更多的事物,令自己收穫更多。我很認同他的說法,因為我在社會上採訪過不少高人,愈是優秀的人,愈覺自己不足。我理解到大學生上課要學習批判,藉此認清事物本質,觀察入微,思考靈銳,是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

現今青年抱有理想,評價思想家、理論家、英傑豪傑 ……,毫不留情,但由於入世未深,容易不自覺變得自大、自我的性格,動不動批判他人。我不是說不應批判,而是要批判得確當、到位、多角度;除了批評別人,亦應批判自己。一味只批判別人不足,缺乏自我反省,容易變成偏激。年輕人抱有自信,敢於創新,甚至顛覆性建設……都是一件好事,但流於自大就會成障礙,故此包容他人,非常重要。

6. 天馬行空,不如腳踏實地。

年輕人活力十足,亟亟而求,想法甚多,可惜落空也多。有人取笑說:「想是天下無敵,做是有心無力。」不是說我們不應目光遠大,而是說創意重要,執行力更重要。以科技項目為例,以往講Concept Plan,有創新意念便可取得籌款創業,如今須兼談細緻執行力。年輕人作為腦震盪與友人「吹水」可以理解,但是一味「亂吹」,欠缺可行性指標的落實大計,則變成空中樓閣。再說,年輕人熱愛自由、隨意,但仍須保持有禮貌、誠實、準時,具責任心的美德。總之,給人可靠、得以信賴的個性,幸運天使總會樂於眷顧。

7. 埋怨買不起樓,不妨重新定義「資產」與「回報」。

香港中年一代似乎比較戇直,做事情不太計較,只要認為是對的,就會設法做好。新一代可能受商業要求影響,做事有目標,講究成本與效益。年輕人對於樓價高企,怨氣甚多,其實我也予以同情,因追求安居樂業,人之常情。事實上,港樓實在太貴,要18年不吃不喝才能擁有物業,是全球最難負擔的城市。

然而,青年買樓無望,不等於人生沒有希望。我也必須強調,青年須要積累資產,資產可以是股票、債券、黃金等財富性資產。另類資產,可以是創意、識見、信任、人脈、美德……這些優秀素質,隨時可為您轉化為財富。試問一個有智慧、有情、有義、有責任心的人,誰不樂意跟您合作?有錢、有樓不等於「人生之最」快樂,我們應以追求幸福作為人生的價值。

8. 發掘自己興趣,認識跨學科。

我念大學研究院時,主修政治與行政,就社會科學不同範疇:經濟、社會、哲學、文化、心理……進行旁聽。後來在工作時涉獵財經、科技……經多年磨鍊,體會到綜合觀察的好處,對理解事物有穿插協同的妙用。很可惜,我不懂理科,對認識科研難免感到吃力。

團結香港基金建議學校提供STEM(科學、科技、工程及數學)教育,正合時宜。我認為,年輕人認識跨學科非常重要,學習STEM不只是理科學生的專利,文科生也應對STEM有基本的認識。因為在科技大潮之下,對跨學科人才需求大。例如:工程師須認識生物醫學才能發明醫療科技,科技成果產品需要具人性化的設計才受追捧,科研企業也須尊重商業營運才能生存,科研項目也須定下法律合同……。

9. 靠工作收入,勿忘被動收入。

年青世代,你濃烈的興趣在那裏?便往那裏發展。除非你極需金錢解困,否則,找工作,最忌是以收入多少來定奪。投入你最熱愛的領域,是最佳的回報。須要強調的是,當你做所愛的事情,你會感到時間過得飛快,充滿激情;當有激情做事,便會做得好,那就容易成長,有出色。當你表現優秀,除了洋溢着滿足與成就感,升職加薪也隨之而來。

在科技年代,你在專利授權或投資科技項目或可享有不錯回報;如發掘了騰訊(00700)等成長股,由細價股變成明星股,更是點石成金。再說,我們不應只計較工作收入,而應連同計算資產積累所帶來的被動收入。當您的被動收入等於你的工作收入,那麼,你可享有「有人身自由」,隨時炒老闆魷魚,選擇的空間更大;如果不懂理財,即使做律師或醫生也可能會破產的。因而,初出茅廬年輕人,記緊找到自己興趣所在,必有出頭天。

10. 愛上手機,它是健康的敵人。

令我痛心的是青年人健康每況愈下,不少宅男宅女寧願打機,也不運動。今年北京的清華大學要求新生要懂得游泳,才可畢業,目的是要青年擁有健康的體魄。青年常用手機、筆記本等電子產品,令許多疾病年輕化:低頭閱讀導致頸椎痛,久坐不動引致肩周炎、攤腰看電腦變成了腰酸背痛,密集打字促成了網球肘,屏幕藍光導致眼疾 ……。 過量使用,以及不正當姿勢會摧殘了年輕人;不分晝夜的Facebook, instagram,whatapps與wechat,都令人神經緊張、影響睡眠質素。年輕人青春無敵,健康意識薄弱,預防不足,屢勸不改,總覺身體衰退與我無關;可悲的是,一旦痛症形成,即使治療也難以復元。近10年人們使用手機、電腦頻繁,可以預料愈來愈多人將面臨痛症的困擾。年輕人不要盲目愛上電子產品,它很可能危害你的健康。

我是真心期望大家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以及健康的身體!

原刊於《信報》,獲作者授權發表。

更多精采文章

  • 以科技制科技 化解手機病態以科技制科技 化解手機病態
  • 認識自己是創業的關鍵認識自己是創業的關鍵
  • 創業,就是要改變世界,改變生活創業,就是要改變世界,改變生活
  • 黃克強:科學園致力科研轉化產品黃克強:科學園致力科研轉化產品
  • 法律更新欠靈活 礙科創產業發展法律更新欠靈活 礙科創產業發展

0

廖美香

BBC 中文網特約專欄作者。曾任《南華早報》中文網副總編輯、《信報月刊》副總編輯。著有《中港教育大融合》,譯著有鄒至莊《認識中國》。學術論文載北大《立法研究》、Asia Survey 等。擅長撰寫人物訪問、評論分析。曾策劃香港高校校長論壇、金融工程會議、科技研討會。一直追求理性思考、人生智慧。
View all posts
標籤: 創業手機科技競爭力蝸居
申請成為灼見名家基本會員,免費收取電子報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編輯精選

政府公布最新「3+4」的檢疫安排。(李家超Facebook圖片)
灼見報道

周五起實施「3+4」檢疫安排 李家超:精準抗疫不躺平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2-08-08
第二屆「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準決賽及復活賽比賽於8月6日假香港樹仁大學舉行。
腹有詩書

「腹有詩書」準決賽及復活賽完成 啟基學校、英華小學、拔萃女小學及聖彼得小學晉級總決賽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2-08-06
《解放軍報》微博公布的照片,顯示演訓中的解放軍用望遠鏡遙望台灣軍艦,背景的台海海岸清晰可見。(《解放軍報》微博圖片)
國際觀

台海演訓照片公開 海岸線台軍艦清晰可見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2-08-06
解放軍周四共發射11枚導彈,分別落在台灣北部、南部及東部3個海域。圖為解放軍東部戰區陸軍部隊進行遠程火箭炮實彈射擊訓練。(亞新社)
國際觀

國防大學教授:解放軍台島以東設靶場 迫退美航母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2-08-05
王菀之一笑,眼睛就彎彎的,這是她的標記。
字旅相逢

我只是用不同的藝術形式,去分享自己的創作……──專訪王菀之Ivana

作者: 馮珍今
2022-08-05

影片

  • 霍詠強:中國軍演五大軍種亮劍如何震驚世界?中美軍事信任機制遭破壞將有什麼後果?
  • 許永權X李偉民:香港有多少洗黑錢的方法?風險無處不在 小市民如何自保?
  • 曾鈺成:講科學、講規劃,郊野公園界線怎麼不能重劃?
  • 嶺南中醫世家羅頌慧博士:傳統名藥六味地黃丸怎樣改善腎虛、失眠、眼疾、糖尿病?
  • 雷鼎鳴:外匯基金為什麼虧損嚴重?大量儲備如何改善居住環境 藏富於民?
  • 曾鈺成:粉嶺高球場部分土地發展 政府已宣布決定 反對者未罷休 計劃仍有變數?
  • 黃錦輝教授:明知山有虎 為何偏向虎山行?佩洛西訪台有何盤算?
  • 霍詠強:佩洛西為何敢冒解放軍攔截風險訪台?美國軍方動作頻頻壓迫中國
  • 朱劍虹:種好蘭花的竅門 如何處理好通風、灑水、溫度及遮光?
  • 陳妙霞博士:針灸療法治哪些疾病最見效?腹針如何舒緩急性痛症?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 「腹有詩書」準決賽及復活賽完成  啟基學校、英華小學、拔萃女小學及聖彼得小學晉級總決賽「腹有詩書」準決賽及復活賽完成 啟基學校、英華小學、拔萃女小學及聖彼得小學晉級總決賽 本社編輯部
  • 最好的祝福最好的祝福 常霖法師
  • 為何老太愛搞事?為何老太愛搞事? 霍詠強
  • 我只是用不同的藝術形式,去分享自己的創作……──專訪王菀之Ivana我只是用不同的藝術形式,去分享自己的創作……──專訪王菀之Ivana 馮珍今
  • 傷不了人反自傷傷不了人反自傷 劉銳紹
  • MIRROR演唱會屏幕跌落事件,引起破天荒的11條刑事及民事的法律責任問題MIRROR演唱會屏幕跌落事件,引起破天荒的11條刑事及民事的法律責任問題 編輯精選
  • 內地印製新一代國民身份證:年輕人教育和文化的改進內地印製新一代國民身份證:年輕人教育和文化的改進 李偉民
  • 以武逼統已經吹響集結號  或參考和平解放北平模式以武逼統已經吹響集結號 或參考和平解放北平模式 關品方
  • 黃錦輝教授:明知山有虎 為何偏向虎山行?佩洛西訪台有何盤算?黃錦輝教授:明知山有虎 為何偏向虎山行?佩洛西訪台有何盤算? 本社編輯部
  • 美國能令本土的產業鏈重新完備嗎?美國能令本土的產業鏈重新完備嗎? 施永青
  • 極限極限 陳家偉
  • 7月大事是金磚國貨幣結算令7月大事是金磚國貨幣結算令 張建雄
  • 舞台禁忌舞台禁忌 蔣匡文
  • 術數看佩洛西竄台後的變化術數看佩洛西竄台後的變化 文相濡
  • 嶺南中醫世家羅頌慧博士:傳統名藥六味地黃丸怎樣改善腎虛、失眠、眼疾、糖尿病?嶺南中醫世家羅頌慧博士:傳統名藥六味地黃丸怎樣改善腎虛、失眠、眼疾、糖尿病? 本社編輯部
  • 歐洲制裁俄羅斯  輪輪皆漏氣歐洲制裁俄羅斯 輪輪皆漏氣 張建雄
  • 劉兆佳教授:台灣現在是中國國家安全問題劉兆佳教授:台灣現在是中國國家安全問題 編輯精選
  • 解放軍環台演訓 台戰機掛彈升空解放軍環台演訓 台戰機掛彈升空 本社編輯部
  • 種好鶴頂蘭種好鶴頂蘭 朱劍虹
  • 蔡英文向佩洛西授勳  提應對變局3態度蔡英文向佩洛西授勳 提應對變局3態度 本社編輯部

推薦作家

  • 陳章華
  • 張建雄
  • 盧麒元
  • 劉銳紹
  • 蔣匡文
  • 徐家健
  • 招祥麒
  • 文相濡
  • 釋證嚴
  • 嚴吳嬋霞
  • 朱啟榮
  • 楊興安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聯絡我們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contact@master-insight.com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會員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