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 Jan 03 2025 23:59:59

Tag: Tesla

SpaceX才是馬斯克的大棋
作者:張宗永2024-11-26
特朗普上台和比特幣的最大關係,也不過是他曾經揚言會炒掉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主席,而後者主張加強監管虛擬貨幣。但比特幣的經濟價值便會提高嗎?黃金買賣又何嘗有監管呢?
馬斯克成美中橋樑 香港如何受益
作者:黃錦輝2024-11-20
不少經濟學者都預測,特朗普政府將一如既往持續打壓中國,甚至乎變本加厲。但特朗普的強力支持者馬斯克被外界視為立場親中,近幾年擴充其中國的生意。
馬斯克點止助選咁簡單
作者:施永青2024-11-12
依我看來,馬斯克當有自己的政治圖謀,為特朗普助選只是他從政的第一步,他應該不會這麼快就退場。據消息人士透露,澤連斯基上周三已致電特朗普祝賀當選,並談及烏克蘭的前途問題,特朗普讓馬斯克參與了這場討論。
俾你估到我仲叫食神
作者:何國良2024-07-03
市民對的士這種類型的交通運輸需求殷切,能夠將這個需求更有效率地滿足起來,將有力提振生產力。在今時今日,我們還不好好利用科技帶給人類的好處 ?
的士改革作為革新香港第一步
作者:袁彌昌2024-05-24
這次政府推動的士業改革是茲事體大,實際上牽涉範圍很廣,假如這次最後功敗垂成或不了了之,勢必招來其他既得利益集團的反撲,令革新香港更遙不可及,長遠甚至無法與國際及內地接軌。
全球電動車產能過剩 中國應減投資
作者:譚新強2024-04-02
請不要天真地以為即使與西方交惡,中國仍可改為大量出口到全球南方。中印關係差是事實,較令人意外是最近竟然巴西和土耳其都突然宣布針對中國鋼鐵和化學品等產品的反傾銷調查,正應驗我早前預期。
重整香港總部經濟策略
作者:鄧希煒2024-03-02
發展總部經濟,既可帶來新產業和高增值經濟活動,亦可吸引多元人才及投資。此舉有助於香港推動經濟轉型,並提升其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及競爭力。
金融是虛的 製造業才是實的?
作者:施永青2024-01-23
這種理論一度在內地有市場,因為這樣就可以突顯中國比美國強,可以滿足一下某部分人的民族虛榮心。現在,國家領導人親自出來主持金融工作會議,以加強黨對金融工作的統一領導。
寧德時代落戶香江 電池巨企的美麗與哀愁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12-09
寧德時代落戶香港,毫無疑問有着亮眼的前景,但在中美博弈的政治現實下,與美企有合作關係或先進的中國企業都可能被美國視為「眼中釘」,華為已是前車可鑑,對寧德時代可能被推到風口浪尖,也應有心理準備。
行萬里路 不如碌幾吓手機?
作者:譚新強2023-11-20
我認為峰會最大成果就是台灣問題。表面上美國永遠強悍,例牌警告北京不可干擾台灣選舉,但我猜是中方警告美國不要插手。近日美國官員不停訪京,但甚少人訪台,我懷疑王毅與蘇利文之前的閉門會議已達成某些協議。
避開紅海!這家美國新創要在眾多電動車公司中走出一條不一樣的路
作者:創新拿鐵作者群2023-09-12
Scaringe 環顧美國的市場,除了房車外,最多人開的就是皮卡和休旅車。這是因為美國地廣,很多人每周甚至更久才去採買一次日常用品,因此需要有寬闊置物空間的交通工具。
馬斯克成為首富有幾多是上天眷顧?
作者:古多迪2023-09-05
其實,香港本身是未必需要冒上什麼的風險,只是提供足夠空間,容許來自香港和世界各地的人,借助香港金融市場的平台,作出各種由他們自己承擔風險的嘗試,可能已經足夠。
金融市場怎樣看不識時務者的奇想?
作者:古多迪2023-06-14
Tesla若不是在美國上市,它能否取得今天的市場估值?我們不能肯定Tesla的美好前景能否兌現,但美國的資本巿場,至少能給予這些另類公司一個可能。
Tesla如何賺取碳滙?
作者:邵志堯2023-03-13
美國加州早於1990年已鼓勵企業開發新能源汽車,歐盟也參考了相關機制提出限制汽車碳排放的政策,並不斷推高懲罰界線,希望早日達到碳中和。聰明的人會在其中尋找獲利空間,其中一名非馬斯克莫屬。
ESG之神聖不可侵犯
作者:邵志堯2022-09-11
Tesla是一家在環境保護的領域上被認定為領頭羊的公司,但是今年5月份在S&P的ESG周年名單卻被剔出。馬斯克為此大發雷霆並罵ESG是一個騙局,為什麼馬斯克這麼緊張是否榜上有名?
香港通往亞洲碳交易中心之綠路
作者:鄧希煒2022-07-14
香港綠色之路比其他成熟金融經濟體如歐洲已落後約10年,現在我們需急起直追。回歸祖國25年,香港經濟產業急需要轉型並多樣化,配合新時代的步伐,為下一代創機遇。
Tesla和Bitcoin是否被宗教化?
作者:莊太量2022-07-01
為何一些好像泡沫、沒價值事情看似會爆破但又沒有?因已形成宗教效應。一群投資人從中得到利益,會廣泛宣傳。而廣泛宣傳是令更多的人成為信徒,所以投資產品變成宗教化。
碳資產管理
作者:邵志堯2022-05-30
為了鼓勵減排節能,全球已出現不少靈活的自願碳排放市場。2021年,Tesla便有15億美元的利潤來自售賣碳排放量,因此碳排放量絕對是一個大家要好好認識的資產。
相比宇宙,人類只是滄海一粟
作者:施永青2021-11-23
伊隆‧馬斯克(TESLA的老闆)想利用太空科技,把人類帶去其他星球生活,真是談何容易!太陽系內的其他行星,環境大都不適合人類生活。地球即使嚴重暖化,環境仍會比火星或金星更適合人類生活。
太空旅遊是有錢人玩意又如何?
作者:梁天卓2021-07-26
即使太空旅遊真的只是有錢人的玩意,那又有什麼問題?正如當年Tesla走高檔路線,目前太空旅遊對準需求彈性較低的有錢人市場實在是無可厚非。再者,也可能帶來不少新技術。
如何應付「非理性」恐懼
作者:梁天卓2021-04-26
從推行政策的角度看,即使立法批准自動導航系統或在新冠肺炎疫情下放寬禁學令,合乎硬繃繃的成本效益計算,要大眾接受可能要用更多其他方法。
Starlink勢成新一代衛星寬頻霸主
作者:西奈山2021-03-29
SpaceX過去2年融資所依據的估值變化,多少反映投資者看好Starlink寬頻業務。至於SpaceX預計,至2025年公司每年來自衛星寬頻服務收入超過300億美元,究竟這業務估算有多少是水份?
再談人工智能 商用之極致──自動駕駛系統
作者:西奈山2021-01-12
Tesla的自動駕駛系統是由出身Google的Andrej Karpathy和40多名AI工程師的團隊參與開發,這項目是迄今人工智能最艱巨的工程之一。
決戰電動車
作者:胡孟青2021-01-05
內地是個極龐大市場,其在電動車發展的決心及目標,程度上是相等於之前的5G,為的當然是用全球最大市場及電動車滲透率,去獲取更大主導地位。
由M1晶片說起 到AI商用領域的廣闊前景
作者:西奈山2020-12-30
有言M1只是未來M系列的入門晶片,但戰力已經橫掃傳統的PC領域,將來高階M晶片的前景更是不可估量。
馬斯克今年完美收官  鋼鐵俠是如何煉成?
作者:西奈山2020-12-16
Tesla今年連續四季錄得淨利潤,取得晉身藍籌的門檻,刺激股價瘋升。而這一上市車企的神話離不開其自身科技的不斷精進,更離不開創始人馬斯克的個人魅力——大膽想像、敢於創新。
通才專家
作者:麥嘉晉2020-12-03
新世代挑戰的多樣性和複雜性,對創新和科技突破、發展、落地的需求極高,使當今世界對人才的要求有了一個新高度── 通才專家。
汽油車和電動車,哪個才是「新能源汽車」?
特斯拉拿到了美國政府的補貼,降低了售價,只不過把消費者本應負擔的成本轉嫁給了美國的納稅人,包括全世界每一個持有美元的人。這是更低效率,而不是更高效率的方式。
功成不必在我
作者:梁天卓2018-03-11
近日看到不少支持全民派錢和反駁反對派錢的言論,有不少都「似曾相識」。有朋友因此為我們感到不值。
矽谷名人群像
作者:編輯精選2018-01-03
矽谷可說是國際企業創業搖籃,包括已故蘋果公司創辦人喬布斯(Steve Jobs)、Facebook創辦人朱克伯格(Mark Elliot Zuckerberg)等。究竟矽谷人的生活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