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灼祥

張灼祥

拔萃男書院畢業,港大文學士和哈佛教育碩士、香港中文大學教育文憑。曾任賽馬會體藝中學校長、拔萃男書院校長。著作包括《過路的朋友》、《校長手記》、《半年半生》、《獨樂橋》、《比陽光燦爛》、《美好的年代》、《一個人在旅途上》及《今夜煙花燦爛》、《仲夏夜之夢》、《作家訪問錄》、《有關記憶的》、《校長會客室》、《閲讀生活》、《拔萃十二年的日子》、《五十年·細說拔萃從前》、《五年、十年.拔萃依然》、《體藝.拔萃.再回首》。
2003年西西在摩洛哥。(何福仁提供圖片)

西西:自由自在地寫作,不是挺好麼?

西西最後一首詩《疲乏》,對生命有了新的體會。人來到某個時刻,再也走不動了。眼、耳都累了,腦袋也疲乏了:「千千萬個問號/是非對錯,一直如影隨形/撕裂着你我的神經」。腦袋,一如眼、耳,都想休息了。

Carson覺得,「魔術師有責任讓小朋友知道:一條橡筋、一條繩,都可以喚醒他們的好奇心和童真,這是一種感受生活的藝術。」

一朵玫瑰的魔力?魔術的魅力!

魔術師Carson(梁家榗)說:「疫情後,我經常都會變花(玫瑰為主,不怕有刺?),送畀觀眾……」收花者(不一定是女士)的反應多是一樣的,都會大聲嘩叫起來。他沒有想過,一支玫瑰魔力會那麼大的。

希臘之神普羅米修斯從宙斯那裏偷了「火」,送給人類,因而受罰。奧本海默發現了原子彈的威力,想美國放棄使用這可怕武器,因而受到孤立、處分。(劇照)

奧本海默 巨匠的徬徨

奧本海默為此覺得自己有份「殺害」日本平民百姓,接受審訊,他沒有為自己辯護,他要「博取」世人同情麼?在聽證會、在審訊時,這位科學家顯得出奇懦弱,與他在領導科學家研究製造原子彈時充滿自信,像兩個人來的。

李志清(右)把唐詩轉化成畫,另有一番意境。(貿易發展局圖片)

李志清畫唐詩的景緻

唐朝一代寫詩的詩人多不勝數,志清選出100首詩(有只選其中幾句),畫面意境各有不同,有高雅,有貼地,有趣緻,詩與畫皆能道出不同的人生況味來。

住在荔枝窩的「農夫」葉曉文。

新一代農夫──葉曉文

誰說鄉居生活閒適?曉文不是個愛停下來之人。傳來她的生態導賞活動,又拍下秋海棠、獅子尾、球蘭、四照花,逐一向我介紹這四種夏天開花植物,講出它們的特色來。

不再用文字來諷刺人世的不堪,昆德拉還有什麼話要說呢?(Wikimedia Commons)

米蘭·昆德拉下筆的時候

昆德拉就是太愛講道理,不管他講的是《小說的藝術》,還是《可笑的愛情》。當他放慢步伐,不再用文字來諷刺人世的不堪,他還有什麼話要說呢?

鹽燒鷹鯧。

飲食與人情

想對請我吃飯的朋友說:「其實最懷念的,不光是你們請吃的精緻美食,而是大家在一起的好時光。」

球會舉辦開放日,與市民同樂。

粉嶺高球場是香港寶貴的文化遺產

我們到過粉嶺打高球的,都會察覺到球場的保育工作做得好。Robert的觀察:那是「球會百多年來悉心料理,僱用無數的工作人員,採納了不少專家意見的成果…..房屋發展只會令這片土地的環境破壞更加快。」

若有推動共融的活動,關志健(左四)逢請必到。

關志健:致力建立DEI社會的青年

一直以來,志健最關注的,是幫助殘疾人士融入社會。「如果社會不能善用這些多元人才,實屬浪費。」「當社會上愈來愈多人有信心和殘疾人士一起工作,『共融』便水到渠成。」

法國最好吃的薯條。

尋覓美食之旅

同級同學每次見面,仍有說不完的話題。有書友自海外歸來,我們在「飯堂」為他洗塵。有書友辭世而去,我們在追思會後,也會來到「飯堂」,喝「書友」生前愛喝的威士忌。

左為Glasgow一家書店。若遇上大風雪,可在書店內坐上一整天;右為作者與太太范玲在莎士比亞書店閣樓。早年(佐治當書店老闆的日子),愛書之人可以在閣樓留宿。

書店風景

到每一個城市,看城市面貌,是會把書店放在第一位的。到三藩市,因為那裏有「城市之光」,遂對城市有了好感。至於悉尼這個城市,沒有具歷史的書店,卻是有人情味的書店。

微電影《在一起才是家》劇照。

一家人的故事

微電影《在一起才是家》以真實故事為藍本,關注病童家庭的實際需求及情緒。麥當勞行政總裁黎韋詩表示:「希望是次微電影喚起大眾關注病童家庭的需要,讓更多有需的家庭可以於這個『家以外的家』得到適切的援助。」

《金髮夢露》導演大刀闊斧,把600多頁有關瑪麗蓮夢露的小說改編成兩個多小時的電影,而仍能保存小說神韻,殊不簡單。(Shutterstock)

金髮夢露

諾瑪珍(藝名瑪麗蓮夢露)在她的作品中最後的一句話:「我的生活實在太好了,最終要受到處罰的。」生活不如人意,但她還是要活得精采,不肯妥協。

比賽設旅行社推廣、酒店推廣及景點推廣三個組別,參賽學生需要就特定旅遊業議題向與會者展示研習成果。(香港旅遊發展局提供)

學生擔當大使 介紹深度遊香港

香港旅遊發展局及教育局舉辦「香港旅遊業學生峰會2022/23」,共有近1500名來自逾60間學校的高中旅遊與款待科學生,透過實體及實時網上模式參與,策劃不同旅遊行程。

兩套作品說的都是女性展開新生活的故事。(電影海報)

看似平凡,卻活得比誰都精采

韓劇《夏天不上班》、日本電影《我是千尋》都是2023年推出的新劇集、電影,說的是兩女性的故事。《夏天不上班》只有第一集好看,《我是千尋》是近期少見的日本電影佳作。

200小時師資結業時的固化模式。

劉汝君:用心投入生命

Janet三言兩語道出她的人生取向:「人生本是一場戲,沒意識的劇本,由他人來編寫。有意識的話,自己編寫。每一步需要勇氣走出來,願每一步能遇見更喜歡的自己。」

留在香港的外國人對香港有什麼想法?(三聯書店提供圖片)

奧尼爾眼中的在港外國人

Mark O’Neill(馬克·奧尼爾)多年從業記者,定居亞洲多年,2006年起開始撰寫不同書籍。最新著作Why Foreigners Like Hong Kong,探討在港外國人的本地經歷。

大華銀行(香港)機構銀行業務部主管吳滿輝(左)、獎金贊助商代表富豪國際酒店集團 副主席及董事總經理羅寶文(右)頒發獎項予Victoria。

Victoria林睿玥:一幅畫的完成

「只要你肯努力,肯去嘗試,你總會在現實中找到你的夢想,會是夢想成真的。」今年才十多歲的Victoria,已參加好幾屆繪畫比賽,她剛獲得「2022年最具潛質藝術家年奬」。

海山投資有限公司董事王夏陽Sunny , 出席越香投資論壇。Sunny說自己骨子裏是文青,以此心態來投資,沒有壓力。

愛唱情歌的文青投資人──王夏陽

喜歡認識新朋友的Sunny,字典裏沒有「寂寞」這兩個字。他說:「每個人都是一本書,而這本書可以與你生命有連結。每當接觸到一個有趣、有思想的人,就如獲至寶、相逢恨晚。」

「鐵路教室」得到港鐵捐贈退役東鐵列車零件,成為愛好鐵路學生的學習基地。左起:沈立平校長、馮偉健副校長、蔡志遠同學、Mr. Rawlinson John Leigh。

因材施教的校長──沈立平

參觀「炮循」(炮台山循道衞理中學),沈立平校長說:「學校安排的學習體驗,讓同學找到他們的興趣。」學校的期望:同學畢業後,找到喜愛的工作,自力更生,回饋社會。而那,不也是天下父母的期盼麼?

Kurt與昔日中學老師和同學合照。牆上海報詳細介紹了Pickabowl健康食品。

迎難而上的創業家──譚諾文

Kurt譚諾文說來到開Pickabowl餐廳,已是他的第三次創業了。談到創業的苦與樂:「一件事,從構思到實踐,有一天,夢想成真,構想變成事實,那過程儘管辛苦,但有了眼見得到的成果,我會感到滿足的。」

80、90歲的葉先生,談過去,70、80年前的往事歷歷在目。(南開大學圖片)

穿裙子的士──葉嘉瑩

瘂弦說葉嘉瑩是「穿裙子的士」(她的先生在台灣白色恐怖時期,因「思想問題」被關了起來):「以儒家的標準來說,是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她都做到了。」

司徒衞鏞於麗江玉龍雪山。

司徒衞鏞:尋找人間的味道

William司徒衞鏞乃性情中人,在《旅途的味道》談到兩位朋友,他們興趣不同,人生觀也不一樣,卻又可以一起去品嘗美食,在餐桌前,大家有了共同話題。吃得開心,談得高興。

安靜在不丹潛修。

人生整理師──安靜

安靜新書談的是我們對「物品」的整理。她指出「整理術,在經過山下英子的斷捨離及近藤麻理惠的心動人生整理術洗禮後」,我們都知道「整理收納能夠改變一個人的內心狀態」。

陳煒舜講座時留影。

魔術師學者──陳煒舜

陳煒舜愛書寫不同類型的文章,我們想不到的題目、不好找的題材,對他來說,不是問題。這位學者拿起筆來,就像魔術師揮動魔術棒,從帽子裏拿出來的,不是兔子,不是鴿子,而是教人驚喜的故事、有說服力的文章。

Currently Playing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