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滿貫之路:透視當網球手的日子
Netflix推出的《大滿之路》(Break Point),讓我們有機會看到一眾球手,在球場以外的人生取向是怎樣的。球場外,球手也是要生活,他們愛怎樣過日子,我們都想知多啲。
Netflix推出的《大滿之路》(Break Point),讓我們有機會看到一眾球手,在球場以外的人生取向是怎樣的。球場外,球手也是要生活,他們愛怎樣過日子,我們都想知多啲。
「只要你肯努力,肯去嘗試,你總會在現實中找到你的夢想,會是夢想成真的。」今年才十多歲的Victoria,已參加好幾屆繪畫比賽,她剛獲得「2022年最具潛質藝術家年奬」。
這位律師平日工作夠他忙的了,忙裏偷閒,拿出古董錶來欣賞。聽聽懷錶、手錶機件擺動,發出來之音響,竟然讓他聯想到:「18世紀的鐘錶聲響,200年後由同一隻錶發出來,我竟然有機會聽到呢。」
《First Love初戀》拍得用心,場面設計見心思。紫丁香樹的花常在,自己不夠高去採摘,自會有有心人為自己摘下來的。這恐怕只會出現在想像無限的電視劇,不會出現在真實人生中。
子晴說她在中學時,有一次在圖書館看到「一本叫《蘋果橘子經濟學》的書,發現經濟學是關於人、關於自己。我對世界經常有疑問,又很想找答案,看來選讀經濟,是選對了」。
喜歡認識新朋友的Sunny,字典裏沒有「寂寞」這兩個字。他說:「每個人都是一本書,而這本書可以與你生命有連結。每當接觸到一個有趣、有思想的人,就如獲至寶、相逢恨晚。」
「Archie和Magdalen如今都能獨立自處。他們啟發了我:做人可以不斷進步的,就像我的廚藝,仍有改善空間。」Rachel說。
參觀「炮循」(炮台山循道衞理中學),沈立平校長說:「學校安排的學習體驗,讓同學找到他們的興趣。」學校的期望:同學畢業後,找到喜愛的工作,自力更生,回饋社會。而那,不也是天下父母的期盼麼?
Kurt譚諾文說來到開Pickabowl餐廳,已是他的第三次創業了。談到創業的苦與樂:「一件事,從構思到實踐,有一天,夢想成真,構想變成事實,那過程儘管辛苦,但有了眼見得到的成果,我會感到滿足的。」
瘂弦說葉嘉瑩是「穿裙子的士」(她的先生在台灣白色恐怖時期,因「思想問題」被關了起來):「以儒家的標準來說,是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她都做到了。」
William司徒衞鏞乃性情中人,在《旅途的味道》談到兩位朋友,他們興趣不同,人生觀也不一樣,卻又可以一起去品嘗美食,在餐桌前,大家有了共同話題。吃得開心,談得高興。
陳煒舜愛書寫不同類型的文章,我們想不到的題目、不好找的題材,對他來說,不是問題。這位學者拿起筆來,就像魔術師揮動魔術棒,從帽子裏拿出來的,不是兔子,不是鴿子,而是教人驚喜的故事、有說服力的文章。
米哈在文章中提及的小物,有些已在我們不知不覺中消失眼前:「有一些物、事,或人,每一次遇上,每一次見面,都可以帶來輕巧治療的快樂……我們往往以為如此重複的樂得來容易,直至失去,我們才明白了一點什麼。」
徐成居港9年,口碑好的餐廳都去過了,他說香港是「美食之都,名副其實」,又說「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他「很快便愛上了香港豐富多采的餐飲圖景」。
印度電影,較少談及宗教、歷史、建築。沈先生的《印度風貌》,就是為了給我們提供這方面的知識。把這樣的題材,拍成紀錄片,也不一定會有很高收視率。
奧尼爾表示,多個國學大師研究胡適的著作都有拿來看,但沒法超越他們,只能用簡單語言介紹胡適的思想、他一生的故事,讓一般讀者有機會認識這位20世紀初,非常開明的學者、公共知識分子。
林青霞曾在過百套電影中扮演不同角色,這等經歷,非比尋常。來到書寫現實人生,親身體驗,林青霞對生命的透視力,符合作家所必具備的能力,一般人沒法用文字表達出來的感覺,這,可難不倒林青霞。
在任何的大滿貫比賽,球手想脫穎而出,談何容易。用「過五關斬六將」來形容球手晉級之路,不算誇張。來到決賽,拿度對魯迪,是反高潮之戰。魯迪憑着一身好本領,打到決賽。然而,面對拿度,他的凌厲攻勢不見了。
在香港,可以自由閱讀、自由書寫。西西說珍惜這種自由:「開放是很重要的,即使你不寫作……香港作家,因為文化語境獨特,視野、思維、表達方式都和其他華語的地方不同,對華文世界肯定是一種增益。」
網球界認為,現今可以稱得上GOAT,只有3人:拿度、費特拿、祖高域。要是阿爾卡拉斯有機會,與3位高手在不同球場上比試,該很可觀。
林琵琶小說中的主角,不管是男是女,還是神仙人物,來到「追夢」,他們都顯得勇氣可嘉。為了追求自己所想過的「人生」,可以不顧一切,率性而為。處理題材手法,如烹調不同地域小菜,各有特色。
《重探張愛玲》作者何杏楓教授指出,張愛玲提到人在「被拋棄」時,找回「古老的記憶」。還是從前的日子好。「代代相傳的生活經驗,便成了『記憶』。」
《華燈初上》中亮相的一眾陪酒女子,在日式酒店「光」販賣「曖昧」感覺。雖然每天見面,總愛吵吵鬧鬧,但她們皆不算心腸壞透之人,她們上班,做到敬業樂業,是有着做人的基本信念:「做好本分,不能騙人」。
蔡德允獲譽為「中國最後一代文人」。沈鑒治解釋,母親是「中國最後一代文人少數的倖存者」,「儘管時代變遷、仍然可以保留優良的價值觀」。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