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 Jul 13 2025 00:48:44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馮珍今

出生、成長於香港。早歲畢業於中大新亞書院中文系,其後獲中大教育碩士。從事教育工作多年,遊學巴黎一年。現為自由寫作人,兼及寫作教學。近年喜遊走四方,亦愛讀書、寫作。著有散文集《見雪在巴黎》、《我的學生二三事》、《不一樣的學生》、《字裏風景》、《字旅人間》,童書《奇幻泡泡與石頭貓》、《中國人的故事:詩人和小說家的才華》,遊記《走進中亞三國──尋找絲路的故事》,人物專訪《字旅相逢》、《字旅再相逢》、《字旅樂相逢》及《字旅憶相逢》;另編有《中學生文學精讀·劉以鬯》、《指空敲石看飛雲──小思散文集》等書。

一切從經典開始──「宋詞三首」之辛棄疾《青玉案》賞析
作者:馮珍今2020-12-12
《青玉案·元夕》描寫的是南宋都城臨安元宵夜的盛況,亦有人指出此詞大約作於宋孝宗乾道七年或淳熙二年,當時國難當頭,南宋卻偏安江左,沉緬於歌舞享樂中,辛棄疾作此詞表達內心憤慨。
一切從經典開始──「宋詞三首」之李清照《聲聲慢》賞析
作者:馮珍今2020-12-05
李清照,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女詞人。她的詞以婉約風格著稱,代表作有《聲聲慢》、《如夢令》和《醉花陰》等。
一切從經典開始──「宋詞三首」之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賞析
作者:馮珍今2020-11-28
《念奴嬌‧赤壁懷古》一詞,屬懷古之作。上闋即地寫景,引入懷古內容;下闋緬懷周瑜,借古人古事抒發自己的感慨。
觀賞「香港印象」展覽,解讀我城歷史
作者:馮珍今2020-11-26
中大文物館與芝加哥大學香港袁天凡、慧敏校園合辦《香港印象》展覽,展出超過100幅的畫作和相片,展現了上世紀40至70年代的香港風貌。
一切從經典開始—— 「唐詩三首」之 杜甫《登樓》賞析
作者:馮珍今2020-11-21
杜甫《登樓》一詩,詩題為登樓,是首七律,作者寫登樓所見,藉登臨而慨時事,是一首傳誦後世的名作。
「香港的音樂劇,一定不會死!」——專訪高世章(下)
作者:馮珍今2020-11-19
高世章素來低調,但每一場表演,他都站出來說,「請不要忽視我們48年來的努力!」他希望政府能夠看到香港音樂劇的潛力。
「愈簡單的東西,就愈難寫……」——專訪高世章(上)
作者:馮珍今2020-11-18
論及音樂創作,高世章說,「其實,『愈簡單的東西,就愈難寫』,黎小田忠告,我銘記於心。」對於這位前輩,他心存感激。
一切從經典開始——王維《山居秋暝》、李白《月下獨酌(其一)》賞析
作者:馮珍今2020-11-14
綜觀《月下獨酌》,李白運用豐富的想像,透過月下獨酌的情景,表現出一種由獨而不獨,由不獨而獨,再由獨而不獨,終不囿於「獨」的複雜情感。
一切從經典開始——蘇洵《六國論》賞析
作者:馮珍今2020-11-07
蘇洵撰寫《六國論》「借六國賂秦而亡,以暗刺宋事」,論古是為了諷今。
「當人的想法改變,人生就會隨着改變……」──專訪董啟章(下)
作者:馮珍今2020-11-03
現時,董啟章正在醞釀新作,計劃寫一本有關儒家思想的科幻小說,「我希望透過作品,帶給讀者全新的經驗,當人的想法改變,人生就會隨着改變。」
「認識我的,早已認識;不認識我的,可以從這裏開始……」 ──專訪董啟章(上)
作者:馮珍今2020-11-02
董啟章在初中階段,從未想到將來會走上寫作之路。中四、五開始,他喜歡文學,目標比較確定。可是,直到升讀預科,才有機會選讀中國文學。
一切從經典開始——范仲淹《岳陽樓記》賞析
作者:馮珍今2020-10-31
文章的題目為《岳陽樓記》,然而,「岳陽樓之大觀,前人之述備矣」,范仲淹在首段沒有對岳陽樓的修建進行具體闡述,而是另闢蹊徑,描寫洞庭湖的氣魄壯闊,並道出「遷客騷人」登樓所見所感,引出末段「古仁人之心」。
一切從經典開始——《始得西山宴遊記》賞析
作者:馮珍今2020-10-24
《始得西山宴游記》結構巧妙,文題中「始得」二字,突出西山景色之「奇」和宴遊西山之樂,是此文結構的關鍵,統領全文。
一切從經典開始——《師說》賞析
作者:馮珍今2020-10-17
韓愈不顧流俗,不怕笑侮,以認真嚴正的態度而為師,寫出《師說》這樣的文章,實在勇氣可嘉。
一切從經典開始—— 《出師表》賞析
作者:馮珍今2020-10-10
《出師表》寫於建興五年(公元227),是諸葛亮出師北伐曹魏,臨行前向後主上的表章,重點在勸勉後主「親賢臣,遠小人」。
一切從經典開始——《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節錄)賞析
作者:馮珍今2020-10-03
《廉頗藺相如列傳》生動刻畫了廉頗、藺相如、趙惠文王等一批性格各異的人物形象,他們或耿直、或忠厚、或魯莽、或機智,形象鮮明生動,令人嘆服。
「我會一直跳舞,無論去到多少歲⋯⋯」——專訪梅卓燕(下)
作者:馮珍今2020-09-29
舞蹈是跨越國度、超越語言的藝術。梅卓燕曾於多個國際藝術節表演獨舞創作,以「遊走於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的舞蹈風格見稱。
「人,還是要活下去;舞,還是要跳下去」——專訪梅卓燕(上)
作者:馮珍今2020-09-28
小時候的梅卓燕,住在廣州。人家的女孩子,都愛玩洋娃娃,可是,小梅才不過3、4歲,已愛上演戲,將床視作舞台,以蚊帳為帷幕。
一切從經典開始—— 《荀子‧勸學》(節錄)賞析
作者:馮珍今2020-09-26
在先秦散文作家之中,荀子的散文長於論辯,說理透徹,謹嚴綿密,有很強的邏輯性,語言亦豐富多彩。
一切從經典開始——《莊子‧逍遙遊》(節錄)賞析
作者:馮珍今2020-09-19
在先秦散文作家之中,莊子長於說故事,他往往運用虛構的寓言,以闡明其論點。
從文本到繪本——《奇幻泡泡與石頭貓》
作者:馮珍今2020-09-18
《奇幻泡泡與石頭貓》中的主角,健健和米米,分別來自香港與巴黎,他們抱着「泡泡」,在巴黎的天空,展開奇幻的旅程。
日本九州行旅之三——福岡熊本穿梭往,神社古城自由行
作者:馮珍今2020-09-15
熊本城位於熊本市中心,是九州著名歷史古城,與大阪城、名古屋城合稱為日本三大名城。另有一說,則指熊本與姬路、松本並列為日本三大城。無論那一個說法,熊本城都穩佔一席位。
一切從經典開始—— 《孟子》之「魚我所欲也」章賞析
作者:馮珍今2020-09-12
「魚我所欲也」章,選自《孟子‧告子上》,提出在「生」和「義」不能兼顧的情況下,應該捨生取義的觀點,並進一步指出這是每個人都有的「本心」,那些見利忘義的人,只不過是喪失了他們的「本心」而已。
《論語》之「論孝」、「論君子」篇分析
作者:馮珍今2020-09-08
孔子認為君子要能莊重沉穩、認真學習,還要慎於交友,結交志向相同的朋友互相砥勵。如果犯了過錯,要勇於改過,這樣才能成為容止莊重、學問有成的君子。
一切從經典開始——「指定文言經典學習材料」賞析之一
作者:馮珍今2020-09-05
對於文言作品,一般中學生都望而生畏,甚至抗拒學習。其實,經典作品的學習,並不如想像般困難。
日本九州行旅之二——從平戶走到唐津
作者:馮珍今2020-08-29
昔日的平戶,是貿易重鎮,現今仍保留着不少外國的建築,在這個和洋兼容的小城,與兩位歷史人物邂逅。從平戶走到唐津,匆匆走過唐津市古城的文化歷史,佇立此處,眺望此城最美的風景,遙想起古之歷史。
日本九州行旅之一——遊長崎、說歷史
作者:馮珍今2020-08-26
長崎這個城市的歷史很豐富,是一個對外關係密切的港口,也是天主教早期在日本傳播的中心,有許多教堂、神學院,以及孤兒院。走訪長崎,似乎也步入時空隧道,串連起不同時代的歷史記憶。
人生即遍路——日本的朝聖之旅
作者:馮珍今2020-08-22
走在遍路道上,經常可以看到「人生即遍路」的石碑或石柱,這是日本俳句詩人種田山頭火的名言。人生在世,既有艱辛,也有輕鬆的時刻,步過晴天,也走過雨天,在遍路道上徒步而行,何嘗不是一樣?
義守袁崇煥之墓的第十七代傳人——敬悼佘幼芝女士
作者:馮珍今2020-08-19
享年81歲的佘幼芝女士,祖藉廣東,是袁崇煥第17代守墓者。她耗盡一生,為守護明忠臣袁崇煥之墓,長居北京,緣於恪守祖先遺訓「後代要堅持為袁崇煥守墓,不得回到廣東老家」。
東京行旅——談建築大師隈研吾
作者:馮珍今2020-08-12
繼安藤忠雄與伊東豐雄之後,日本近年非常活躍的建築師隈研吾,素以「負建築」設計理念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