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 May 18 2025 01:24:04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人民幣的反主流走勢

人行某程度上說明一個訊息,你貶幾多,我貶幾多,技術上其實已向老外們承諾不打貶值戰。
封面圖片:市場關注人民幣走勢。(Pixabay)
 
2017年,對內地金融市場來說,大概是嚴陣以待的一年:一方面改革繼續,違約更多,同時間要處理既存在好一段時間的影子銀行問題。另外,美國外貿政策太過不明朗、甚至有挑釁成分、美元轉強等等,對內地潛在的外貿盈餘及資金流向影響至為重大。
 

人行似乎在打兩面牌

 
過去兩年,內地資金外流規模逾萬億美元,可說是走資走得叫人心慌。一如所料,在應對美元續強勢及資金續外流情況下,年假前不論跨境大額交易、個人兌換證明等都有快刀斬亂麻之感。據報外匯管理局於去年底的最後一日召集認可外匯交易銀行行長舉行重要會議,是否有更多官方公布以外的指示,似乎更值得關注。
 
今年市場對人民幣共識是繼續跌,見「七」僅是時間問題。須知內地當局一向不信奉市場預期這一套,正當外國央行引導市場預期,內地往往是往反方向走,人民幣匯價走勢會否反主流是相當有趣情況,觀乎昨天離岸人民幣急速挾升之勢,極有殺淡友一個措手不及感覺。
 
中國人民銀行為首漸老練,來一個修訂一籃子組合,打正旗號是更反映貿易伙伴關係,提升彈性,但當中減低美元以至主要發達國家貨幣影響力的用意實在太明顯。在新的籃子內,美元佔比減4%、歐元比重降半成、若將港元界定為美元相關貨幣,在新的人民幣籃子下,美元比重並非減4%,而是涉及6%,而G3貨幣佔比減幅達14%。有內地經濟師指,計算港元及多隻中東貨幣在內,美元比重沒有太大變動,說法反令人費解。攤薄美元及G3貨幣比重,將南韓為首多個新興市場貨幣加至21%,故以新的籃子計,人民幣兌一籃子貶值幅度由原本3.7%收窄至僅2.4%。
 
問題來了,在新籃子下,人民幣到底會更走弱,抑或相對上穩定?明顯地,人行似乎在打兩面牌;首先,籃子內南韓圜佔比達到10.7%、南非貨幣亦佔近2%,人民幣的一籃子匯價走勢會整體波動。
 
基於人民幣兌美元定價,會同時參考籃子貨幣形成的匯價指數,有分析計算相關的關連系數約有0.7左右,某程度上會令人民幣兌美元更理直氣壯貶值。須留意的是,由於人民幣會按比重釘著籃子內的貨幣,整體匯價指數波動,但兌個別貨幣其實是更趨向穩定。新納入籃子的貨幣,全部都是人行容許下,兌人民幣可直接交易的貨幣,對於該批新興市場為首的貿易對手來說,人行某程度上說明一個訊息,你貶幾多,我貶幾多,技術上其實已向老外們承諾不打貶值戰。
 
原刊於《am730》,獲作者授權發表。

胡孟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