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鳳盈(Michelle)30年盡展專業與愛心,譜寫了一曲動人的公益樂章。她深信:「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代,女性不僅能溫柔付出,更能以智慧與韌性為社會帶來實質改變。」這份信念引領她決心服務社會,也成為她始終努力不懈的動力。
Michelle的公益之路始於6歲,那時她已經懂得握着長輩的手,用稚嫩的聲音伴讀報章。這份早慧的溫柔,奠定她專業與愛心並重的獨特公益模式。她相信真正的力量來自對他人的理解與關懷,而這份關懷不僅限於提供物質,更在於心靈的協助和鼓勵。過去十年,Michelle以「參與式設計」為核心,策劃了多個影響深遠的社會項目,讓各界人士能夠成為自己生命的主角。
照顧SEN學生
在職業導向計劃中,Michelle幫助非華裔女性突破文化隔閡,重塑職業自信。她提供的面試技巧、儀容與禮儀培訓,讓參與者在求職過程中倍添自信,勇敢面對挑戰。既提升了這群女性的職業技能,更加深了她們對自身價值的認識,讓這些女性在職場上能夠發光發熱。
至於在有特殊需要學生的發展上,Michelle不遺餘力。她在瑪利灣學校教授職場培訓課程,幫助學生掌握實用技能,輕鬆融入社會面。她與東華三院合作的「I-Run」活動,連續十年帶領特殊學生參加跑步比賽,讓他們在運動中建立自信與社交能力。在這些活動中,Michelle不只是傳授技能,更是用心去傾聽這些孩子的需求,與他們一同成長。每一次的賽事,都是一場心靈的洗禮,每一次的微笑,都是對他們人生的肯定。

讓長者重拾生活樂趣
Michelle還非常關注長者的需求,發起了「防騙生日會」,以椅子舞和懷舊金曲吸引長者參與,同時巧妙融入防騙知識,保護他們的尊嚴與安全。她認為長者是社會的珍貴財富,值得我們用心去呵護,讓長者感受到社會的關懷,也讓他們在參與中重新找回了生活的樂趣與希望。
此外,Michelle對女性的關懷同樣深刻。她發起的「100女性・愛自己」活動,合共超過10個區的女性參與相關的工作坊及藝術治療,打破「女性必須犧牲自我」的桎梏,學會珍惜自己。女性們從中分享彼此的故事、探討自我價值,從而激發出無窮的能量。這種力量不僅能改變個人的命運,更能改變整個社會的面貌。
成立社創策劃者聯盟
在倡導社會的工作上,Michelle耗時150多天訪問1000名女性,完成首份「香港女性生活指數調查」,向政府反映基層婦女的困境,推動政策關注。她的努力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在1990年提到的:「歷史和現實告訴我們,佔人口半數以上的廣大婦女,是推動整個社會發展的偉大力量。」Michelle更成立「社創策劃者聯盟」,推動以下三個重要方向:
專業義工培訓:引導青年以技能服務社會,讓市場推廣成為促進平等的槓桿。Michelle相信,青年的力量是無限的,通過專業的培訓,他們將能夠在社會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資源共享平台:擴大「盈善最樂」的影響力,讓更多人以適合的方式參與社會創新。這個平台旨在建立一個充滿愛與支持的社區,讓每個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實現自身的價值。
跨界合作網絡:連結商界、社福機構與學界,共同開發可持續的社會服務模式。這不僅是一種資源的整合,更是一種思想的交流與碰撞,讓不同領域的人才共同努力,為社會帶來更大的變革。
Michelle深知,社會的每一次進步都離不開每一位個體的努力。她始終認為:「這個城市的光,應該照亮每個角落。」這句話是她30多年來的堅持,也是她未來的承諾。她正在用愛與堅韌,為社會帶來希望與改變。
隨着時間的推移,Michelle的公益事業將繼續向前推進,影響着更多的人。她希望在未來的日子裏,能夠與更多志同道合的人攜手共進,創造一個更加美好的社會。她的故事告訴大家,無論面對多大的困難,只要心中有愛,堅持不懈,就一定能夠照亮每個角落,讓社會變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