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 Jan 03 2025 23:59:59

年輕人的死穴在哪裏?

現代的年輕人,死穴在哪裏?「志不立,天下無可成的事。」所謂志,就是人生目標,奮鬥方向。年輕人的前途,建立在抱負着正確遠大的為國為民的志向上。父母要子女將來有成就,要教他有志氣:「靠自己」!
認識兩個年輕人,他們的故事,正是香港許多年輕人的寫照。
 
一個讀書不成,他自我安慰說這是因為他沒有懂得教他讀書的父母,沒有好的讀書環境,問他的人生目標是什麼,他說想掙錢,結果年紀輕輕,便學人借錢,主要是向有錢的親友借,去炒股票,更是炒 number 那種,聽人家說那個號碼,他便買,結果輸得兩袋清,還在不停地作他的發財夢。他的父母給他自小住千呎大屋,坐賓士,穿名牌,請補習老師,此外,給了他什麼?
 
一個大學畢業,做了第一份工,覺得不滿足,認為沒錢途,於是辭職去讀第二個學位,專業的,畢業後躭了近一年,才找到第二份工,父親事前還和他煞有介事地做了一些調查與實地考察,他自覺有興趣,結果做了幾個月,覺得辛苦,覺得被欺負,於是又萌去意,又想辭職再去讀書。讀書,變成他逃避的方法,但他又沒勇氣去外國留學,開濶眼界,他已經近30歲了,他的父母又可以怎樣幫助他?他又能逃避到幾時?
 
有一年,哈佛大學對一群意氣風發的大學畢業生做了一次關於人生目標的調查,哈佛大學,世界頂級學府,能進哈佛的,可謂是天之驕子,能夠畢業的,當然是人中之龍,這群被挑選作調查對象的畢業生學歷相同,智力、環境條件亦相差無幾,可算是在同一起跑點上。調查結果有參考價值。許多人以為能夠成為哈佛驕子的,必然滿懷大志,有明確的人生目標,結果卻是這群人中之龍有27%的說沒訂下什麼人生目標,見步行步吧;60%說沒他們是想過自己的人生目標,但不太清晰,還要看現實環境;10%的畢業生有清晰但短期的目標;只有3%的畢業生有清晰而長遠的人生目標。
 
哈佛一直與被訪者保持聯絡,25年後再進行追蹤調查,結果發現:那27%見步行步的人一直生活不如意,心懷怨忿,不停抱怨,抱怨他人,抱怨社會,覺得自己懷才不遇;那60%不太清晰自己的人生目標的一群安穩地工作與生活,卻沒什麽特別的成就,在中層與中下層之間浮沉;那10%的短期目標不斷實現,成為各領域中的專業人士,生活在社會的中上層;那在四分之一世紀中朝着一個清晰而長遠的人生目標努力不懈的3%,幾乎都成為各界精英、社會領袖,名利兼收。
 
可見,即使在同一起跑點上,人生態度不同,便有不同結果。現代父母,死爭爛爭,要爭贏在起跑點,沒條件的埋怨着社會不公平,要求政府施與各樣津貼,要免費書簿,要電腦,要樂園票,要麥當奴餐,要入直資學校,甚至要免費機票、旅遊津貼…。伸手得到了,又如何?如果孩子長大了,沒有夢想理想與奮鬥目標,只承受了上一代的怨忿與索求,他又怎可能有平步青雲的一天?
 
現代的年輕人,死穴在哪裏?「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所謂志,就是人生目標,奮鬥方向。年輕人的前途,建立在抱負着正確遠大的為國為民的志向上。父母要子女將來有成就,要教他有志氣:「靠自己」!
 
(封面圖片:網上圖片)
 
 

孫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