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浸會大學(浸大)1月8日舉行「生命科學成像中心」開幕典禮,浸大校董會暨諮議會主席陳鎮仁博士、校長衞炳江教授聯同多位管理及學院高層共同主持。該中心屬大學中央研究設施,將配合大學的策略發展計劃,推動跨學科研究,開拓知識創造的新領域。
中心設有多項先進的腦部成像設施,包括配備強力靜態磁場的「磁力共振成像」(MRI)掃描儀、「腦電圖儀」(EEG)、「功能性近紅外光譜儀」(fNIRS),以及「經顱磁刺激」(TMS)系統,支援不同範疇的學術人員,將尖端設施轉化為具影響力的研究項目,以回應各種新興的全球性議題。
將尖端科技應用於跨學科知識領域
校董會暨諮議會主席陳鎮仁博士表示:「現在讓不同領域的學者共同努力,實現更大協同效應,與以往任何時候比較都來得更加重要。我對這個新成立的中心充滿信心,它勢必發揮催化作用,推動浸大學術和科研的卓越發展,啟發創新研究,成就意義深遠的合作,為創造更美好的世界作出貢獻。」
浸大校長衞炳江教授在致辭時指出:「『生命科學成像中心』不僅是一個研究樞紐,它更是浸大的神經網絡,激發不同學科之間的互動,把神經科學與藝術、社會科學與人文、科學與科技,以至更廣泛的領域連繫起來。」
在各種先進設施的支援下,浸大學者已啟動多項創新的前瞻性研究,包括:大腦網絡調節神經認知與治療神經性精神疾病的各種策略、探索領導者的神經結構、人體腸道菌群與飲食偏好及腦活動的關聯以及音樂合奏中牽涉的腦間協作行為等。
生命科學成像中心總監周昌松教授在介紹「經顱磁刺激」(TMS)系統及「磁力共振成像」(MRI)掃描儀時強調,希望透過高科技儀器的協助,找出有效的腦區刺激方案,從而識別出腦神經認知調節機制,找出治療精神健康疾病的最佳方法。
多項先進設施協助進行創新研究
生命科學成像中心副總監余榮軍博士亦表示,希望透過使用磁力共振成像及功能性近紅外光譜儀等腦部成像技術,結合真實模擬任務,識別出變革型領袖的思考模式,繼而找出最有價值和效率的管理模式。
而隨着大眾愈來愈關心腸道菌群在保持健康和疾病風險間的角色,科學界亦開始思考飲食偏好與腸道菌群之間的關聯。因此,浸大物理系助理教授田亮博士指出,透過「腦電圖儀」(EEG)等儀器,將有助探索人類腸道菌群與飲食偏好、攝取和腦部活動的關聯,改善包括肥胖在內的飲食健康相關疾病。
浸大協理副校長(跨學科研究)暨創意藝術學院創院院長潘明倫教授則帶領研究團隊,利用「功能性近紅外光譜儀」(fNIRS)研究小型音樂合奏中的協作行為,進而了解在團體音樂演出中涉及的社交互動與合作,希望對音樂教育和演出帶來不同面向的創意思考。
浸大在其十年策略發展計劃中,提出要致力透過跨學科教育和研究,培育能駕馭未來的學生。因此,除了設立「生命科學成像中心」外,浸大已開辦四個跨學科本科課程,希望進一步培養未來領袖,引領21世紀由創新科技帶動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