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內地率先展開「數字人民幣」(Digital Renminbi)實地測試,選址有鄰近的深圳,引起學者、政客、智庫等注意,網上網下議論紛紛,各抒己見。綜合之,大多從科技以至政治層面探討,反而忽略貨幣金融的基礎因素,故有三大誤解,迷失方向。
誤解之一是混淆「類貨幣」(fictitious currency)及法定貨幣(legal tender),以為兩者並無分別。誤解之二是以為中央銀行發行的數碼貨幣(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CBDC),需要通用平台收付,如區塊鏈(block chain),香港應爭取成為數碼貨幣中心。誤解之三是以為人民幣數碼化科技領先,憧憬貨幣全面國際化,不久可取代美元地位。
但現實是比特幣(Bitcoin)及其他類貨幣,包括掛鈎美元的泰特幣(Tether)等,並非真正貨幣,而是虛擬商品,不能混為一談。至於中央銀行發行的數碼貨幣,其實與實體貨幣無異,因此毋須清算平台收付,那又何來交易中心?另一點是貨幣發行數碼化,其實與環球儲備地位及結算功能並無直接關係,不能一概而論。
回顧發展兩大里程碑
回顧貨幣發展里程,可劃分為兩大階段。首階段是實物貨幣(physical currency),以其先天價值作基準。金、銀、銅等是三大貨幣金屬,取其質量穩定損耗小,中西華洋皆通用。以中國為例,最先使用者是銅,鑄造錢幣流通,面值等於成色(即含銅、金、銀的重量),以錢作單位。其後華洋貿易蓬勃,洋商以白銀繳付貨款,銀錠取代銅錢成為主力貨幣,經歷元朝、明朝、清朝及民國,至1935年畫上句號。銀錠單位是両,與銅錢交替互通。此外,西洋銀圓成色固定,早已流通華南代替銀錠。例如:香港1841年開埠之時,官價兌換率是每英鎊兌5枚銀圓(即125克白銀),每枚銀圓兌1200枚中國銅錢。換言之,實物貨幣的價值,以官府鑄造為正,以金屬成色為準。
實物貨幣的交替品是實體貨幣(physical money),即官方紙幣錢幣,以面值作依據,取其方便。宋代銅錢流失甚大,北宋發行「交子」替代,是鼻祖;南宋發行「會子」、「關子」等補充。元代官府發行「統鈔」流通,並設立平准庫及行用庫,回收民間私有金銀轉作儲備。
清代山西晉商的「會票」,與現代匯票異曲同工,而非貨幣。香港開埠,商業銀行發行的「匯票」(promissory note),與銀圓互換互通,則是有實無名的貨幣,港元之前身。
次階段是信用貨幣(fiduciary currency),通過立法確認,官方依法發行,統稱法定貨幣(legal tender)。所謂信用發行(fiduciary issue),是毋須實質儲備支持,而合法地位來自政府認受,繳費納稅,清償欠債,解除法律責任。換言之,現代貨幣制度乃基於互信,並有三大功能:(1)收支工具;(2)記賬單位;(3)儲蓄藏富。以及兩大形態:(1)實體貨幣,即是鈔票及錢幣;(2)存款賬貨幣(deposit money),因此也包括「儲值支付便利」(stored value facility),俗稱電子錢包。值得留意者,港元掛鈎美元,雖然實行聯繫匯率制度,實際也是信用發行,因為美元本身是信用發行。
央行數碼幣非虛擬幣
中央銀行發行的數碼貨幣(CBDC)並非新形態,而是實體貨幣(鈔票)的交替,發行程序不變,具有同等地位及法律效力,與比特幣等數碼商品,有天淵之別。現代貨幣制度的基礎是銀根(monetary base),乃中央銀行負債,由法定貨幣及監管儲備(包括同業清算結餘)組成。
數碼貨幣面世,取代實體貨幣,卻不改變既有制度及現實。實體貨幣與銀行存款也是交替,貨幣供應統計的定義,是公眾手持現鈔(包括輔幣)及銀行存款,此消彼長。現鈔是指法定貨幣,實體貨幣或數碼貨幣沒有分別。
實體貨幣優勝之處是直接收付,毋須經過第三方清算平台,人際交易(P2P)稱便。數碼法定貨幣同樣可用手機直接收付,下載官方電子錢包便可,毋須經過銀行或其他清算平台。至於驗證真偽,也簡便快捷,登入中央銀行官方網站便可。反之比特幣等類貨幣,先天上屬虛擬商品,必須經第三方平台交易,檢證過程繁複,不可同日而語。
數碼法定貨幣限於本地流通,跨境消費購物,須兌換當地貨幣。有人誤解數碼化兌換,需要特定平台,香港應爭取為交易中心。其實外匯市場劃分上下游:上游是同業(批發)市場,跨境買賣存款賬貨幣,交易以百萬美元為單位,通過經紀議價,經同業清算系統收付;下游市場是找換(零售)市場,明碼實價,櫃台當面交易,外幣買賣貨銀兩訖;而無論上下游市場,皆毋須新平台。
上游同業市場所買賣者,是外匯存款,既有交易系統精密可靠,那用捨近圖遠,先轉換為數碼貨幣交易,再行還原,費時失事之理?況且數碼貨幣的系統設計,能否負荷,也成疑問?實務上,數碼貨幣兌換,不論本幣或外幣,皆限於下游找換市場。既有交易平台,升級電子系統,足以應付裕如。下游市場是找換店,各有往來銀行買賣外幣,調節庫存;而銀行也有外地聯繫同業,轉外幣(實體或數碼)為外匯(存款),既便利周轉,也賺取利息。
有倡議發亞洲「穩定幣」
另有倡議數碼貨幣區域聯盟,與歐羅異曲同工,便利跨境交易,消除外匯風險。某非官方機構探討發行亞洲「穩定幣」(stable coin),掛鈎港元、人民幣、日圓、南韓圜等組成的貨幣籃,企業及個人層面皆可以應用。政府透露多邊官方合作,探討通用亞洲數碼貨幣,供商業層面應用。亞洲沒有官方統一貨幣,不論民間或官方構想,皆虛擬商品,而非真正數碼法定貨幣;故需要特定平台交易,折算套現,轉為法定貨幣(實體或數碼),或轉入存款賬,始可正常使用。
各地中央銀行積極探討數碼法定貨幣,有實際需要,況且數碼總勝實體一籌。通貨膨脹,鈔票印刷及輔幣鑄造,成本高昂,尤其低面額者,往往大於面值,況且科技進步,加強防偽,也加重成本。法定貨幣數碼化,可免除實體的生產及流通成本,而且防偽簡單,安全可靠。其次、實體貨幣是地下金融的交易媒介,反清洗黑錢打擊罪惡及恐怖活動,成本高而效益難料。數碼貨幣可釜底抽薪,扭轉局面。
其三、儲值支付便利(支付寶等),可附屬官方電子錢包,納入系統,使用數碼法定貨幣,免除第三者交易平台,消弭信用及其他風險。成本可以節省、監管可以簡化、效益可以提高,更方便非居民。例如:遊客手機下載官方電子錢包,網上開立便利賬戶(八達通等)使用,購物消費稱便。離港前可取消賬戶,餘額轉賬官方錢包,兌回外幣。
加快銀行金融現代化
戰後實行黃金外匯本位制度(Gold Exchange Standard),每盎斯定價35美元,各地貨幣價值按含金量釐定,折合美元報價及交易,匯率固定。理論上實體貨幣增加發行,銀根擴大,須增加黃金儲備照應,實務上無人可以做到。
此制度在1972告終,轉為美元本位制度(Dollar Standard),匯率浮動,美元也取代黃金的國際儲備及結算功能。經歷半世紀,美國貿易赤字擴大,國庫負債也大增,年復年循環不斷,美元國際地位備受爭議。
有人反應過敏,誤以為人民幣數碼化,目標是取代美元的國際地位。現實是人民幣有待自由兌換流通,而且幣值依賴美元外匯儲備,試問如何取代美元?至於人民幣在周邊經濟及「一帶一路」新興經濟流通,其實局限於實體鈔票,猶如宋代銅錢歷史重演,尚未達至真正的國際化。
過去,內地金融發展落後於形勢,尤其欠缺全國支付清算系統,支付寶等非官方儲值支付便利,乃乘虛而入,填補真空而坐大。推出「數字人民幣」,取代經營商的代幣,撥亂反正,民營系統納入正途,可防範流弊於未然。況且實體貨幣(現金)支付仍普遍,發行也龐大,偽鈔防不勝防;法定數碼貨幣保安先進,可收防微杜漸之效。跳過傳統銀行清算系統階段,推出法定數碼貨幣,有助消除國內系統及市場瓶頸,加快銀行金融現代化。
港失先機須急起直追
綜合而言,法定貨幣數碼化,乃大勢所趨,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政府卻好整以暇。首創八達通儲值卡,是電子錢包先驅,揚威2010上海世界博覽會,卻沒乘勢推進,發展數碼貨幣,坐失良機。迄今十年已過,港元實體貨幣數碼化,未聞樓梯響,反而探討多邊虛擬貨幣,與民間機構競爭,令人費解。
亞洲貨幣聯盟知易行難,欠缺人和(宗教文化同源)及政治(價值觀共通)條件,歐羅式金融聯盟及統一貨幣難以實現,是先天不足及後天失調。香港民間及官方所探討者,皆屬虛擬商品貨幣,並非區域貨幣聯盟數碼化,況且後者並不存在。政府應實事求是,憑着本身乃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加上「一國兩制」與全球最大離岸人民幣中心等實質優勢,及早做好發展數碼貨幣的相關技術和制度,連結內外,更好地配合「數字人民幣」的出台和推進,而非如當年般錯失良機、蹉跎歲月。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