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首頁 文化 懷故人──從李叔同的《憶兒時》説起

懷故人──從李叔同的《憶兒時》説起

古兆申先生離開快一年了。這些日子,我時而想起我們談過的話題,如李叔同的《憶兒時》,才得知此歌曲並非關於童年回憶,而是寄托了李叔同出家前的複雜心緒。這首歌在這位近代高僧的傳奇人生中,具有承先啟後的意義。

施林海 作者: 施林海
2023-01-06
憑欄瑣記

標籤: 人類命運共同體修行古兆申幻滅李叔同灼見原創灼見獨家親情
古先生和母親。(2013年2月4日於大埔)
古先生和母親。(2013年2月4日於大埔)

古兆申先生離開快一年了。這些日子,我時而想起我們談過的話題,包括李叔同的《憶兒時》。我們都以為這首歌描述的是兒時回憶,古先生還因此説起了自己的童年,也提起了自己的母親。

我們也就談了那麼一次。

現在再沒有機會了,我就查找了一些資料,想對此歌多些了解。細看之下,想不到我倆都弄錯了,這首歌並非李叔同的兒時回憶,而是借曲抒情,寄托自身的複雜心緒。這首歌在這位近代高僧的傳奇人生中,更具有承先啟後的意義。

《憶兒時》的歌詞是這樣的:

春去秋來 歲月如流 遊子傷漂泊
回憶兒時 家居嬉戲 光景宛如昨
茅屋三椽 老梅一樹 樹底迷藏捉
高枝啼鳥 小川游魚 曾把閒情托
兒時歡樂 斯樂不可作

歌詞中的村居生活是「茅屋」 、「梅樹」 、「高枝啼鳥」、「小川」 及「遊魚」,陶淵明式的農家生活,躍然紙上。但現實中李叔同來自大戶人家,父親李世珍是同治四年進士,任吏部主事,後在天津從事食鹽貿易和經營銀號,是天津的大家族。如此家庭背景,他的童年不可能在茅屋中度過。

翩翩少年李叔同。

另外,李叔同的童年也不快樂。他是家裏第三個孩子,母親王氏是側室,出身丫鬟,在李家長期受長房的打壓欺負。李叔同天資聰穎,頗得父親寵愛,後因父親離世戛然而止,那時他才5歲,如此也養成感傷和孤僻的氣質。在出家後,他曾有如此回憶,「七八歲時,即有無常苦空之感。」

那《憶兒時》描寫的是何場景呢?該歌曲創作於1914至1915年之間,當時李叔同在浙江師範任教。同校任教的夏丏尊在郊外租賃了幾間舊房子,取名「小梅花屋」,請陳師曾畫了一幅《小梅花屋圖》,李叔同等友人在上題詞。根據題詞内容及畫作細節,該圖與李叔同創作的《憶兒時》相當類似,故此歌曲中鄉村景致的靈感很可能來源於此。

陳師曾《小梅花屋圖》。

既然如此,這首歌寄託着怎樣的思緒呢?「遊子」、「傷漂泊」、「斯樂不可作」,到底説明了什麼?為何又在其人生路上具有承先啟後之作用?

這與他對現實之幻滅密切相關。

政治現實和理想追求之幻滅

1915年是中國政治最為黑暗的一年。袁世凱竊取了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復辟帝制,並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二十一條」。舉國上下,面臨內懲國賊,外驅列強之危機局面,風雨飄搖,這令李叔同意識到現實政治的骯髒和不堪,深感失望。

在個人理想上,早期的李叔同頗有一番建功立業的志向,希望透過藝術教育來改變國人素質,社會也因人人完美而更加富足強盛。但政治黑暗和社會紛亂,以及藝術教育效用不彰,令他感到無比的痛苦和茫然。

可以説,1915年是李叔同精神上最為複雜及痛苦的階段。他希冀在童年心靈裡找到安寧,與現實抗衡,故此寫下《憶兒時》。那充滿童真的歌詞背後,蘊含著内心之掙扎與悲涼。而歌詞最後的「兒時歡樂,斯樂不可作」,抒發了李叔同對人生現實之幻滅的悲嘆。也就是如此心境,他開始覺悟到唯有信仰才能抒懷,更上一層樓」(豐子愷語)得到心靈的徹底解脫。

三年後,他在杭州虎跑寺落髮為僧,法名弘一。值得留意的是,他在出家後給予弟子劉質平的信中,提到出家緣由,内有一句「世味日淡」,由此可知李叔同出家前的幻滅心境。

當然,他遁入空門,並非完全脫離現實,而是繼續從改變人性入手,選擇了律宗予以研究和修煉。因為他認為自律和克制的個人,才能度自己、度社會、度國家。他將完滿的人性追求放在了宗教修行中。

弘一法師。

回顧古先生一生的經歷,與李叔同頗有相似,都是尋尋覓覓,跌宕起伏,卻不忘初心,從一而終。就如林年同先生所述,「在保釣運動中成長的一代,思想感情受到衝擊,鍛煉,也不能避免地受到挫折、損害……雖然有時也會信心十足的說,在沒有陽光的城市,我們都要像曇花,在最深沉的黑夜,綻開最燦爛的嫣紅。但更多的時候,是躑躅於風雨之中。」

古先生從《中國學生周報》、《盤古》、《文化焦點》、《漢聲》,然後再到《明報月刊》,既是崢嶸歲月,也有躑躅風雨,最後驀然回首,回歸傳統的崑曲世界,找到了真正的心靈歸宿。過程雖然轉折,但他是「思路曲折多變卻又從一而終」(黃維波語),始終將人類命運和文化傳承作為終極關懷。

1983年香港中國電影學會訪京時合影。前排左起:林年同,古兆申、盧國偉、馮珍今;後排左起:黃繼持、黃愛玲、張潛夫人、張潛。

順帶一提,古先生來自廣東高州的大戶人家,與母親關係親密。他小時候體弱多病,但聰慧敏感,透過一雙慧眼,看到了許多人世間的變化和滄桑。(見《祖父的大宅》)

説到驀然回首,古先生對於王國維的「人生境界三段論」之次序有自己的看法。他認為第一境界該是「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然後才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最後才是「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他的解釋是,首先要致力尋找到自己的志業所在,然後就是一往情深的努力及探究,最後才能踏上高樓,望盡人生和宇宙。我當時好奇問道,為何「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不是最初階段。他微笑回答,「沒有基礎和歷練,如何踏上高樓,又怎能望盡天涯路?」

我們只談了這麼多,後來我時而想深入追問,見面時又忘了此事。如今只能留給自己品味,體會箇中真意。

「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對於《憶兒時》,我們倆都誤解了。真正談及母愛的,該是《夢》,這是李叔同在母親去世後所作,歌詞中的「汩半生哀樂之長逝兮,感親之恩其永垂」,令人動容神傷。

古先生是真正的孝子,終身侍奉母親,且心懷敬意,令我想起《論語》中的「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每次談起母親,他的眼神是如此天真,洋溢着孺慕之情,更說能夠服侍母親是自己的福氣。

古先生和母親。(2013年2月4日於大埔)

《夢》的歌詞很有味道,虛實相間,感情無比真摯。我且將之抄下,送給這位已在彼岸的忘年之交,也寄托我那難以名狀的心緒。

《夢》
詞:弘一大師 曲:Stephen C. Foster

哀遊子煢煢其無依兮,在天之涯。
惟長夜漫漫而獨寐兮,時恍惚以魂馳。
夢偃臥搖籃以啼笑兮,似嬰兒時。
母食我甘酪與粉餌兮,父衣我以彩衣。
月落烏啼,夢影依稀,往事知不知?
汩半生哀樂之長逝兮。感親之恩其永垂。
哀遊子愴愴而自憐兮,吊形影悲。
惟長夜漫漫而獨寐兮,時恍惚以魂馳。
夢獨自出門辭父母兮,歎生別離。
父語我眠食宜珍重兮,母語我以早歸。
月落烏啼,夢影依稀,往事知不知?
汩半生哀樂之長逝兮,感親之恩其永垂。

更多精采文章

  • 出家人也有壓力?出家人也有壓力?
  • 星雲大師圓寂的聯想星雲大師圓寂的聯想
  • 報恩報恩
  • 「佛系」想法「佛系」想法
  • 花容與寫真花容與寫真

  • 重讀《始得西山宴遊記》有感
  • 渙之賭唱
  • 礦山記憶:鐵,不一般的故事

施林海

香港註冊中醫師,從事中醫藥行業,師從歐陽衛權教授和李賽美教授,近年參與李賽美教授主編之《名師經方講錄》系列叢書,擔任副主編。平素醉心攝影、盆景、奇石及舊物收藏,篤信文化和藝術能夠豐富人生。 聯繫電郵:[email protected]
View all posts
標籤: 人類命運共同體修行古兆申幻滅李叔同灼見原創灼見獨家親情
申請成為灼見名家基本會員,免費收取電子報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編輯精選

習近平抵俄羅斯訪問 中俄領袖分別發文 盼加強關係促和平
灼見報道

習近平抵俄羅斯訪問 中俄領袖分別發文 盼加強關係促和平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3-20
東京電力公司福島第一廢爐推進公司計劃管理室中長期計劃小組經理佐藤學解釋排放流程。
灼見報道

福島核廢水料年內排放 日官來港釋疑:經淨化對人體影響微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3-20
瑞士信貸銀行陷入財務危機。(Shutterstock)
灼見報道

瑞銀斥30億瑞郎 收購瑞士信貸銀行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3-20
「融合」計中的5位香港藝術家:(左起)何遠良、岑嘉慧、周圓源、李展輝和朱卓彗 (Arkad基金會圖片)
藝思人生

融合藝術的創新嘗試──《融合貳》展覽有感

作者: 陳嵐
2023-03-18
盧煜明教授從煮即食麵,悟到在母體血漿找胎兒DNA的方法。
灼見創科

盧煜明教授:煮即食麵令生命科學難題迎刃而解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3-17

影片

  • 曾鈺成:人民幣有沒有可能取代港幣?香港需要跟隨內地文教政策嗎?《基本法》如何保障香港原有制度?
  • 顧小培:吃煎炸物為何會流鼻血、喉嚨痛?什麼健康食品可以清熱氣?
  • 陳鳳翔:矽谷銀行被接管 會否引發骨牌效應?白宮如何收拾殘局恢復市場信心?
  • 鄭家寶校長x 游偉樂老師x 翁港成校長:失明教師在教學上遇到什麼挑戰? 怎樣為學校及學生帶來正能量?
  • 溢達掌舵人楊敏德:如何讓員工快樂地工作?留住精英人才的兩大法寶是什麼?
  • 梁賀琪:DSE如何發揮香港軟實力?遵理在內地有什麼發展大計?
  • 法國的教師甄選及學制有何優勢?法國中學教育如何培養出開放、無私的下一代?郭位教授與巴黎路易大帝中學校長對話
  • 曾鈺成:人大釋法對議員宣誓有什麼要求?怎樣才算擁護《基本法》及效忠特區?
  • 恒大ESG研究中心鄭子云教授:如何分清企業漂綠?披露好是否回報一定佳?
  • 黃錦輝教授:國際媒體為什麼只炒作不利中國的新聞?美國如何煽風點火轉移國際視線?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 人工智能開啟作弊新時代?是時候改革學生評分方式人工智能開啟作弊新時代?是時候改革學生評分方式 馮穎匡
  • 教研合一,政教分離,大學排名一定進步──獨家專訪香港城市大學校長郭位教研合一,政教分離,大學排名一定進步──獨家專訪香港城市大學校長郭位 本社編輯部
  • 笑笑 常霖法師
  • 對日本之美的反思對日本之美的反思 編輯精選
  • 融合藝術的創新嘗試──《融合貳》展覽有感融合藝術的創新嘗試──《融合貳》展覽有感 陳嵐
  • 俄烏戰爭 炸毀北溪 炸爆矽谷俄烏戰爭 炸毀北溪 炸爆矽谷 陳鳳翔
  • 看似平凡,卻活得比誰都精采看似平凡,卻活得比誰都精采 張灼祥
  • 《萬年景》──場域特定裝置作品《萬年景》──場域特定裝置作品 馮珍今
  • 3份頂級報告差異何以如此大3份頂級報告差異何以如此大 張建雄
  • 沿豪俠小說到香港武俠文學沿豪俠小說到香港武俠文學 楊興安
  • 香港勞工生產力長期偏低香港勞工生產力長期偏低 羅祥國
  • 亦文亦武亦商趙式慶亦文亦武亦商趙式慶 廖書蘭
  • 盧煜明教授:煮即食麵令生命科學難題迎刃而解盧煜明教授:煮即食麵令生命科學難題迎刃而解 本社編輯部
  • 矽谷銀行挑起的疑問矽谷銀行挑起的疑問 張建雄
  • 陽光明媚下的告別陽光明媚下的告別 陳月平
  • 失靈的警報 市場的豪賭失靈的警報 市場的豪賭 胡孟青
  • 首屆「曉日春暉」兒童環境徵文繪畫比賽結果出爐 優秀作品零碳天地展出首屆「曉日春暉」兒童環境徵文繪畫比賽結果出爐 優秀作品零碳天地展出 編輯精選
  • 特首顧問團名單出爐 李澤鉅、周勝馥上榜特首顧問團名單出爐 李澤鉅、周勝馥上榜 本社編輯部
  • 女人的沉默女人的沉默 羅乃萱
  • 重新審視香港裙帶資本主義重新審視香港裙帶資本主義 袁彌昌

推薦作家

  • 袁彌昌
  • 張楨
  • 馮穎匡
  • 馮珍今
  • 胡孟青
  • 湯文亮
  • 卓王詠詩
  • 李大齊
  • 陳鳳翔
  • 張宗永
  • 曾國平
  • 陳月平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聯絡我們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會員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