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莫問出處」,如果問的是籍貫或社會階層,這句話當然有道理。不過若論英雄人物所以成全的情操、歷練和堅持,則不妨深入探究。
民國以來,基礎教育以提升國民素質為首要之務。「國文科」不以語文專業知識為重,兼顧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成長教育。其中如〈木蘭辭〉、〈岳飛之少年時代〉一類作品更以尚武精神啟迪國人,在外侮頻仍的世代要保家衛國,勇於擔當。
香港早年的國文科已分途發展成語文、文學兩科。前者重視語文專業知識和讀寫聽說的溝通技巧,至於教材的文化內涵和性情啟發,往往因為課程緊迫,施教時只能點到即止,甚或束之高閣。以〈岳飛之少年時代〉為例,一般教科書的內容分析大致如下:
主旨:
以岳飛少年時代的事蹟說明他自幼就具備崇高的品格和卓越的本領,刻苦力學,尊敬師長,並立下以身報國的偉大志向。
課文重點:
- 介紹岳飛的籍貫和名字的由來,以及他嬰孩時遇上水災逃出生天的經歷。
- 記述岳飛勤奮好學的表現和在射箭方面的超凡本領。
- 讚揚岳飛尊師重道、感恩圖報、孝敬父母和盡忠報國的崇高品格。
這樣的套路分析如果換上其他勵志的故事根本別無異趣。學生在作業或考卷裏填答這些重點即可取得滿分。也許因為教材編排在初中課程裏,這樣的內容概述加上語文技巧分析,要學生牢記以備考問已經很吃力,還要發掘什麼微言大義,師生都感到不勝負荷了。然而,一些文化內涵充實,對學生成長多所啟發的教材就這樣買櫝還珠,實在可惜。
再者,就應對時局而言,岳飛這位古代名將的成長經歷,亦有助於我們「生於亂世,有種責任」的一代人好好思量,引為參考。關於「英雄用武」或「勇武抗爭」,可在文中得到一些提點。施教者若能因勢利導,以機靈善巧的方式讓學生領略它的豐富內涵,實在比照本宣科有意義得多。
教科書忽略了的重點
以下謹以課文為本,提出一些教科書忽略了的重點,給有志於成長教育的同路人參考。
1.岳飛,字鵬舉,相州湯陰人也。
中國傳統社會的百姓務農為業,以宗族和鄉土作為身分認同的標誌。它貫徹一生,游走大江南北,超越政權興替。這風俗衍生一種對當朝政權不妥協的反應模式──就個人而言,是隱姓埋名、告別鄉土、遁隱山林,如伯夷、叔齊、長沮、桀溺、陶淵明和某些年月的諸葛亮;就宗族而言,是遷徙異地逃避災荒或擺脫暴政,如陶淵明筆下「桃花源」裏「不足為外人道」的遺民。
庶民以耕種維生,本應安土重遷,奈何災荒、暴政頻仍,在播種之後等不到收成便要整個宗族離鄉別井,遠徙他方。香港舊區唐樓宗親會、同鄉會林立,足以作為世道衰微的見證。
至於男子漢的「名」和「字」,兩者的含義互為表裏。「鵬舉」就是「大鵬展翅高飛」之意。這名字就是父母對岳飛的期盼。
2.生時,有大禽若鵠,飛鳴室上,因以為名。
古代為人父母者為子女命名,多取天地吉祥的徵兆,飽含祝福之意。
3.未彌月,河決內黃,水暴至,母姚氏抱飛坐巨甕中,沖濤乘流而下,及岸,得不死。
既然生逢亂世,又遇上災荒,際遇之坎坷實在難以想像。劫後餘生,理應更珍惜眼前人,不忍再面對生離死別。「茍全性命與亂世,不求聞達與諸侯」(註1)是諸葛亮的無奈;「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註2)是魯迅的豁達。而岳飛的父母卻讓兒子在那個多事之秋讀書、習武,期望他做個面對時代有所貢獻的人物,實在難能可貴。
關於岳飛父母的形象,在水災的記述裏,只提及母親抱着岳飛藏身於巨甕中得以脫險。當時岳飛的父親身處何地?擔當什麼角色?這一點留白,可讓學生按前文後理,以人之常情推斷出可能的答案。
又,古代女性出嫁後一般只稱姓氏,隱諱名字。
4.飛少負氣節,沉厚寡言。天資敏悟,強記書傳,尤好《左氏春秋》及《孫吳兵法》。
這一節突顯岳飛的道德勇氣和穩重深沉的性情學養。
他好讀《左氏春秋》及《孫吳兵法》,後者不難理解──「中原板盪,夷狄交侵」(註3),正需要軍事謀略克敵制勝。至於《左氏春秋》是儒家確立政治倫理的歷史教材,強調以道義和人格尊嚴為原則,「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註4)。所謂「一字之褒,榮於華袞;一字之貶,嚴於斧鉞」(註5),令後世亂臣賊子有所畏懼。至於英雄用武,據《左氏春秋》所記,楚莊王說的「止戈為武」(註6)是最高原則,而不在於意氣相搏、逞一時之勇。
而這樣的戰爭哲學與《孫子兵法‧謀攻》所說「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不謀而合。
有理有節、戒急用忍、不為意氣所劫持,正是岳飛的用兵之道。
5.家貧,拾薪為燭,誦習達旦不寐。
中國古代這樣勤學的農家子弟為數不少。傳統社會的「耕讀文化」亦超越朝代的興替──民以耕讀為事,士以氣節為高,一來學而優則仕,為文官系統補充來自社會基層的新血,令施政比較貼近民意;二來為庶民提供上流機會,一定程度化解社會矛盾;三來將大傳統的精英文化普及於民間,提升整體社會的教化水平,儲備「禮失求諸野」的風俗能量,抗衡社會動盪、禮崩樂壞的衝擊。
6.生有神力,未冠,能挽弓三百斤。
先天優勢往往是英雄豪傑的首要條件。所以龔自珍有「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註7)的祝禱。
此外,後天的自我期許和切磋砥礪亦非常重要。「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註8),超越常人的體力當然是基本條件。
7.學射於周同。同射三矢,皆中的,以示飛;飛引弓一發,破其筈;再發,又中。同大驚,以所愛良弓贈之。飛由是益自練習,盡得同術。
岳飛身為將領,於十八般武藝都應有所掌握。他習武態度認真,既尊師重道,亦青出於藍,這是對課文的基本理解。若從古代的教育傳統看射箭這種技藝,會有更豐富的啟發。
孔子教弟子「六藝」,射箭是其中之一。弓箭本來是武器,不過它在社交活動裏進化成「射禮」的用具。根據《禮記‧射義》的解說,「射者,仁之道也。射,求正諸己,己正然後發,發而不中,則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已矣。孔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註9)將一種戰陣武器發展為類似現代運動會的競技用品,這是「戰爭文明化」的象徵。
此外,射箭有異於刀槍劍戟、斧鉞鈎叉的砍劈戳戮。發箭時要冷靜沉着,精準中的。「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註10),只要遠距離命中目標,便足以震懾敵陣,令對方潰不成軍並將雙方的死傷減至最少。
與其他武器相比,弓箭可轉化為以射中標靶決勝負的競技器材,儘管認真較量,仍可不傷害對手的身體。這大概亦是孔子以它為六藝之一的理由。
8.未幾,同死,飛悲慟不已。每值朔望,必具酒肉,詣同墓,奠而泣;又引同所贈弓,發三矢,乃酹。
這是一段完美的師生關係──施教者傾囊相授,見弟子超越自己而衷心讚賞,並以所愛的良弓作為餽贈;而受教者學藝有成,感恩戴德,超越生死,銘記於心。這樣的師生情誼,彰顯了授受之間的意義遠超乎形跡可見的內涵。
9.父知而義之,撫其背曰:「使汝異日得為時用,其殉國死義乎?」應曰:「惟大人許兒以身報國家,何事不可為?」
精忠報國是公民責任,供養父母是子女天職。岳飛有捨身報國之心,但要放下報親恩的責任,實在是個難題。幸好父親對岳飛報國實有所期盼,對他的本領亦有充分的信心,於是通情達理地鼓勵他。而岳飛有心報國亦須得父親俯允,達致忠孝兩全的圓滿境界。當然,岳飛已屆成年應是這個圓滿境界的先決條件。
「天、地、君(國)、親、師」(註11)是儒家學說發展出來的祭祀對象。這篇作品由天上的飛鳥、地上的災難說起,簡短的人物寫照就將人文底蘊概括地呈現出來,實在是一篇不容錯過的教材。
後記
「英雄」與「梟雄」僅是一字之差,榮辱褒貶卻有天淵之別。不過,有時雖蓋棺而未能論定──項羽、劉邦豈能以成敗論英雄?且看關羽雖飲恨而終,卻名垂千古,以「武聖」之名幾乎與孔夫子並駕齊驅,成為朝野稱頌,黑白兩道敬拜的「關二哥」。大抵「精忠昭日月,義勇冠三軍」就是英雄的底氣,至於事功成敗,似乎要訴諸因緣、底於宿命了。
然而,從另一角度看,一將功成萬骨枯,追隨者的命運永遠操縱於手執令旗的高人手裏。而老子說過:「大軍之後,必有凶年」,犧牲的又不單是追隨者了。滿目瘡痍只是眼前的事,敵我雙方的切齒仇恨和文明素養的崩潰是更難癒合的創傷。主張「以暴易暴」者,實在應三思又三思!
註釋:
註1:「茍全性命與亂世,不求聞達與諸侯」:見諸葛亮〈出師表〉。
註2:「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見魯迅〈自嘲〉。
註3:「中原板盪,夷狄交侵」:見岳飛〈五嶽祠盟記〉。
註4:「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各種倫理關係雙方各守本份,各司其職。
註5:「一字之褒,榮於華袞;一字之貶,嚴於斧鉞」:華袞,華貴的衣冠,借代尊榮的爵位。斧鉞,行刑的兵器,借代嚴厲的懲罰。
註6:「止戈為武」:制止干戈是「武」字的本意。這是楚莊王的個人解說。「武」是會意字,上為「戈」,下為「止」,一般文字學的解釋為:手執兵器站穩腳步或向前行。
註7:「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見龔自珍〈已亥雜詩〉。
註8:「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見杜甫〈前出塞九首‧其六〉。
註9:「射者,仁之道也。射求正諸己,己正然後發,發而不中,則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已矣。孔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
註10:「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同註8。
註11:「天、地、君(國)、親、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