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羅奇(Stephen Roach)對香港前景有所改觀,投資專家譚新強認為,贊成香港仍具超級集資能力。但又表示,羅奇並非全面看好,除了中美鬥爭,還因為中國經濟繼續放緩。聽聽譚新強怎分析。

我並不完全同意羅奇的擔憂。他指證數名外籍法官辭職。資深大律師清洪正確地指出現今世界只有數個小島國才保留此習俗,香港已是一個完全成熟社會,當然毋須繼續用外籍法官。

中國雖然擁有最完整供應鏈的世界工廠,但近年出現供過於求情况,年輕人失業率飈升,人民幣貶值,消費變得更疲弱,出口的強勢也未必可持續。中國應積極推動文化出口,拓展國際市場。

分析人士預期,中國政府將擴大公共支出,以達到刺激經濟的目標,相信可為A股瘋牛市況火上添油。

人類正面臨四大存在性風險:地緣政治失控、全球碳排失控導致氣候變化、疫情失控,以及 AI 超越人類智慧。這些風險並非單一獨立,而是相互關聯的複雜問題。

中環資產投資基金(CAI)創辦人、行政總裁兼投資總監譚新強認為,既然羅奇仍然這麽關心香港,香港也正在「搶人才」,所以我將對他推銷香港,勸他搬回香港,幫手打造更好未來,確保香港不會「玩完」!

Gavekal 認為只要日圓止跌回升,內地和香港股市反而將是最大受惠者,估值便宜,未來前景愈來愈好。如若日圓真的跌至170、180 ,不止對日股不好,甚或將引發一場貨幣戰,連亞洲金融風暴都有可能!

祈耀年講完之後,匯控在業績理想下,股價仍然下跌 5%,或者,這是睇衰香港的人對祈耀年發出的一個警告,如果唔跟着劇本講,匯控有排冧。

舊香港已死縱是事實,大家應該着眼新香港該如何再出發,這才是務實和積極的態度(很可惜眼下全世界的政客都嗜賣糖衣假話)。

其實,類似的文章在網上常有看到,甚少能引起政府官員這麼強烈的回應。這可能因羅奇一向都是看好中國的「大好友」,算是與特區政府關係良好,並在金融界有一定地位的外籍人士。

「遺址論」和「玩完論」來自完全不同背景,卻折射無論是內地或國際觀感上,對香港現况的質疑正在升溫。

美國人很現實,"Business of America is business",其實所有人包括中國人也現實,如要恢復香港昔日光彩,很簡單,投資者,不論中外,都必須得到合理的長期回報。

美國與中國進行了5年難以想像的貿易戰之後,財政部長耶倫在2023年4月20日謹慎地選擇了自己的措辭。在一篇內容廣泛的演講裏,她改變了美國與中國接觸的條件,將國家安全問題置於經濟考慮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