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施政報告

學界在疫情中所付出的努力,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Shutterstock)

美麗傳奇

期盼往後能讓一班在疫情下付出努力的前線人員看到支援政策的由零到有,幫幫前線的教育工作者將煩惱及困局「動態清零」。

所有短、中、長期問題都羅列於藍圖之內。(亞新社)

建屋藍圖

上星期看罷行政長官《施政報告》及主要官員就報告被傳媒質詢的畫面,不期然泛出行政長官有類似建屋藍圖概念,組織整個《施政報告》過程,落實國家主席七一重要講話。

卓慧思崇拜戴卓爾夫人。(Shutterstock)

卓慧思減稅失敗的啟示

最新民調顯示,71%受訪英國人認為卓慧思不能得到他們的信任。卓慧思的致命傷,在於她的減稅計劃。香港行政長官李家超發布第一份《施政報告》,重振香港經濟,特首有何良策?

論吸引人才,香港表現其實並不差,國際排名更在前列。(Shutterstock)

得人才 得天下

香港吸引外來人才的計劃表現並不出色,內地人才來港的意欲亦會逐漸下降。政府應該做的,是持續投資加強本地培訓人才計劃,增強本地人才庫,就可減少依賴從外地輸入。

林鄭月娥有否努力平衡,深入反思?(Shutterstock)

不想見的秋波

林鄭月娥上周四表示:「可以大膽說一句,她已交出一張無愧於自己的成績表,為42年的公務生涯畫上完整句號。」這張成績表無愧於她自己,但卻有愧於港人。

開放鐵路市場,不再讓港鐵壟斷,或許是一個可以加快建設的方法?(Shutterstock)

深港連接?

邀請內地企業投標承包整個工作,保證在5年內開工建造,符合中央及廣東、深圳提出在「十四五」規劃期內加快深港西部快軌的建設。

校園的教師是專業,新聞編輯、採訪主任、記者都是專業,前者要考要守《基本法》,後者有需要嗎?(Shutterstock)

教師《基本法》基準試

特首《施政報告》提出,下學年起新入職教師必須通過《基本法》基準試,方能註冊成為教師。筆者提出,新舊教師都應知道當中內容,新舊教師都應一視同仁,他們影響下一代,角色與功能等同。

新界與深圳高樓大廈形成鮮明對比。(Shutterstock)

對北部都會區的憧憬

「北部都會區」方案落成之日,屆時香港將徹底改變南市北郊、中環單一經濟火車頭的傳統發展模式,形成維港都市區和北部都會區雙翼齊飛的新格局,這樣的願景的確令人憧憬。

美國打算對台灣台積電實施國防生產法,如用明朝的尚方寶劍斬清朝的官。(Shutterstock)

長臂管轄 如家規變國法

有不少傳媒叫我評論林鄭的施政報告,我話無謂啦,評論都是嘥氣,一個唔覺意美國話香港的施政報告不符合美國優先的原則,林鄭的施政報告就變成一份參考式的施政報告,沒有實際效力。

《施政報告》結束,是否掌聲零落?港人能否淬火成鋼,潤心培根,啟智鑄魂?(亞新社)

畫餅難充飢 行動最實際

特區政府如能夠明確施政立場是維護弱勢社群,凡事不致過度向既得利益階層和資本壟斷集團傾斜,已經足夠。就算是資本主義和帝國主義的產物,如果是違反公平公正原則的,都應改變。50年不變,不是什麼都不變。

Page 1 of 4 1 2 4

按類別瀏覽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