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施政報告》理大提交建議書:四大核心主題,共繪香港可持續發展藍圖
理大科技及創新政策研究中心就2024年《施政報告》提交建議書,圍繞四大核心主題——碳中和城市、香港及大灣區的發展、一帶一路的合作、生命科技健康和醫療,為香港的可持續發展出謀劃策。
理大科技及創新政策研究中心就2024年《施政報告》提交建議書,圍繞四大核心主題——碳中和城市、香港及大灣區的發展、一帶一路的合作、生命科技健康和醫療,為香港的可持續發展出謀劃策。
2021年宣布的《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是政府多年來的典範傑作,確認了城鄉共融、積極保育原則,香港鄉郊基金和很多朋友大力支持,我們主張政府堅守《策略》裏的原則和行動項目。
十四五規劃將香港定位為八大中心,要求香港發展新興產業,以人工智能(AI)為核心推動新質生產力。政府大力投資AI研發,建設AI基礎設施,並鼓勵商界廣泛應用。
筆者認為問題重點是數字社會和數字經濟席捲全球,在這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推動全球發展的洪流中,特區政府若不果斷採取行動,提速提量發展我們的數據產業,恐怕不出十年八載香港或會淪為亞洲國際都會「遺址」。
香港都會大學(都大)在3月21日率先成為香港首間應用科學大學(應科大),同日大學舉行都大基金晚宴及啟動儀式,答謝社會各界持續支持大學發展,為學生提供優質和全面的教育。
歸根到柢,除融資之外,看來還是需要同時將重點投放於審查、選擇、排序和監督方面;也就是說,將績效管理完整地應用於大型發展項目的全過程。特別是今天香港面對的內外部環境跟以往不同,包括財政儲備減少等。
香港工程界每年人才短缺達3000人,香港城市大學工學院新推2024/25旗艦課程:研究、創新及環球工程(PRIME),30日舉辦招聘日,邀請13個行業近70家企業聯招人才,全力擴大職業人才庫。
回歸後,當不再是殖民地政府管治,人們的文化意識一天比一天強,而李家超願意通過施政,牽頭示範,作出扭轉軚盤的行政措施。我深信3條思想路向,對香港人,特別是未來一代,將會帶來新的希望!
一年前,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THEi高科院)校長劉建德教授應聘後首次到校,發現有7個人遞了信,校內人心惶惶,他上任後快手重組架構,簽下多個院校跨域合作項目,全員滿血重生。
香港要成為港人留戀的地方,港人必須認識自己同是香港居民和中國公民的身份。這兩個身份是一致的,並非二選其一。唯有這樣,香港才能有本身的優勢,才能掌握香港和國家的發展機遇,展翅騰飛。
特首李家超冀將香港發展成國際創科中心,包括以財政支援初創企業的科研成果的轉化,但要將成果與產業高度融合,財政支援固然重要,但辨識項目的能力也不能小覤。
行政長官及特區政府深明社會民生是市民最關注的議題,喜見政府在《施政報告》中着墨甚多,專資會早前建議政府回應市民對置業的強烈需求,調整樓市「辣招」,欣見政府接納。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生產力局)周五(10日)公布《香港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研究》,探討本港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需求、挑戰及機遇。生產局表示,AI行業的最大挑戰為算力及數據不足、難以招聘技術人才。
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THEi高科院)校長劉建德教授自認超級工作狂,履新不足1年,已開拓亞洲區內不同高等院校間的合作項目,喚醒全員鬥志,積極輸出應用科學學位專才。
科技日新月異,筆者建議在各區設立「創科教育中心」一舉,旨在為全港中小學STEAM教育適時地引入嶄新科技元素,讓學生、老師及早認識,助力香港培育站在科技時代尖端的本地創科人才。
我十多年前做過一些隨機問卷研究,發現不生育的最重要原因有二:一是樓價貴,二是教育費貴。父母負擔不起,唯有不生或是少生。李家超《施政報告》中有對症下藥,但用藥的分量是否足夠,要試過才知。
年初以來,股市和樓市從高位回落,市民情緒受打擊,對前景也不樂觀。李家超此時提出恢復經濟發展的措施,能否達到振奮民心的目的?就要看市民是否認同《施政報告》的建議了。
香港要發展八大中心,當然要立足於香港,特別是遇到競爭對手,更加要鞏固地位。但世界上非常罕有的是,兩個每天成交額分別有幾百億元和幾千億元的股票交易所,地理距離不到50公里,卻是「那麼近那麼遠」。
在數碼政務方面,筆者欣見《施政報告》提出將廣泛運用科技改善政府服務,應用項目包括電子牌照和證書、自動泊車系統、政府收費電子支付、1823人工智能聊天機械人、智慧屋邨管理等。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10月29日在網誌撰文指,政府即將公布第三季本地生產總值的預先估計數字,雖續呈增長,唯速度較預期緩慢。但政府不會停步,提出以產業導向為驅動力,加速本港多個範疇的發展並發掘新的增長點。
李家超表示,東南亞是香港的「鄰居」 ,與香港有較大合作潛力,希望通過政策先聲奪人,把握當地人才與機遇。 而目前全球經濟引擎正在東移,很多國家經過多年發展,已培養很多人才,是對香港有利且風險可控的情況。
行政長官李家超強調,政府全力維護國家安全,完善相關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就《基本法》第23條立法,當局正全力研究有效立法方案,落實特區政府應實踐的憲制責任,2024年內完成立法。
目前政府斥巨資興建簡約公屋,是以金錢換取時間去盡快安置不適切住房住戶上樓的安排。但筆者認爲,這只應是個短期的權宜之計。重建高齡公共屋邨的優次及時間表,應以衡工量值原則釐定。
國家對香港的創科發展有很高的期望,社會能見到特區政府過去一年的努力,但要做到為國家成為世界科技強國作出貢獻,仍要加一把勁,我們拭目以待明日行政長官公布第二份施政報告,推出更多措施提高香港創科實力。
「民智行動設計智庫」於2020年中成立「蛻變計劃」,對2019年反修例事件中的被捕年輕人提供情緒支援及輔導工作,並於2021年中進一步向刑滿出獄的年輕人提供「生涯重塑」服務,幫助他們重返校園、職場。
行政長官李家超在國慶酒會上致辭時提到,10月25日將公布新一份《施政報告》。過去兩個多月的諮詢期間,政府團隊舉行過超過40場諮詢會,亦走社進社區收集意見。在《施政報告》內公布,為民生、拚經濟、做實事。
培育人才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動力和基石,因此宜及早為人力資源作出長遠規劃。希望政府制定長遠及清晰的人口政策,訂立積極進取的人口目標,鼓勵香港人生育,並吸引更多移民人士回流香港。
創科的發展步伐急速,《施政報告》必須捉緊因應創科衍化出來的新機遇,辨清社會未來發展所需,制定恰當的政策,為經濟帶來新動力、為市民帶來高質就業機會、配合國家發展,發揮香港所長,貢獻國家所需。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榮休教授周永新坦言,現在市民感到最切身的問題,是通脹不斷削弱他們的購買力,而生活卻未見改善。他認為,新一份《施政報告》真的要想辦法紓緩市民因通脹而感受的壓力。
今天香港正處於歷史的重大轉折點,多方面需要撥亂反正,我們不能迴避分析大勢及檢視過去政策的某些不理想後果。有三個對經濟有重大影響的因素須討論一下,它們是土地、人才與地緣政治,這三者又是互為影響的。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在解說教育政策時表示,「科教興國」將成為未來香港教育發展新方向。重視學生多方面發展,也須持續提高教師專業能力,全力培育出愛國愛港愛家的新力軍。
儘管香港經濟和社會仍未完全復常,但我們必須策劃長遠未來,故應以此為契機,從根本上重新思考和重塑社會運作模式,並以綠色原則開發循環經濟的可能。
灼見名家網站內容不斷緊貼本地、兩岸及國際時事,名家分析,觀點多元,為讀者提供不一樣的視野。本社作者黃賢博士更榮獲亞洲出版協會(SOPA)頒發卓越評論獎,實至名歸。
隨着世界各國已把眼光放在疫後發展,競逐中高科技高端人才勢所必然,特區政府需要摒棄過去的概念,以全新的思維理解人才的定義及需要,才能制定具前瞻性、具競爭力的政策,吸納世界人才來港發展。
行政長官李家超出席灼見名家八周年論壇時指出,香港的機遇無限,因為新冠病毒沒有、亦沒辦法改變香港的DNA,香港一直的固有優勢多不勝數。雖然前路未必每一步都完全平坦,不過前景肯定光明遼闊。
筆者在早前《施政報告》諮詢期間,曾建議新任特首檢視上屆創科政策建議,重新大展拳腳「追落後」。《施政報告》所制定的創科政策顯然有考慮到這一點,而且目標定得更高,特別是在下游科技轉化及人才拓展方面。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contact@master-insight.com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