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了3年的艱苦「疫路」,復課之路也不容易走過。但同時也帶來了許多甜蜜的回饋。學生們回歸到校園,師生們慢慢發現校園充滿了生命力和活力,充滿着孩子對生活的渴望和投入,充滿着對學習的感恩。
ChatGPT的確是一把兩刃劍,它便利了我們尋找和整理知識,但同一時間也讓我們失去了創造知識的演練機會。ChatGPT為學界帶來的挑戰將會崛起,學界如何應對?
聖誕節的起源是紀念基督教中耶穌基督的降生,它本身是個充滿愛和祝福的節日,如今卻多了好些商業的色彩。在營商環境的推動下,它被包裝成為了送禮物或開派對的節日,不禁讓人疑惑,它的內核究竟還剩下多少呢?
現今的青少年喜歡別人給他們表現及閃爍的平台,也需要彼此的認同及欣賞。半日的上課形式可能還要維持一段時間,老師及同學們真的要好好利用這個機遇。
讓自己走出舒適區,改變自己的時間運用習慣,抱着習慣一主動積極的精神,忠於自己第二習慣中的使命宣言,以終為始,拿出勇氣走進勇氣區,讓你的潛能展現。
七習慣的第一個習慣是「主動積極.Proactive」,它是七個習慣之母,如你不能做好習慣一,其他的六個習慣你也不能做好。習慣一是讓我們學習情緒的管理,學會為自己的生活負責。
要在課程中達至綜合知識,學以致用,協作解難,發揮創意的目的,現在只是展開了小成功的一步,學生還需要更大的空間發揮他們的創意與潛能。
要成為一個成功的領袖,就要懂得如何使團隊的成功。七習慣中的習慣四︰雙贏思維;習慣五︰知彼解己,以及習慣六︰綜合統效,正好是使團隊的成功的重要習慣。
筆者常與學生說笑能養成首三個習慣的同學,大多是老師與家長心目中的好學生。首三個習慣分別為習慣性一︰主動積極;習慣二︰以終為始;習慣三︰要事第一。
改變不單只在於學生,更要着眼在老師。老師若只守在課室及書本內,視覺變得狹隘,知識的內容和教學的技巧都追不上也配合不到走在資訊高度公路上的學生。學習的不止學生,也不止於課室。
新一屆政府上任後,新增資源如雨後春筍。小學的中層人員分工、中小學的行政工作分工,輔導及特殊教育需要的支援等新增資源的運用,都對現行學校的運作及生態有着莫大的改變。
提升應用學習的認受性,減低應用學習科目的標籤及次等化的效應,有助學生利用應用學習科目成績作升學用途,成為他們在新高中公路上的一個支路出口。
早前30多位師生參加了由北京清華大學舉辦的文化與國情専題研修課程。除了講座、體驗式的學習外,更與清華大學的學生交流,是寶貴的學習體驗。
最令筆者深刻印象是北京學生的「活」,以往內地學生的表現總給予人一種死板的感覺,但在周會內他們熱衷發問及回答主持的問題,那份自信及自主是我意料不到的。
回想兩年前,香港開始盛行一種小玩兒——秘密花園填色畫冊,不論是辦公室女郎(OL)、一般的家庭主婦、學生少女等都通通化身為秘密花園的園丁,一有空檔時間便在家或在午膳時間在辦公室密密地填色。人人都迷上了這一本填色畫冊,街上也賣到成行成市。這個填色畫冊玩兒成為熱潮,有藝術治療師曾解釋填色具有治癒力,因為都市人精神壓力大,容易感覺緊張和焦慮,這些情況都是大腦內的杏仁核發出的訊號所致。《秘密花園》填色畫冊內存有蔓陀螺、禪修畫的構圖,藝術治療中都會用到相類近的工具。藝術治療師亦指出藝術治療會較強調創作和表達,單單填色畫冊未必能完全達到治療的效果。 書法初衷是陶冶心靈 作為典型的都市人,日常的學校工作的確使人精神壓力大,容易感覺緊張。兩年前我並沒有選擇參與作為小園丁的熱潮。反之,我選擇了一種集中國文化、藝術、創作和表達的玩兒——中國書法。開始學習時,只是想學一門玩兒陶冶心靈,隨意的就在家附近的畫室報了成人書法班,上課後才知道班中只得我一位成年人。轉眼間,也快學習了差不多兩年了,由我一位到現在三位同學了。未正式接觸書法前,我也只視書法為中國文化版的秘密花園畫冊而已。但學習久了,才發現中國書法博大精深,絶對是一門學問。學習過程中發現單是在紙、筆、墨、印章、裝裱的製作及選材上,已可算上是一個文憑課程的內容。紙有生與熟之分,當中吸墨的程度不一,適合不同的使用者。筆從選擇不同類型的毛到筆的製成,過程手工精細講究,亦分不同的筆性。磨墨的過程是學習定靜的功夫,而墨來自硯,硯更具有收藏及投資價值。印章雕刻及裝裱技術,更是中華文化的一門藝術。書法用的碑帖,字裡的文章能令人感動,而碑與帖也存在着南北兩方的文化,字裏行間的傳頌、書牘信札和詩人的抒情表達也很有學習及鑑賞的價值。書法在中華文化歷史中源遠流長,蘊含數以千計的文化遺跡,既是我們民族遺產,也是全人類共同的財富。 學習書法的初衷是陶冶心靈,希望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讓心靈能獲得休息和舒展的空間。在學習的過程中,讓我不經意地發現了學習書法的神奇效用。每星期上課及練字用上差不多兩個小時,在臨碑帖的過程中,讓自己全然放下心中煩憂及忙碌的生活步伐,專心一致抄寫及思考碑帖或詩詞內容。每次學習新碑帖的初期,總會有未能盡善及不足之處,要學習接納自己的不足,並透過反覆的失敗和嘗試才有進步,還要學懂平靜地欣賞別人和自己的優點,與及積極面對的求進心態。每一次工作感到疲累乏力時,這一小時的心靈洗滌,成為了心靈更新的良藥,那種神奇的效用,讀者們嘗試過後便能深深體會。 不論學習中國書法、茶道或是剪紙,當中都包括了心靈的治療(Therapy)、欣賞和鑑賞(Appreciation)、文化學習(Culture)和學問(Knowledge),就讓我稱它為「TACK教育」。社交網站內有時充塞着對社會和生活的控訴,內容令人厭煩,同時也充滿負能量。都市人與其花一小時在網絡中收集負能量,倒不如嘗試逛逛這個中國文化的秘密花園——中國書法,給心靈來一個SPA。家長們也可考慮除了那些入學需要的課外活動外,也讓孩子接觸這些「TACK教育」,為他們的心靈打下防疫針。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