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先發制人陰招 抹黑中國正面形象
美國總統以至政府的公關策略與操作,無從評論;但在中國議題挖空心思的原因,路人皆見。陰招上不了台面不說,但為何屢試屢敗、屢敗屢試,只能說明正人有正道,用歪道非正人。
美國總統以至政府的公關策略與操作,無從評論;但在中國議題挖空心思的原因,路人皆見。陰招上不了台面不說,但為何屢試屢敗、屢敗屢試,只能說明正人有正道,用歪道非正人。
綜觀整個疫情,3年幾乎沒有回過香港,沒有體會大部分香港人所經歷;身處內地,卻又沒有如其他人感染過病毒。雖說成為「天選之人」,但始終是主流的邊沿,連疫情都是格格不入,頗為遺憾。是以為記。
現在互聯網和社交媒體,處於方興未艾階段,傳統媒體自我制約的監督機制毫不起作用,有些法律也未必適用。香港市場不夠大,被谷歌店大欺客,澳洲的經驗值得香港參考嗎?
12月13日,内地徹底取消實施兩年多的行程碼。這是一個階段性的結束,但是也不能就這麽結束。兩年閒,因行程碼造成的各種亂象,應該由政府來給人民一個交代。
國務院聯防聯控於11月推出20條優化防控措施,但堅持動態清零方針不變。新疆烏魯木齊火災惹關注,引發各地防疫是否適當的爭議。全國抗拒呼聲愈演愈烈,政府是否會放寬防疫政策?
美國擔心民主制度受到侵蝕,無可厚非;指摘虛假信息是對選舉亂象的火上加油,外國干預是虛假信息的製造者,這種說法,猶如虛假信息從小事演變成重大因素的過程一樣,每一步的推論之間都缺乏邏輯關係。
大學設置諸如PPE課程,猶如牛津大學的初衷一樣,課程培養出大量的金融和商業人才。這些人才的歷史、哲學底子比其他商界奇才都要深厚,將來或許能夠在政治上有所成就。香港不是不能,而是否有心為國家做貢獻而已。
其實,應該大力推廣的是,在二十大結束,待正式文件下達後(現在見到的報告是簡略版),有關專家消化研究過後,來發表解讀和意見。這樣對香港普通市民了解中央政策,應該會更有效。
新常態的科技仍然是力有不逮,國際上醫學報告不能互通,即使在內地,全國的健康碼也不能相互承認。如果說疫情帶來的新常態不可避免,要建立一個跟以前一樣或者科技可以實現的機制,目前來說談何容易。
粵港關係發展關鍵問題,在於香港對於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認知,融入是必須的,而粵港澳大灣區是順理成章的落腳點。以此作為抓手,粵港關係勢必會在一個更高的起步點向前邁進。
李家超承諾以誠懇的態度,聆聽、溝通和接觸市民;積極有為,以贏得巿民的信任;為市民所想、解市民所困;提升施政效能;與市民和各界攜手共進,帶領香港共創更美好的明天。這些願景唯有提升施政效能,才能開局良好。
究竟評估香港新聞自由表現的專家組,都是些什麼人,不得而知。專家為什麼「真人不露相」?今年香港的新聞自由可能是「十分惡劣」,專家害怕被政府迫害,所以不敢明示姓名,那往年成績好的時候呢?也不見露真容。
香港機構在內地辦學,是香港教育問題的邊緣議題,在與內地關係問題中,也未必能夠排在較前位置。但這個目前尚算「超前」的做法,不但在培訓人才方面有所建樹,還可以為內地港人重新尋回「香港根」。
目前在內地生活的港人,雖然政府承諾給予「超國民待遇」,確實也有很多優惠措施,但實際上還是遇到不少難題,大概可以分為三方面:一是特區政府造成的;二是跨境銜接問題;三是內地政府造成的。
林鄭不再提抗疫戰,估計原因是因為外國輿論不斷說,香港在處置疫情時跟隨內地的做法,是允許中央藉疫情介入香港的「內部事務」,這是林鄭一直以來最忌諱的說法。
特區政府沒有沿用港英政府的做法,是不重視地區事務的觀念,也有以為通過社交媒體更能夠溝通民意的想法。但疫情爆發,一是沒有想到民間力量的作用,即使想借助,民政事務聯繫地區組織關係也完全失靈。
觀乎加拿大這次行動,今後再批評香港實施《港區國安法》或者鎮壓暴力抗議活動,完全喪失了道德高地;而美國、加拿大的雙重標準也不是第一次上演。
種種莫名的堅持,往輕的說是個人固執,往重的說是視內地的做法是禁區,不能學也不能做。現在再說全民檢測可能已經為時已晚,特區政府應該立即啟動研究,感染者超過100萬之後,社會如何運作。
第5波疫情可能比過去幾波都更難應付,需要特區政府更加嚴肅認真去應對,特別是要求特首專心一志只考慮抗疫,不要再為跨越兩任特首的事情去分神。唯有這樣,盡早將第5波煞住才有可能。
現在疫情的發展,是否會影響到3月27日投票順利進行也難說,但起碼會影響到有意競逐下屆特首的參選人,在這階段詳細從多方面闡述政綱和展示個人魅力的機會。
如果從冷戰的角度看,美國跟中國的爭鬥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也不會止息,美國從來沒有放棄利用香港這枚棋子,新選舉制度就是要防止美國繼續在香港施加影響,因而立法會出現「清一色」的愛國愛港力量,又有何不對?
小學一年級學生觀看50秒的日軍屠殺情景後嚎啕大哭。這是不應該的,對幼小心靈的傷害,是難以彌補的。問題是,誰該對此負責任?教育局、校長還是教師?抑或是全部?
現在出現了Omicron ,或者令原來商議好的局部通關要推遲實行,但如果按照特區政府已經制定好的方案去做,可能會出現埋怨聲不斷。
完善選舉制度,完善並非一個形容詞,而是一個動詞,要在多個方面不斷完善,行政與立法關係影響整個香港政治生態,更加需要不斷完善。
證諸中共在過去40年間可以帶領整個中國從貧窮落後走向繁榮富強,香港為何要抗拒中共的領導?只要中共的領導方式並非取代或者凌駕香港特區政府的行政管理權、立法權和司法權,也就沒有違反《基本法》所作出的承諾。
在共同富裕問題上,政府瀆職失責,21%的人口仍在貧窮線下,是香港的恥辱。在即將推出的《施政報告》中,會有幾個段落回應這個舉國目標?
特區政府在房屋政策上一直踟躕不前,有本身的施政決心問題,也有房地產商這個利益集團 too big to fail 的原因,現在中央政府給予尚方寶劍,且看特區政府如何釜底抽薪,貫徹中央交予的任務。
當年鄧小平強調中國特色,至今還是有現實意義的。當年中央對香港無限寬容,而今要強調香港特色,是因為當年西方國家還沒有發動新冷戰,還承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即使是社會主義,還是可以合作的。
中共建黨百周年只是一個契機,或者說不能再拖延處理的理由,為解決定下時間表,可能會帶來一些疾風暴雨式的變化,但暴風雨後見彩虹,早來不是更好嗎?
美國的法律精英在眾目睽睽之下竟然「口出狂言」,是因為明知道參議院不可能有三分之二的議員會通過彈劾,才會以經不起考驗的論據繼續糊弄特朗普的支持者。
有些人說,像你們這樣這些黑暴,離開香港,香港才會有太平。可是,既然你們已經罪有應得,入獄受懲罰,就可以放下包袱,出來就是一個新人,何必要遠走他鄉呢?畢竟香港才是你我的家。
香港缺乏應有的條件去複製內地的做法,這是事實,即使如此,也並非什麼也做不了,起碼強制某個行業檢測是可行的,現在才開始強制護老行業員工、的士司機檢測,雖然遲了,但起碼是一個開端,證明自設禁區是愚不可及。
特首所帶領的特區政府,如何能夠令香港重拾升軌,見仁見智。而香港立法會如何能夠發揮作用,合力令香港再次強大,在議員成分發生重大變化的當口,值得認真討論。
這次是美國第59次總統選舉,預計投票率達到66.8%,是120年以來最高的一次。國家分化才會導致選民積極參與選舉。有評論認為,這次美國的選舉,不止是內亂,簡直是內戰,雖然有所誇張,也不無道理。
香港市民有遷徙自由和選舉權利,不能因為有些人選擇遷徙到一國之內的其他地方居住,而另外一個基本權利被剝奪。技術性的安排以確保選舉公信力,可以從長計議,但基本權利原則不容討論。
反對派阻擾任何可能有助於控制疫情的手段,中央派員來港協助大規模檢測,更是反對派千載難逢的機會,他們怕的就是政府認受性因有效控制疫情而獲得提高。
媒體高調緊密追蹤與「匿名Q」有關的新聞,傳遞一個十分清晰的信號,主流社會不能容忍這種違反理性、違反法律的反智行為。反觀香港,我們對這種網絡邪教又做了些什麼反制措施?
英美高調批評《港區國安法》過於嚴苛,卻不敢提自身的國安法為何更加「猛於虎」,美國在9‧11後立《愛國者法》賦權政府用各種嚴厲手段打擊恐怖分子。《港區國安法》某種程度是效法美國,緣何又會被美國批評呢?
政治中立是指在香港處理涉及資源分配給不同政黨而言,公務員要嚴守中立,但當國家與敵人發生矛盾時,不但公務員不能中立,所有市民也有效忠國家抵制敵人的義務。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