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勵超

劉勵超

1972年於香港大學畢業後加入香港公務員行列,曾服務不同部門,處理包括有關城市規劃及土地行政事務,於退休時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地政總署署長,並獲頒銀紫荊星章。他現時為團結香港基金顧問、香港集思會顧問、香港鄉郊基金顧問、新世界建好生活諮詢委員會成員、香港有機資源中心監督委員會成員、智慧城市聯盟榮譽會員、市區重建局土地房屋及補償委員會委員、香港房屋協會人力資源委員會委員。
政府很難在維港內進行大規模填海,發展住宅和商廈。(Shutterstock)

維港的漣漪

比起政府和社會要一起盡快解決的各樣深層次問題,維港可能重新進行大規模填海的威脅實是微乎其微,希望公眾不要花時間和精力在這事件上糾纏。

如何平衡保育與活化,達致可持續發展?(Shutterstock)

保育山旮旯

港產電影《緣路山旮旯》顯示了一些被人遺忘卻正在活化的鄉村新面貌,吸引不少城市人前往「打卡」,為這些村落帶來生氣。保育及復興這些沉睡了半世紀的村落難嗎?需要什麼條件?

李家超的政綱是否能吻合香港市民對下任特首工作優次的訴求呢?(亞新社)

下任特首的政綱

假如社會認同李家超的施政理念和工作方向,以及本月底面世的政綱,就應該結合民、商、學的集體智慧,為官方出謀獻策,政府也應主動做好提議和訂立議程的角色,同心協力打拚港人福祉。

政府不會在可見的將來訂立個人居住面積標準。(亞新社)

「限呎樓」有姿勢無實際

所謂「限呎樓」措施只是轉移社會對房屋供應不足這個根本問題視線。有評論認為此舉更會奪去部分經濟能力有限的市民「上車」機會,是好心做壞事。

政府為加強北都保育,不惜大規模收回私人土地, 這是保育政策推動土地行政的大躍進。(亞新社)

發展北都 應理順新界土地規劃

新界北的元朗和北區合共擁有234條丁屋政策下的認可鄉村,它們在未來20年以及往後的北都規劃和發展,佔一個什麼席位呢?政府是打算取易不取難,把丁屋政策凍結在時間裏。

Currently Playing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