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品覺

車品覺

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專家合夥人。現任香港科技園董事會成員、大數據治理公會召集人、香港特別行政區創科及再工業化委員會成員,積極推動香港成為大灣區及一帶一路的大數據試點城市。北京市大數據工作領導小組諮詢業專家、貴陽市大數據委員會顧問、中國計算機學會大數據委副主任、京東金融首席數據顧問及Talking Data首席顧問。 2010年8月加入阿里巴巴,擔任集團副總裁兼首任數據委員會會長。2017年獲國家信息中心選為中國十大最具影響力大數據企業家。著有暢銷書《決戰大數據》及《數據的本質》。
其實美國從特朗普政府時期,就已開始制訂政策及法律工具,限制中國企業收集及跨境傳輸美國人數據。(亞新社)

美國加強數據跨境審查

美國數據安全政策專家認為,以前美國擔心敏感數據被獲取和訪問,都集中在網絡攻擊問題上,但如今擔心美國一般的商業數據亦帶來國家安全風險,這些關於數據安全的關切存在已久。

筆者一直認為數字素養、數據流通、數據資產估值、數據交易都是互為關係。(Shutterstock)

港發展數據交易具獨特優勢

加強數據交易生態不僅能提升香港在大灣區乃至全球的經濟科技地位,還能鞏固其作為全球數字經濟融合發展「超級聯繫人」的角色,促進香港產業升級,推動傳統產業的競爭力。

Sora模型亦能反映細節,如「潮濕的街道地面反射霓虹燈的光影效果」。(OpenAI官網截圖)

Sora降內容創作門檻

Sora似乎是一個創新的突破,此類模型對影視製作、遊戲開發、虛擬實境等領域來說,都是一個巨大飛躍。這樣的技術能大幅降低創建精細視覺內容的門檻,並可能開啟未來全新的創意表達方式。

上海將以數據經濟產業園為空間載體,加快數據外包、國際雲端服務、數據合規等重點產業滙聚發展,推進一批數字貿易規則試點場景落地。(Wikimedia Commons)

國際數據港 上海志在必得

我們可以看到上海在國際數據跨境流通方面的努力,上海對國際數據港有志在必得的決心。目前亞洲比較有希望成為區域數據樞紐的地方,分別是上海、新加坡及香港。筆者期望香港能更加重視,增強在這方面的部署。

數據已成為現代經濟體系的一種關鍵資產,它的重要性與傳統的生產要素(如土地、勞動力和資本)旗鼓相當。(Shutterstock)

讓企業捕捉數據價值

隨着數字經濟發展的步伐,數據的角色和價值只會愈來愈大。數據應該能夠被用來推動創新,無論是通過改進現有產品和服務,還是通過創建全新的業務模式。

CES一連四天的展會,吸引150多個國家和地區,預計有13萬人到訪。AI與傳統行業的融合已成大趨勢,各大科技公司展示了AI產品,強調AI與日常生活的密切結合。(CSE的X平台)

如何面對科技淘汰潮?

人類愈來愈依賴科技的同時,卻又出現被科技所淘汰的現象,到底這將會是一種工作方式的變化而已,還是已涉及未來的社會倫理問題。如果是後者的話,人類該怎樣面對呢?

《法蘭肯斯坦》,又稱《科學怪人》,1818年正式出版後引起轟動,獲得社會密切關注,並激發關於技術和倫理的討論。(電影《科學怪人》劇照)

淺談法蘭肯斯坦綜合症

法蘭肯斯坦綜合症泛指擔心科技可能產生負面後果、損害人類福祉或倫理原則的情緒。在控制論等理論影響下,我們認識到技術不單是工具,它與社會、倫理息息相關,甚至可能顛覆人類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

假設你在等候一部據稱以人工智能自動驅動的升降機時,有沒有懷疑過它的公平性及安全?(Shutterstock)

控制論與AI發展

控制論在技術、生物學,以至複雜的社會系統領域,都給我們很大的啟示。尤其在當下人工智能高速發展下,它的思考原則有助人類檢測人工智能是否仍然受控。

隨着數字產業的成熟而不斷賦能及加速,數字經濟規模呈現爆發式增長。(shutterstock)

5點促進數據網絡效應

從《宣言》的內容看,此政策方向能對症下藥,當中提出具全域性的數據治理理念和策略,目標是促進數據整合、應用、開放和共用,同時加強數據安全保障和基礎設施的規劃,統籌發展與安全。

百「模」大戰開打當前,中國大模型呈現蓬勃發展趨勢,相關技術近年沿着各技術路線迅速發展。(WAIC 2023)

中國大模型發展蓬勃

一個常見的錯誤是,也許在LLM測試環境中運行良好,並不代表能在企業中順利運作。愈來愈多企業體會到,LLM在企業成功落地是數字化轉型的一部分,並無捷徑可言。

數字經濟的發展,離不開數字化基礎設施與訊息技術。(Shutterstock)

數字經濟發展三大基石

建設數字中國及發展數字經濟已成為新時代的國家戰略,但各國數字經濟發展仍面臨認知和理念、體制和機制、路徑和方法、技術和工具等多方面挑戰。

Gartner指自2023年起,生成式AI將成為戰略決策的核心元素,打破常規並持續引發新的爆點。(Shutterstock)

生成式AI不容忽視

大家都應該明白,沒有一項單純的技術會為企業帶來顛覆性改變,就像互聯網、流動互聯網的出現,都不只依靠單一技術,靠的是組合性技術創新,我們不能忽視生成人工智能的影響力。

Instagram及WhatsApp未被收購之前,只有幾十名工程師支撐着擁過億用戶的應用程式,類似的初創故事十分普遍。(Shutterstock)

讓員工參與數據決策

數碼時代誕生的初創企業,大多數會從小規模起步。他們利用開源和雲計算快速崛起,有些成功的初創企業甚至僅靠少數員工及扁平的管理架構,即可實現驚人的規模增長。

事實上,LLM如GPT-4可以幫助我們探索「I know I don't know」的範疇,它能夠通過處理、分析及生成文本,給予有用的建議和訊息。(Shutterstock)

利用大腦潛在知識

大型語言模型(LLM)背後的運行機制到底還代表什麼?也許不像人一樣在思考,但是在部分領域,它表現得像人一樣有邏輯推理的能力,這對於我們未來,就會產生非常根本性影響。

毋庸置疑,LLM具有巨大的潛力,可以提高生產力,甚至幫助獲取新的知識和技能。(Shutterstock)

理解4V特性共同點

筆者覺得大數據和大型語言模型(LLM)之間存在許多相似性,可以通過大數據的「4V」特性來理解:Volume(體量)、Velocity(速度)、Variety(多樣性)和Veracity(真實性)。

歐盟委員會通過《歐盟—美國數據私隱框架的充分性決定》。(Shutterstock)

歐美數據跨境的啟示

隨着歐盟—美國數據私隱框架的實施,符合該框架要求的美國組織在歐盟市場上可能會獲得競爭優勢,相反這可能對中國企業在歐盟市場上的競爭地位帶來一定挑戰。

此外,《數碼服務法》還禁止針對弱勢群體(包括未成年人)投放個性化廣告。(Shutterstock)

數碼經濟規管愈見嚴格

目前為止,共19個大型互聯網平台料受到《數碼服務法》波及,其中包括字節跳動(ByteDance)旗下短片平台TikTok、阿里巴巴(09988)等中國相關企業。

很多高管都曾遇上,為什麼收到的報表愈來愈多,但問題總是未曾解決。(Shutterstock)

數據反饋有利決策

古語有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若要分析師的報告到位,你必須要花時間去給真實的反饋,告訴他:你想分析主題背景的一些假定可能性或者戰略思考,甚至可以告訴分析師,背後部署了的行動是什麼?

大家很容易感受到人工智慧的發展潛力很大,帶來的問題應該還未浮現。(Shutterstock)

AI治理只是開始

大家很容易感受到人工智慧的發展潛力很大,帶來的問題應該還未浮現。我們期待的通用人工智慧也許不遠了,治理的方式可能還僅是個開始。

數字經濟的興起帶來了許多含義,包括挑戰和機遇。(Shutterstock)

推動數字包容 免加劇不平等

數字經濟不斷發展,在職場需要配備這種新經濟技能,但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接觸到數字技術,數字經濟可能會加劇不平等。因此在快速發展的數字經濟中,政府要推動數字包容。

創科局與國家網信辦簽署《促進粵港澳大灣區數據跨境流動的合作備忘錄》。(政府新聞網圖片)

大灣區數據跨境流動機遇

今年正值香港回歸26周年之際,《促進粵港澳大灣區數據跨境流動的合作備忘錄》為香港擢升國際數據港邁進一步。這可能是香港再一次成為國際間超級聯絡人的機遇,讓國內外資料優先匯聚香港,變為資料安全流通的天堂。

歐盟AI法案通過,影響着未來AI發展。(Pexels)

歐洲AI監管引領潮流

歐洲議會早前以499票贊成、28票反對的壓倒性結果,通過了《人工智能法案》草案,為落實生效清除一個關鍵障礙。代表既得利益者的一群科技領袖們,一直在試圖影響各國對AI的辯論。

有學者研究如何能在數據和直覺之間取得平衡,並通過整理訊息形成敏銳的洞察力。(Shutterstock)

數據與直覺平衡

明智的決策往往需要避免遭訊息淹沒,在看似雜亂無章的資訊中篩選有用內容以作出決定,有時直覺的配合,可起畫龍點睛的作用。

北京市提出促進措施,以應對近日通用人工智能的需求。(Shutterstock)

內地AI措施港宜借鑑

北京市政府的快速反應,給予業界信心及重點方向。在當前形勢下,政府的政策力度、財務及人才支援,在創科企業追趕未來人工智能走勢上起着重大作用。

關於ChatGPT的討論愈來愈熾熱 (Shutterstock)

AI突破奇點所需條件

當前人類的智力存在一個極限,就像宇宙的光速一樣,雖然圖靈機的AI可以無限逼近人的知識,但教授認為要突破奇點,需要滿足3個條件,即擁有自我意識、突破智慧常數以及擁有創造性。

A/B測試可以幫助公司更好地了解客戶需求和行為,從而制定更有效的業務決策。(Shutterstock)

A/B測試與道德倫理

A/B測試是一種常用的實驗設計技術。公司會把網站訪問者(具備某種特徵的群組)分成兩組,向第一組展示頁面版本A、第二組展示版本B,然後跟蹤及比較每個群組的點擊和購買率,以確定哪個版本更能迎合客戶。

「獎勵函數」是用來評估智慧應用的行為模式與目標是否吻合,但當中居然有漏洞?(Shutterstock)

解決獎勵函數漏洞

當獎勵策略是強化學習的關鍵,如果關注太單一的任務及目標,而沒考慮到在完成任務過程中的不合理情況(例如作弊或意外),讓獎勵變得不合理。這漏洞最終會影響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應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功能蔓延」為市民提供更強大便捷的功能,但安全、隱私問題也引起關注。(Shutterstock)

AI功能蔓延潛在後果

「功能蔓延」是技術或系統超出原本預期功能範圍的現象。蔓延後的智能系統可以提高效能,變得更加靈活和能夠處理更廣泛的任務,隨着應用變得更加複雜、數據的流通更廣泛,普通市民的數據安全和私隱可能會受到威脅。

在近幾年裏,許多研究者及組織都注意到「目標函數逸出」的問題。(Shutterstock)

目標函數逸出

隨着技術發展,當人工智能系統具有強大的學習及自我改進能力時,它可能會使用一些方法來逃避或改變其初始原意,以達成其認為更符合自身利益的任務,科技界有解決辦法嗎?

數據與智能之間所產生的網絡效應不可小覷。(Shutterstock)

淺談新摩爾定律

大家試想像一下15年前,如果沒智能手機的出現;30年前沒互聯網的開展;50年前沒個人電腦的發明,今天的人工智能發展會是如此強大嗎?從這個角度看,大家不難想像未來10年是一場什麼樣的科技盛宴。

較強的AI如GPT(大模型應用之一)將刷新我們的認知。(Shutterstock)

數據主義的社會問題

隨着數碼技術進步及互聯網普及,數據主義愈趨明顯,過程中產生更大量數據,這種數據化的現象(Datafication)在不同領域都有相同例子。

虛擬資產進入Web 3.0所帶來的未來機遇不容忽視。(Shutterstock)

香港Web 3.0發展須提速

筆者認為,在虛擬資產交易這樣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創新金融課題上,香港既要「跑得快」還要「跑得穩」,就必須要秉承「開放、兼容、共贏」的理念。

中國將採取各種措施強化保護,整治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資訊等行為。(Shutterstock)

解讀2522框架布局

中國兩會提出「2522」框架,包括提升國內外數字治理和國際數字合作水準,以及在遵守法律法規底線的前提下,要構建多元共治格局,給市場有充足創新發展空間。

有很多人對超人工智能趨之若鶩,但也有人擔憂科技所帶來的長久負面影響。誰是誰非?(Shutterstock)

細談超人類主義

在人類與機器之間的互動中,我們必須適應和學會如何與人工智能共處,只有這樣,科技才能真正成為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

北京市正在研究推動建設數據特區工作,目前已發出徵求相關意見函件。(Shutterstock)

建設北京數據特區

有專家認為,建設數據特區是讓北京成為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的關鍵一步,也是全國的重要示範。據內地媒體報道,北京市的數據特區將推出三方面重點舉措。

常被問到什麼是數字經濟的時候,我覺得言之尚早。(Shutterstock)

八大數碼化里程碑

企業該如何定位,抱緊數字經濟發展對未來的機遇及為其風險作好準備呢?筆者認為何必捨近取遠,且看2022年8個數碼化里程碑,或可以為你解答謎團!

筆者對能夠複製與真身一模一樣的數字克隆人表示懷疑。(Shutterstock)

細談數字克隆人

人類沒必要把自己變成飛鳥,飛機還是可以幫我們解決快速通行問題。刻意複製「造人」不如與人類能力互補更有意義!

人工智能已給中小學教育帶來衝擊。(Shutterstock)

人工智能改變教與學

顧名思義,人工智能所指的是研究、開發用於模擬、延伸和擴展人的智能技術及應用系統的一門新技術科學。因此,人類的自身智慧才是根本,AI與人類應是互補關係,而不應該變成過度依賴,更加要防止大規模作弊。

OpenAI推出的GPT-3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可通過用戶輸入的資料,快速生成文本。(shutterstock)

防止AI錯漏 科企責無旁貸

2020年底由OpenAI推出的GPT-3問世,AI已經可以接近甚至超越人類,能自動生成對話、報道新聞、寫小說等。但ChatGPT依然存在漏洞或錯誤需要繼續完善,廠家有責任去解決。

11月22日,全球數商大會首站在新加坡舉行,以圖共建全球數商新生態。(Shutterstock)

數字跨境規則新焦點

在跨境數字貿易及數據交易能正式成為主流趨勢之前,必然會涉及新規則的出台,而大量測試及談判也是必經階段。香港應善用一國兩制優勢,及早成為國家在數字跨境新趨勢、新規則、創新的深度參與者。

廣州數據交易所兩周前正式在南沙揭牌。(廣東省數據管理局圖片)

把握國際數據港優勢

值得慶幸的是,上年香港金管局開始推動商業數據通,如果香港在這方面停滯不前的話,一方面可能無緣與龐大的國內數據市場接軌,更可能失去成為國際數據樞紐的機會。

無論技術走得有多快,科技發展也應回歸到平等生活的原點上思考。(Shutterstock)

代碼設計者的社會公義

在數字經濟高速增長下,如何可保證被數字社會排擠之外的群體權利?由踏入高齡社會的今天,數字世界裏應該某程度上維持非數字化服務,「數字包容」這一話題具有深遠意義。

Currently Playing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