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瑞麟

尹瑞麟

香港大學社會科學士,早年任職新聞傳媒、經濟政策研究及派駐新加坡。80年代初獲總部設於東京的國際政府組織 – Asian Productivity Organization – 委聘為國際公務員,在日工作11年,並取得上智大學(Sophia University)碩士學位,懂日文。回歸後回港任職「四大」之一的國際會計師事務所大中華區業務拓展總監,期間獲委任前策略發展委員會成員,多年來在香港、新加坡及日本多家傳媒發表時評文章。
除了要承擔上述退休金,還要為部分公務員在退休當日可能還擁有的「尚餘假期」作現金補償。(政府新聞處)

讀預算案附錄 看振興經濟的緊迫

我們暫時不爭論屆時財赤問題能否如期解決,但發債是屬於跨代徵稅(trans-generational taxing),由下一代償還我們這一代人的債務。除經濟考量之外,還應要加入道德性的思維嗎?

以台積電為代表的台灣科技產業,在成為「重器」的同時,更引來全球各國爭相提出以億元計巨資,吸引其到當地設廠。(Wikimedia Commons)

較財赤更嚴峻的「信心赤字」

誠然,剛公布的數字顯示去年本港經濟取得3.2%增長,但不應忽略於2022年本港經濟收縮了3.5%。預算案對前景的估量,是否過於樂觀?政策質量方面的投入,又是否顯得不足?

2023年12月1日,大型項目融資委員會首次會議,會議重申當局「要為不同項目籌劃合適、穩妥的融資模式和安排」。(政府新聞處)

發展項目融資委會 如何助力改善財赤  

歸根到柢,除融資之外,看來還是需要同時將重點投放於審查、選擇、排序和監督方面;也就是說,將績效管理完整地應用於大型發展項目的全過程。特別是今天香港面對的內外部環境跟以往不同,包括財政儲備減少等。

香港面對着連年財赤、人口結構走向高齡化、多項大小工程和治理舉措例如關愛隊計劃之類,新加坡的取態是否應予參考?(亞新社)

香港與星洲的財政儲備政策

擴大點而言,國際地緣政治和內地經濟急劇變化,特區政府原先對未來財政收入的預測,有否需要重估?內地地方政府相繼陷入嚴重財赤,香港應如何引以為戒?

許小年強調,日本政府和民間企業「在思維和體制慣性的支配下,借錢維持景氣,走上了凱因斯主義的政策刺激之路,終於釀成巨大的泡沫和泡沫破滅後的災難」。(Wikimedia Commons)

「內保外貸」及「資產負債表衰退」修復

修復資產負債表的起步,是盡量維持企業經濟活動,重點是現金流轉正,爭取至少能夠償還利息,減少企業倒閉和失業。亦只有這樣,才能為社會注入信心和正能量,防止「資產負債表衰退」滑向「躺平式衰退」。

對於中國目前是否出現通縮,就經濟學理論而言,是否值得擔憂?(Shutterstock)

通縮為何值得擔憂

當前中國經濟可謂面對內憂外患,本文主要是從經濟學角度探討通縮成因和前科,冀對中國當前經濟狀况有較立體分析。

當前中國經濟面臨困局,我們需要整理分析架構。(Shutterstock)

就當前中國經濟困局整理分析架構

中央政府通過政府投資和政策激勵帶動全社會投資,以及發揮出口對經濟支撐作用。這些政策方向誠然是對頭的,但如果缺乏對造成消費和投資不振的深層原因作進一步分析,頭痛醫頭的對策亦只會事倍功半,甚至帶來反效果。

李顯龍認為他有重任,盡可能做到新加坡的民主政體能夠持續健全發展,有效操作。(亞新社)

新加坡優勢的若干個人觀察

新加坡政府的管治模式和前瞻性,近日再度成為本港熱點議題並加以比較,這不難理解。早前,筆者相隔兩年舊地重遊,引發不少感觸,希望就此行的若干觀察,化為文字,冀豐富相關討論。

以績效為本的公共行政管理,更利社會各方聚焦討論和監察。(亞新社)

績效管理 謹防混淆目標與手段

綜觀特首李家超早前公布的《施政報告》,他就公營房屋政策方面,示範了公共行政績效管理的執行。但與此同時必須指出,報告亦突顯了績效管理的落實,鮮見於其他政策範疇。

對於中國,日本防衛白皮書稱應重視其非物理的「三戰」手段。(Shutterstock)

閱讀日本防衛白皮書 看對華疑慮

人類歷史發生過很多大小戰爭,起因不乏誤讀和誤判例子,但最終遭殃的還不就是平民百姓?或許,日本防衛白皮書的內容能夠令人更多地了解日本疑慮,減低衝突,止戈為武。

日本在軍事科技的龐大實力和發展潛力,毋庸置疑。(Shutterstock)

日本修憲對國內及亞太的「衝擊波」

日本修憲和以下可能發生的情境,給「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句話增添了現實感和說服力,這也對大家帶來迫切拷問——全球各國今後要走的是「共存」之道,還是繼續走「爭雄」之途。

香港實際上為中國充分理解西方文明、學習如何駕馭全球資本主義政治提供了絕佳的訓練場。(亞新社)

善用一國兩制 讓中國學習全球治理

中國當前面臨的重大而緊迫任務之一,就是要在全球輿論下贏得話語權。香港的重要意義在於為中國駕馭全球資本主義政治體系和文化意識形態積累知識、經驗和技巧,並且培養相應的治理人才。

中國現正面對美國在科技領域、資源、交通、規則以及數碼平台的「卡脖子」。(Shutterstock)

反思國家實力的「冷現實」

中美脫鈎後,無論在技術面還是產業方面的發展,中國不單在大部分領域會明顯落後,甚至陷入真空狀態;在芯片製造、人工智能及IT產業,更面臨發展瓶頸。細讀國家的「冷現實」同時,亦令人衍生兩點反思。

劉艷紅提出的現象橫亙於中國內地的同時,是否也見諸落實《港區國安法》後的香港?(灼見名家製圖)

社會治理過度刑法化的危機

有內地學者認為,若社會治理過度依賴刑法,就會患上「刑法依賴症」。這是近年來在一些地方社會治理中出現的非理性現象,具有高度的法治風險與社會危害。同時,這是否也見諸落實《港區國安法》後的香港?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