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量童

張量童

城市設計師和資深城市發展顧問,曾出任多項公職,參與策劃香港和內地多項大型公共基建項目,其中包括機場和鐵路沿線上蓋物業發展。早年畢業於香港皇仁書院,繼而於香港大學修讀建築和城市設計,並以優異成績畢業;其後以建築師及物業發展顧問身份開始私人執業。張氏一直盡心投入公共事務,曾獲選為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一屆選舉委員會委員、香港土地及建設諮詢委員會、香港建築師學會副會長,也曾獲委任為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第八屆委員會委員、城市規劃上訴委員會委員和香港房屋委員會建築小組成員等。張氏擁有建築學文學士、建築學士、城市設計碩士(一級榮譽)、管理硏究理學碩士、工商管理博士及瑞士洛桑IMD國際管理學院OWP高級行政管理文憑。張氏於2010年創立了民間智庫博匯,聚焦硏究香港長遠規劃、土地、房屋、交通和環保課題,以及大灣區融合發展、數字金融和智慧城市等課題,硏究報告包括「香港2050願景」和「海上飛地」等。張量童現時是團結香港基金特邀顧問、香港特區特首政策組專家組成員。
孖士打一直與政府關係良好,去年成立160年,律政司及中聯辦法律部均有代表出席到賀。(Mayer Brown圖片)

孖士打分拆重掌主導權

香港孖士打藉今次契機重掌這個百年品牌的主導權,筆者期待孖士打律師行作為植根本地、具級數的國際性律師事務所,在未來更上一層樓,成為能夠代表香港法律專業的一張亮麗名片。

MBS雄才偉略、思想前瞻,很早便意識到,國家長遠發展不能依賴石油生產。(Wikimedia Commons)

沙特要發展NEOM 可考慮同步在港建NEOK

筆者建議,沙特可以考慮與港府協商,以某些條件把交椅洲人工島的B島承包下來。如果交椅洲人工島的C島也由以央企為主的財團承包,中沙的經貿合作基礎將更為牢固,合作進程更得以提速。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貿易發展局主席林建岳博士、政務司司長陳國基等主持影視娛樂博覽啟動儀式。 (亞新社)

文化藝術的規劃建設與盛事之都

在經濟以外,文化藝術能夠增加城市的魅力、加強社會認同等。為了達到這個目標,香港在文化藝術設施的建設上不能落後。筆者在此提出多個未來發展需要留意的重點,藉此拋磚引玉,引起社會討論。

香港應該與時俱進,以「市區重建」3.0新範式,同譜市區更新的新篇章。(Wikipedia Commons)

市區重建3.0

筆者更建議,優化一些現行條例,讓個別發展項目更具成本效益。例如,個別地盤有一定的泊車位數量要求,政府可以在區域邊緣位置建設停車場,而讓個別地塊的項目發展商向政府買「車位招標」,從而少建昂貴的地下車庫。

流浮山面向后海灣,沿岸地區可飽覽后海灣全景,是香港稀有的自然生態環境。(Wikimedia Commons)

流浮山發展的定位問題

筆者對項目定位為數碼科技樞紐,不敢苟同。事實上,呼之欲出,這片4平方公里土地最適合主要作養老產業用途,配以體檢、醫美產業及相關培訓學院、生態旅遊等才是最合適的項目定位。

筆者一直認為,交椅洲人工島項目中的策略性運輸基建設施,對未來全港發展格局至關重要。(政府新聞處)

暫擱交椅洲人工島的後續工作

能用好這3至4年時間,深化專業團體的設計參與,充分利用市場反饋最適切定位,用好私人企業的投資融資安排,與財團作深度交流;相信在時機成熟時,交椅洲人工島定能重新華麗登場。

作者認為,盛事經濟產生的效益人所共見,能夠帶動零售、餐飲及酒店等經濟活動。圖示18區日夜都繽紛活動開幕儀式。(政府新聞處圖片)

讓盛事說好香港故事

部分西方媒體不實報道香港情況,讓海外人士有錯覺,認為香港市民甚或外籍人士,在香港原來享有的合法權利和自由有所受損。盛事勢讓更多的海外人士來港親眼目睹香港的真實情況,讓事實說好香港故事。

倘若政府罔顧科學辯證而強迫推進項目,這樣會給國際社會造成不良印象,香港多年建立的信譽毀將於一旦。

回歸河套創科園的初心

機遇不等人,這個「快、好、省」的替代方案建議大家認真考慮。還望當局重新檢視兩個方案的優劣比較,讓大河套創科園的規劃、設計和實施,得以在可持續發展的軌道上進行。

房委會已在過去十年完成了 12 項舊屋邨重建項目 ,包括現正推展的白田邨(較舊部分)、美東邨(較舊部分)及華富邨的重建項目。(灼見名家製圖)

重建高樓齡公共租住屋邨的考慮因素

目前政府斥巨資興建簡約公屋,是以金錢換取時間去盡快安置不適切住房住戶上樓的安排。但筆者認爲,這只應是個短期的權宜之計。重建高齡公共屋邨的優次及時間表,應以衡工量值原則釐定。

香港的規劃史始於1841年開埠,最先將香港島北岸的西部劃為維多利亞城。(Shutterstock)

新時代下的規劃改革

世界正在經歴百年未有的大變局,國家和香港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機遇。常言道:「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 。面對變幻莫測的時局,規劃必須有一定韌性和彈性去應變。

但經濟學者忽略了,如果房屋作為投資工具的屬性愈來愈明顯時,房地產會通過不斷炒賣形成自我增值。(Shutterstock)

新時代下的房屋改革

房屋供應短缺,房價不斷攀升,表面上是可開發土地供應緩慢、發展項目審批過程冗長和建築成本持續上升所致。然而,房屋對於某些群體是一項投資工具,既得利益者包括大量已經擁有物業資產的家庭、個人及機構投資者。

與時俱進的生產者責任計劃,才能鼓勵企業和市民齊心參與。(Shutterstock)

踐行綠色轉型,香港「減塑」要加大力度

本港生態環境需要超越本區内的其他經濟體,如新加坡,才能長期吸引各國優秀人才落地生根,助香港經濟穩健發展。如果香港需要用10年的時間去達到内地和國際發達國家現時的回收水平,這個進度顯然落後於經濟發展。

目前政府有迫切需要造地去解決經濟發展和住房民生問題。(Shutterstock)

DDA讓港府掌控土地供應主導權

香港正處於經濟轉型和解決社會深層次矛盾的關鍵期,新增土地供應刻不容緩。筆者認為,DDA能讓政府在更堅實的法律基礎上去掌控土地供應主導權,更好的維護香港整體利益,為市民謀求更大的福祉。

筆者希望提出建議加快處理違章建築,保障市民生命安全。(灼見名家製圖)

解決違章建築問題的良方

香港違章建築如此普遍,究其原因,一是香港寸土尺金、二是刑罰未達到阻嚇作用、三是執行清拆及提出檢控的手續繁複且時間頗長。過往據新聞報道,涉及違章建築人,竟然也包括多名前高官或其親屬。

特首李家超早前出訪東盟,圖示他與當地市民交流。(政府新聞處圖片)

2023年《施政報告》的我見

面對種種挑戰,過去一年,特區政府上上下下都不遺餘力地去尋求短、中、長期的解決方案。筆者認為,在這些努力的背景下,政府仍可考慮很多策略性舉措。

筆者支持政府今次修改《保護海港條例》。

海港修例幾件事

筆者認為,政府應該重新考慮將位於港島西端的青洲和周邊水域,研究納入可填海範圍。原因很簡單,香港目前面臨嚴重缺乏可在短中期內建屋的可發展土地。

良政善治的一股新風是否正在吹起?(亞新社)

「愛國者治港」時代的新氣象和新期許

政府就如一台複雜無比的機器,有無數的零部件,縱使決策層的超級電腦有多精密,只要操作時鬆掉一根螺絲,整條生產線就可能出現嚴重問題。「愛國者治港」時代迎來新氣象,但能否讓市民真正感受到施政效率提升?

筆者期待CPU和CePU的雙軌並行,快速建立特首管治威信和提升管治水平,塑造新時代的管治新風。(亞新社)

CPU與CePU同樣重要

因應形勢,特區政府已開始意識到過去「積極不干預」的經濟政策不合時宜,而逐步邁進「有為政府」和「高效市場」的更好結合方向。為此,筆者倡議參考國家發改委的機制去重組CPU和建立CePU。

筆者認為,影響香港發展步伐的因素,存在歷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亞新社)

50年一起走過的日子 期許香港重新出發

筆者盤點平生際遇,多得益於本港經濟高速發展期;同時有感於近年年輕人上流機會減少,亦不只是個人努力與否,而是經濟發展放緩的大環境以及嚴重的貧富差距所致。香港需要如何重拾經濟發展新動力?

近日政府的架構整理方案應該可以理順一些協調問題,但適切的土地發展機制同樣重要。(亞新社)

一石激起千層浪的「裕昌案」終審裁決

現今特區政府換屆在即,候任特首銳意為土地開發以及房屋建設提速、提效、提量,以解決社會深層次矛盾問題,業界均寄予厚望,信心滿滿。政府有必要廣開渠道,消除土地開發過程中所遇到的不明朗因素。

筆者建議在香港境內範圍,接壤深圳邊界選址興建「防疫商務特區」。(亞新社)

「一港三制」的「防疫商務特區」芻議

筆者相信,如果此安排能在香港成功實施,將有可能被複製到深圳、北京、上海、重慶等各大國內城市,甚或紐約、倫敦、東京、法蘭克福等國際城市。屆時,國際商貿往來便可藉此安排得到大幅促進。

重組政府架構出發點是為了提升施政效率,理順政策局的政策職能分工及相應的部門之間有效協調。(Unsplash)

架構重組不宜太急就章

架構重組牽涉複雜的行政革新、龐大資源的投入、工作心態的調整,港府應該以前瞻的眼光去進行這次架構重組。筆者明白背後或許牽涉一些人事安排的政治考慮,但希望基本考量還是要回歸到理性分析。

港府構思的經濟分工格局,勢必對目前南北走向的交通運輸系統構成額外的負荷,必須興建新線紓緩。(Shutterstock)

南北大動脈  東西要均衡

過去新界發展,都有重西輕東的格局。現在看來,東部知識及科技走廊所覆蓋的範圍和發展潛力,不比西部經濟走廊小。筆者建議的「蓮灣線」連接多個工業區和科學園,對東部知識及科技走廊的形成起極大促進作用。

任何計劃都必須與時並進,因應外部和內部環境和條件變化,而能靈活變通以高度適應新形勢。(亞新社)

「北部都會區」十題

「北部都會區」是香港規劃史上的一個重要標誌,也是關係到年輕一代甚或多代人的福祉。筆者希望「北部都會區」能成為「香港的浦東新區」,與中環商業核心區的「南部都會區」互相輝映。

房屋的供應,必須先有規劃和造地的配合。(亞新社)

分拆運房仍不足 流程機制待革新

屋宇署、規劃署、地政總署3個部門的審批工作緩慢,耽誤時間和增加不確定因素,一直為房地產界及專業界詬病。今次政府架構重組,應該是針對糾正從前發展過程中的短板和迎合未來發展計劃的需要。

擬出售居屋的目標單價究竟定為每平方米6萬元還是12萬元,也直接影響到項目的財務可行性。(政府新聞處圖片)

充滿變數的「明日大嶼」規劃

政府的「明日大嶼」計劃既要設置CBD,又要容納70萬人居住,未算到區內上班人口,其常住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7萬人,比全港最稠密的觀塘區更高,令人質疑各種參數是否在規劃上相容協調。

不管港府與市民真誠溝通的進展與成效如何,2020年以後的香港肯定無法回復「反修例」前的狀況。(亞新社)

香港2.0的三個選項

讓香港在暴風中穩住陣腳,利用好固有優勢,重新打造一個「香港2.0」的多個構想已浮出水面。筆者嘗試探索「香港2.0」的三個可能選項。

今年2月,致公黨廣東省委員會在兩會提案建議,廣東、香港、澳門三地聯合在萬山群島共建深水港。(Wikiwand)

領跑大灣區 香港須拓南方水域

博匯智庫早於2017年提出「海上飛地」的構想,倡議在香港南部位於珠海行政區範圍內的伶仃島、擔桿島和萬山群島一帶水域填海造地約120平方公里,建立「海上飛地」。

一地兩檢是跨境運輸便利市民大眾的措施。對香港而言,屬經濟民生事項。內地口岸區設於香港,涉及國家安全問題,屬國家行為。(亞新社)

一地兩檢的三個疑慮

只要將《香港特別行政區內地口岸區管理法》納入《基本法》,一地兩檢條例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便有堅實的法律基礎,而且這方法快捷、簡單又妥當。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