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 Jul 11 2025 21:35:41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
政局
香港
中國
台灣
國際
教育
親子
幼兒教育
小學
中學
高等教育
國際教育
文化
文學
歷史
藝術
語言
影視
音樂
財經
投資
地產
金融
生活
心靈
潮流
飲食
旅遊
健康
中醫
西醫
保健
運動
商業
企管
創業
領袖
科技
科研
科普
影片
名家榜
灼見活動
關於我們
政局
香港
中國
台灣
國際
教育
親子
幼兒教育
小學
中學
高等教育
國際教育
文化
文學
歷史
藝術
語言
影視
音樂
財經
投資
地產
金融
生活
心靈
潮流
飲食
旅遊
健康
中醫
西醫
保健
運動
商業
企管
創業
領袖
科技
科研
科普
影片
名家榜
灼見活動
關於我們
首頁
名家榜
曾國平
曾國平
維珍尼亞理工大學經濟系助理教授。「經濟3.0」作者。Facebook 專頁:http://www.facebook.com/economics3.0
免費早餐
與眾不同的香港防疫措施
作者:
曾國平
2022-08-09
據由牛津大學學者整理的防疫「嚴厲指數」(Stringency Index),香港對內對外的限制仍然甚多,打齊針的市民享有的自由(聚集、出入境、上班上學、進出公眾場所等)比歐美從未打針的還要少。
免費早餐
人言人殊的衰退定義
作者:
曾國平
2022-08-02
連續兩季經濟負增長這個流行定義,優點是清楚明白,直接看官方數字就可以了,缺點則是太過簡單,經濟明明不太差,亦可被定義為衰退。
免費早餐
從普惠金融到個人投資
作者:
曾國平
2022-07-21
大約在3年前,金管局發出虛擬銀行牌照。3年後的今天,虛銀在香港發展情況如何?金管局總裁余偉文這樣說:「在普惠金融方面,不少虛銀都能夠做得到」。
免費早餐
誰選擇在大跌市時上市?
作者:
曾國平
2022-07-18
在市場均衡之下,比較好的IPO投資機會,往往只在投資者最莫財最恐懼的時候出現,當市況改善氣氛變得樂觀,IPO就會回復參差不齊大上大落的常態了。
免費早餐
風物長宜放眼量
作者:
曾國平
2022-07-05
歸根究柢,傳媒為了生存,提供準確客觀的資訊和分析是其次,吸引注意激發討論才是王道。
免費早餐
聯儲局飄移中的雙重任務
作者:
曾國平
2022-06-29
聯儲局有雙重任務在身,兩者兼顧是相當困難的事,尤其是當面對突如其來的衝擊,聯儲局就要在兩者之間作出取捨。
免費早餐
樓宇按揭左右貨幣政策
作者:
曾國平
2022-06-21
當低息環境維持了一段日子,市場上的業主大多已鎖定低息,貨幣政策將來的刺激效果就會打折扣。也就是說,在樓揭利率的影響下,放寬貨幣政策短期或有威力,但久而久之,政策威力就會減弱。
免費早餐
高通脹之弊在於不知去向
作者:
曾國平
2022-06-15
當通脹離目標不遠,雖有上落,但大眾會知道聯儲局意向為何:通脹升溫就收緊政策,偏低就以放寬回應,不會出現什麼驚人發展。不過,當通脹衝破目標,像現時的趨向雙位數字,大眾面對的不確定性就大得多了。
免費早餐
貨幣政策的雞與蛋
作者:
曾國平
2022-06-07
美國聯儲局最近研究指出,若減債與加息雙管齊下,未來幾年將縮表2.4萬億美元,相等於同期加息半厘。這類研究一直頗受投資者關注,對市場預期多少有影響,有其「出口術」的效果。
免費早餐
還記得Make Aberdeen Great Again嗎?
作者:
曾國平
2022-06-02
珍寶海鮮舫本是保育賣點,轉眼成為變成用完即棄的負累。以一個普通市民的常識去解讀以上情節,海洋公園甚有「過橋抽板」的嫌疑,取得撥款前後的「願景」有頗大落差。
免費早餐
兩極呃嬲的經濟「討論」
作者:
曾國平
2022-05-24
Twitter有推文顯示美國的自然利率近期急遽上升,由新冠肺炎疫情前的接近0升至超過3厘,畫面非常震撼。這樣爆炸性的推文,在推特譁眾取寵兩極對立的世界頗受注意,但吵了一日,得出什麼結果?
免費早餐
以災難為本位的財經新聞
作者:
曾國平
2022-05-16
對於實行了幾十年的聯繫匯率,我們尚且仍在小題大做,對複雜得多而且日新月異的加密貨幣,反正大部分人都不懂,作災難式報道就更加肆無忌憚,可以用更大的字體寫出更誇張的標題了。
免費早餐
先快後慢的加息新預期
作者:
曾國平
2022-04-27
當年通脹偏低之時,聯儲局都希望大眾都會往前看,為子彈窮盡的困境增加一線生機;現在通脹破紀錄,聯儲局反而不想大眾看得太前,好讓大幅加息有短期的震懾效果。
免費早餐
中美息差「倒掛」的誤解
作者:
曾國平
2022-04-21
中文傳媒用「倒掛」一詞形容孳息曲線長息比短息高,以及中美長債息差收窄,當然有其吸引注意力的效果,但是有點混淆概念了。
免費早餐
美國各地防疫效果的差異
作者:
曾國平
2022-04-13
美國各地面對疫情大致上是個別發展,一州之隔執行的限制可以差天共地。最近就有一份報告,根據經濟、教育、死亡率3個指標,為各州的防疫表現「蓋棺定論」。
免費早餐
孳息曲線的不同部分
作者:
曾國平
2022-04-06
近日,兩位美國聯儲局經濟學者指出,傳統經濟預測計算方法或只是一個假象,亦即我們「拜錯偶像」。根據遠期價差的指標,市場尚未轉軚?
免費早餐
從一條疫情新聞標題說起
作者:
曾國平
2022-03-23
我們見識過官員和專家為了達到政策目標,以科學為名的「不告訴你是為了你好」甚至說出「善意謊言」,亦耳聞目睹新舊傳媒為了點擊和訂戶數字,不斷製造恐慌和投大眾所好。這些短視之舉換來的,是長遠的信心崩壞。
免費早餐
避而不談的貨幣政策
作者:
曾國平
2022-03-17
美國聯儲局兩次避而不談「貨幣政策規則」,不計算理論上最合適的政策利率水平,其實是因為理論和現實放在一起太過尷尬。兩次避而不談,都有鮑威爾不方便說的原因。
免費早餐
外匯儲備的政治風險
作者:
曾國平
2022-03-09
俄羅斯既然早知道軍事行動下儲備有制裁風險,為何不一早將所有儲備變成黃金或人民幣資產?
免費早餐
排山倒海的經濟制裁
作者:
曾國平
2022-03-02
一如2014年,今天輿論也大多樂觀,認為俄羅斯將會在經濟壓力下退縮。專家們會否再一次大錯特錯?
免費早餐
為你好才不告訴你太多
作者:
曾國平
2022-02-23
為免反疫苗人士大做文章,數據公布得愈少愈好,大眾無知才是對社會最有利?
免費早餐
充滿偏見的預測
作者:
曾國平
2022-02-14
預測,從來就充滿偏見,分別只在對社會有多大影響力而已。通脹預測如是,疫情預測同樣離現實甚遠。
免費早餐
再論聯儲局平均通脹目標
作者:
曾國平
2022-02-09
根據聯儲局指引,為彌補近期通脹太高的「錯誤」,應收緊令通脹偏低去「改過」。但主席鮑威爾早前矢口否認,堅持當局不會補救,令人感覺十分奇怪。
免費早餐
病毒愈弱、措施愈強的邏輯
作者:
曾國平
2022-01-25
假如往後再有發現,新冠病毒進一步減弱,無症狀者佔絕大部分,重症死亡率再降低,低至微乎其微,專家們仍否會因為比率不是零,「死亡一個也嫌多」,建議繼續「防止」、「堵截」?
免費早餐
加息和縮表的距離
作者:
曾國平
2022-01-10
加息和縮表的距離較以往接近,到底會產生什麼「化學作用」?這是沒有試過的政策實驗,其中的不確定性自會衝擊市場。
免費早餐
改邪歸正的良好願望
作者:
曾國平
2022-01-04
大眾娛樂從不離地,或多或少都在反映現實社會風氣、宣揚某種流行的價值觀。蜘蛛俠的菩薩心腸,當然也不是無中生有,而是所謂修復式司法(restorative justice)的一個戲劇示範。
免費早餐
人工智能深度學習神經網絡
作者:
曾國平
2021-12-29
用如此有限材料,可以作出這樣精彩分析,那就不是技術而是魔術了。與其亂來,何不去得更盡?
免費早餐
《余英時談話錄》中的人性
作者:
曾國平
2021-12-22
《余英時談話錄》的趣味,正在於在字裏行間老實描寫人性的各個面向,美好有之,陰暗有之。
免費早餐
加息抗通脹的潛在反效果
作者:
曾國平
2021-12-15
最平常的理解,透過增加消費投資成本,加息目標在抑制通脹,但今次聯儲局面對的情況,似乎比以往複雜。
免費早餐
財經報道放負是王道
作者:
曾國平
2021-12-08
負面報道較為積極,不似來自新聞供應者的特殊偏好。偏頗,大有可能源自消費者的需求,至於需求從何而來,我就只能憑空猜度了。
上一頁
1
2
3
4
5
6
下一頁
熱門文章
為香港、為國家辦好一所世界頂尖大學──專訪香港大學張翔校長
本社編輯部
唐風萬里──文物探知館展覽
本社編輯部
一場不一樣的畢業典禮
徐俊祥
2025年IB放榜 港產逾30名狀元
本社編輯部
學生突然文采飛揚 如何看出是用AI寫作?
馮穎匡
北京突設中央決策機構條例 為黨內元老參政提供空間
本社編輯部
以伊12天戰爭對香港的啟示
何志平
六十而耳順?
陳家偉
大腦閒着沒事 煩惱就會找事
編輯精選
許嫣醫生:與女兒一起成長、滿足、快樂
張灼祥
港童近視成公共衛生危機 視光師協會向政府建言 提首份近視防控建議書
本社編輯部
懶政官僚──荷香土法走地雞
李文基
唐代曲江宴之進士與娼妓
楊興安
學習的原理
編輯精選
《職特隊:最終清算》:AI失控
艾雲豪
金庸俠、黃霑豪、倪匡佻、蔡瀾趣──我跟蔡瀾的珍貴訪問
李偉民
一壺風月:古魏博物館裏的中西文明對話
本社編輯部
雀仔樓與真善美邨
陳家偉
伊朗和伊拉克的悲劇
張建雄
擴大書院制度 推動研究及創新──專訪香港中文大學盧煜明校長
本社編輯部
提示訊息
您已成功加入電子報名單.
Launch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