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 Jul 12 2025 18:07:54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雷鼎鳴

香港科技大學榮譽大學院士、經濟系榮休教授、嶺南大學中國經濟研究部榮譽總監、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芝加哥大學和明尼蘇達大學畢業。曾任香港科技大學商學院副院長等管理職務、北京大學訪問教授、大連工學院工業科技管理全國培訓中心美方教學團成員。雷氏除為全國港澳研究會、美國經濟學會在內四間學術機構會員外,也歷任27份國際專業經濟學報和劍橋大學出版社編輯顧問、委員或審稿員,包括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觀察》與芝加哥大學《人力資本學報》(Journal of Human Capital)。

雷氏亦為香港特區太平紳士、銅紫荊星章獲得者。歷任香港特區政府長遠房屋策略委員會、人口政策督導委員會、扶貧委員會等十多個諮詢架構或法定團體成員。他也是團結香港基金研究委員會、台灣陸委會的成員。榮獲第二屆全球傑出華人暨中華文學藝術家金龍獎、2008年香港科技大學商學院范克廉傑出教學獎。多篇論文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發表,其中四篇獲選入「經濟學關鍵性著作國際文獻館」,並著有《坐港觀天──從香港向外看經濟》、《用經濟學做眼睛》等13本書。另近年部分文章被編入《香港超越內耗》、《香港顔色密碼》等6本書內。

烏克蘭和還是戰?
作者:雷鼎鳴2022-01-29
美國為了保住霸主地位,總要說些場面話,表明若俄羅斯派兵進入烏克蘭,俄便要承受巨大代價。也許這代價包括對普京個人的制裁,但這不會有用。一般相信,美國能出的招,最厲害的還是切斷俄羅斯與SWIFT的關係。
洪門宴與抗疫
作者:雷鼎鳴2022-01-14
我看不到赴宴的賓客有何過失,社會中素有一些反精英的民粹主義情緒,政府或傳媒若迎合此等情緒,把赴宴者都當賊辦,則是使人失望的。
一年之初對香港的展望
作者:雷鼎鳴2022-01-08
做好貨幣及人才方面的事宜,香港便總能在新冠疫情結束後踏上光明的道路。
不忘歷史,南京大屠殺的拉貝日記
作者:雷鼎鳴2021-12-31
香港是中國人的地方,完全不知南京大屠殺為何物的年輕人不知凡幾,歷史確要補課。
立法會選舉為何改規則?
作者:雷鼎鳴2021-12-26
香港沒有更換行政長官,因問題的根源不在特首,而在制度及政治格局,正本清源便是改變選舉制度及懲罰破壞分子。今天的選舉制度,很大程度可糾正過去的錯誤,使社會不致陷入無休止的內耗中。
自由主義民主制度危機
作者:雷鼎鳴2021-12-18
美國民主現在突然在實效比賽中敗下陣來,形式上的民主便顯得沒有說服力,整個美式國際關係的思想基礎便崩塌下來,這叫美國政府如何受得了?
香港一國兩制對中國的貢獻
作者:雷鼎鳴2021-12-10
香港也曾一度飛龍在天,但可惜近年停滯,不懂亢龍有悔的道理,不少港人對內地發展帶來的機遇持抗拒心態,這對香港十分不利。不過,中國懂得要留下窗口,保持香港一國兩制的特區地位,再加以發揮利用。
「人類命運共同體」對決「零和遊戲」
作者:雷鼎鳴2021-12-06
美國本有世界最好的經濟學家,但可惜其政客目光短淺,不能掌握亞當史密深刻的思想。中國的經濟理論界發展並無特別耀目之處,但中國勝在對老祖宗的智慧掌握得不錯,在經濟智慧上比美國站得更高。
政府才是問題所在
作者:雷鼎鳴2021-11-26
經濟大師佛利民曾指出,就算政客官員人人大公無私,也不會改變社會。民選的政府要花言巧語才能維持政權,政客官僚的才幹高低取決於其能言善道的能力,但這種能力不但不會點石成金,還可能點石成糞。
港元的前景
作者:雷鼎鳴2021-11-19
在短期內港元制度大概不會變,但將來與人民幣掛鈎是最合理的選擇。香港為求保持國際金融中心的領先地位,應該及早研究如何在港發展人民幣的國際交收體系,幫助人民幣國際化。
人民幣國際化的前因後果
作者:雷鼎鳴2021-11-12
假如中國選擇人民幣在國際上可自由兌換,那麼滙率便會有一定的波幅。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怎麼辦?
能否通關的大環境
作者:雷鼎鳴2021-10-29
長此下去,世界大多數地方都會成為有病毒出沒的污染區或半污染區,唯獨中國是淨土。一旦放寬與國際的通關,內地便不敢放寬對港人的隔離要求,香港真正處於兩難之局,需要作出一些抉擇。
如何避免「恒大時刻」?
作者:雷鼎鳴2021-09-24
近月多個行業被整頓,孤立地看,都有道理可依,但出手太頻密,社會未必經受得起,容易使人猜測改革開放的遊戲規則是否改變了。
好戰的國家不知為何而戰
作者:雷鼎鳴2021-09-17
美國有一點很特別,當她處於勝利傲視世界時,美國人民會顯得較為雍容大方,但當她失敗時,你卻會見到一個「發爛渣」的流氓國家。基辛格認為美國若沒落,世界也不會和平,這是很有見地的觀察。
內地的文化小革命
作者:雷鼎鳴2021-09-03
回望歷史,秦始皇聰明絕頂,但政策去得太盡,人心會疲倦,勇悍精神也會一夜間消失,秦二世已見到整個帝國的崩塌。此段歷史提醒我們,在文化、人心的管理上,也宜寬嚴並濟,不用整天都拉緊神經。
從「頂流」到抗疫策略
作者:雷鼎鳴2021-08-27
內地人民應如何抗疫如何保健,往往要醫學「頂流」張文宏醫生親口講出來,大眾才能安心。但最近他發表的「與病毒共存」的觀點,卻在網上引爆爭論,他本人也備受攻擊。
中央硬橋硬馬的政策風格
作者:雷鼎鳴2021-08-13
中央assertive地出招,是否冒進行為?我看不大可能,招數快狠準,招招攞命,顯然都經過長時間的冷靜計算。世界歷史與香港歷史都在這些招數中走進了新的階段。
美國政府的不知彼不知己
作者:雷鼎鳴2021-07-16
反觀美國,人均壽命竟在下降,自殺率高企,很多人陷入諾獎得主迪頓所說的「絕望海洋」之中,社會中很多矛盾也激發了出來。美國不花精力去化解國內的尖銳矛盾,怎會知道自己輸在哪裏?
文官與武官
作者:雷鼎鳴2021-07-02
今天中華文明經歷了幾百年的韜光養晦後,似又找出了自己的一條路,科技、文化、經濟、軍事等進步非凡,這是有些國家所難以容忍的。香港正是一個價值觀與制度選擇的戰場,這戰場重要,中央不會胡亂找人領軍。
全球統一的最低企業稅率
作者:雷鼎鳴2021-06-25
為什麼部分發達國家對最低企業稅突然如此熱衷?較為直接簡單的原因是這些國家的政府都在喊窮。
以中學生學能預示社會力量
作者:雷鼎鳴2021-06-04
香港中學生科學知識退步的現象,早已使大專教育界憂心不已,科學學科準備不夠,到大學裏會辛苦得多,而且香港的未來發展希望能含有高科技成分,學生理科退步,不符港人利益。
中國人口普查揭示的國情
作者:雷鼎鳴2021-05-21
中國第7次全國人口普查(2020年)的結果近日公布,中國人出生時的預期壽命去年已上升至77.3歲,與解放初期的不足40歲相比,變化驚人,但中國同時面對兩大人口失衡問題,值得留意。
泛民犯的兩大錯誤
作者:雷鼎鳴2021-04-30
群眾有力量,但需引導到有用的方向。這正如核能,很有力,但若沒有引導,會成核爆,玉石俱焚。
疫苗接種率低的經濟分析
作者:雷鼎鳴2021-04-23
若人人只關心自己的健康與生命,不理會打了針可為社會帶來的好處,那麼他們的確不見得願意去打針。這是一個經典的經濟學問題,不打針有損公益,性質與工廠污染環境或煙民在公眾地方抽煙放毒相似,政府有角色可扮演。
中美的惡性與良性競爭
作者:雷鼎鳴2021-04-16
美國並非完全沒有良性競爭的能力。拜登也曾有過想法,與英國一起幫助一些國家搞基建,以圖抗衡中國在一帶一路的影響力。可惜美國自己欠債纍纍,英國經濟也慘淡,能拿出多少錢出來?
安克雷奇的中美攻防戰
作者:雷鼎鳴2021-03-26
這次安克雷奇會議中國的論述得到很大的效果,中國人民感到十分興奮,這對重新定義普世價值、鞏固習近平的地位甚有好處。
中國人民對美態度的轉變
作者:雷鼎鳴2021-03-12
在中國,人民支持一個飽受美國政府攻擊的政府,而且不相信美國的制度。此種矛盾,無法化解。美國若揀用錯誤政策,結果如何?
預算案應有的理財原則
作者:雷鼎鳴2021-02-26
紓困措施一般幫不了經濟發展,一些錢用掉便沒有了,赤字只會增加。但疫情帶來的影響並非受害者故意做成的,而且他們受損甚深,援助他們是難以避免的社會責任,就算是無可奈何也要做。
拜登可用的3種對華手段
作者:雷鼎鳴2021-02-19
美國早已失去遏制中國冒升的機會,若勉強為之,卻可能把中國變成自己的敵人,成就了自我應驗的預言,十分不智!
以中華文化看中美關係
作者:雷鼎鳴2021-02-05
特朗普對中美實力的此消彼長並無足夠的認識,處處以美國優先,搞單邊。中美博弈,拜登是否已無可奈何?美國的盟國是否要跟着指揮棒舞動?要看3個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