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 Jan 03 2025 23:59:59

人工智能將激化世界大戰?

要有效裝備學生,提升他們的核心競爭力,協助學界以科技驅動教育,絕不能只靠教育當局一方之力。

筆者常說人才戰是一場世界大戰,踏入人工智能的年代,這場世界大戰只會愈趨激烈。在商界,企業自然會因應各自的策略和需要而選配裝備去應戰,但是如何在學界裝備學生去迎接人工智能的年代,政府的角色十分重要。

科技驅動教育  官商學民須協作

特首李家超在去年公布的《施政報告》提出:「進一步推動學界善用電子工具(包括人工智能),為教師和學生提供學習人工智能和運算思維相關知識技能的網上學習平台。」

因此,筆者匯同教育城的管理層在現有基礎上,部署建構一個開放及具彈性的生態圈,包含各類形持份者,如大學、科企、教師組織、創科基地、傳媒,在香港學界促進人工智能的應用。要有效裝備學生,提升他們的核心競爭力,協助學界以科技驅動教育,絕不能只靠教育當局一方之力,更需要與商、學、民全力協作。香港本土有若干科企,雖然規模不大,但甚富創意,可開發和提供切合香港學界所需的人工智能服務和工具,絕不能被摒諸圈外。

大學在協助教育當局把人工智能納入課程,並提供適切的師資培訓,發揮關鍵作用。香港有不少大學學者就學界應用人工智能,進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例如開發工具、設計課程、釐定評估準則、培訓老師。因應去年第四季推出中、小學生的人工智能網上自學課程受到歡迎,教育城計劃與大學合作增潤相關課程,期望在不久將來推出進階版。

學與教博覽注入AI元素

另外,教育城的電子學習平台一直開放給服務或軟件供應商,向學界提供電子學習服務和工具,數十萬的教師、家長和學生用戶將來透過平台使用不同工具後,我們可以收集分析數據並提供反饋,讓用戶能不斷改進。

適逢教育城成立25周年,學與教博覽將提前至7月舉行,並注入更多人工智能的元素,包括邀請國際知名學者演講、展示更多工具和開設體驗工作坊,協助學界培育學生掌握應對未來的核心競爭力,在人才大戰中爭勝。

李漢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