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 May 21 2025 23:01:36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德國漢堡中餐館的成功秘訣

於1981年在漢堡火車總站承辦了在1964年開業的《中國酒家》,我是他們接手經營後的第一個顧客。不斷地觀察他們的飯店的發展,算是個歷史見證人吧!

百尺竿頭,再進一步

 
據我所知,不少有經營數十年歷史的中餐館相繼倒閉。原因眾多。有的是經營不善,有的是天災人禍。尤其是最可怕的是德國媒體造謠。德國勞工部門生事。他們針對中餐館的刁難,發動兩次大行動——「晨曦事件」和「狗肉事件」,給中餐館帶來厄運。
 
先說說「晨曦事件」,那是1993年德國勞工局藉口清查黑工,在德國各大城市對100多家中餐館進行聯合大搜查,新聞媒體也對這此行動作了大量負面報道,不僅損害了中餐館的名譽,還傷及了中國人;1995年的「狗肉事件」更引起了華人的震怒——那是,德國最大的報紙《圖片報》在頭版頭條報道中餐館「殺狗賣狗肉」,用語極其惡劣,對於視狗如家庭成員的德國人來說極具煽動性,中餐館的業務因此受到了很大影響。在這兩宗事件中,鄺偉森就和德國的幾位老華僑義不容辭地擔負起了組織和領導中餐業主聯手反擊抗議活動,迫使肇事者最後向我們中餐業主進行道歉。這兩次事件,無形中也鍛煉了他追求正義的性格,令他終身難忘。
 

飯店愈辦愈旺的秘密

 
經歷無數風波的鄺氏《中國酒家》奇蹟般地至今不但存在,而且愈來愈興旺。這兩年來,我多次來該餐館進食,永遠是客滿。周末事先如不定位,很難入座。但阿鄺和阿鄺嫂,一如既往,阿鄺常下廚房查視出菜品質,阿鄺嫂則穿梭在餐桌前前後後。精神煥發。這裏又出現了兩個年輕的新面孔 ——鄺大少 Dennis 和他們的兒媳婦 Mary-Ann.
 
Dennis 的中文名字為鄺鎮邦,聰明伶俐,自小在餐館的環境中長大,德文變成了他的母語。一年多前,我忽然在德國一份暢銷的報紙上看到他和德國三星名廚 Timalz 一起合影的照片,爸媽阿鄺夫婦也在裏面。這位「廚神」在德國家喻戶曉,他能出來吹捧阿鄺的飯店,那是最大的廣告,令我大大跌落眼鏡。這裏我發現了這個飯店愈辦愈旺的一個最大秘密,就是Dennis愛他的父母,深知家裏是依靠此行業安身立命,因而也十分尊重和投入餐館這一行業。
 
自從他長大成人,這幾年與妻子 Mary-Ann 共同參與中國酒家的經營。由於他們從小接受德國的教育和文化,以他們時尚的思維,爲中國酒家的傳統經營方式注入了全新血液;他們找到了德國主流社會餐飲業成功的秘訣,參加了電視台舉辦的與其他菜系餐廳大比拼,並獲得第一名。他們進入了漢堡主流社會,主動與傳媒如美食雜誌密切交往,擴大了《中國酒家》的知名度,令很多德國客人及德國餐飲界同行慕名而來。
 

喝水不忘掘井人

 
當我向阿鄺祝賀他們全家所得的成就時,他說:「當我回想起過去的一些往事,猛然發覺,我們之有今天,也與中國的發展強盛有密切的關係。過去,中國人在西方沒有什麼地位,現在國家繁榮富強,他人另眼相看。今天的華僑華人團體已經較我初來德國時增長了十幾倍,德國人開始逐漸注意到我們強大的中國群體了。現在我的事業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也就促使我主動投身到了各類僑團的事務中去,主動擔負一些重要的職務。它也成為我畢生事業的一部分。為此內心也有無限的安慰。我現在完全理解了我們老祖宗的一句話:天時、地利、人和、它們是多麼重要。」
 
原刊於《信報網站》,獲作者授權發表,標題為編輯所加。
 
(封面圖片:亞新社)

關愚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