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首頁 文化 布殊家族在德州的威望

布殊家族在德州的威望

我們從老布殊的葬禮中能看出他在美國人心目中的地位很高,他也被美國人認為是被嚴重低估的一位總統。

王安妮 作者: 王安妮
2019-09-17
說東道西

標籤: 中美關係布殊家族德州文化政治世家美國總統葬禮
老布殊的葬禮上,亦曾擔任美國總統的小布殊淚別父親。(亞新社)
老布殊的葬禮上,亦曾擔任美國總統的小布殊淚別父親。(亞新社)
0
SHARES
832
VIEWS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

老布殊,喬治布殊,最近在休斯頓去世了,享年94歲。在我生活的的德州,這是一個很大的新聞,因為老布殊和太太芭芭拉都是在休斯頓去世的。布殊一家住在休斯頓的橡樹河旁邊的Tanglewood豪宅中。小布殊也擔任過德州的州長,所以布殊家族在德州非常有威望。我們家門口的公園就被命名為布殊公園,休斯頓的機場被稱作是喬治·布殊機場,還有在德州很多的大型場合,比如說棒球賽或籃球賽上,都能看到布殊家族的身影。

布殊家族扎根德州 親民形象盡得民心

美國每一任總統在離任以後都會建一個總統圖書館,而兩任布殊總統的圖書館都在德州,老布殊的圖書館在德州農工大學,小布殊的圖書館在達拉斯附近。為什麼布殊家族會生活在德州?其實布殊家族是來自於新英格蘭地區,從老布殊的父親開始,他們都畢業於耶魯大學,是非常精英的家族。他們都是耶魯大學骷髏會的成員,是一個著名的秘密社團,每年只吸收15名耶魯大學三年級的學生入會,成員包括許多美國政界、商界、教育界的重要人物。有人說骷髏會長期控制着美國,並擁有不可告人的動機,也有許多記者調查後認為這個組織與普通的大學學生社團並無不同,而且類似的秘密精英組織也存在於其他的一流大學,總之有一層神秘面紗。

由於布殊家族開始做石油和能源的生意,而在德州,石油是很重要的產業,所以他們最後定居於德州。同時也是得益於德州的牛仔文化,小布殊開始開卡車,戴着牛仔帽,擺脫了他在新英格蘭的精英形象,贏得大眾好感,為他拉到很多選票。

對於他當年可以連任兩屆做八年總統,我不太理解,因為當時我生活在加州,身邊都是名校畢業的知識分子,氣質都和克林頓的副總統戈爾很像,有文學,有素養。但是當我來德州生活後,就明白箇中緣由了。由於美國有一大部分人是比較反智的藍領階級,對知識分子非常不存好感。別小看這些人,美國不是普選制度,是選舉人制度,所以一些偏遠地區、偏遠州的選票可以決定誰當總統及美國的前途。美國政客對這些人的選票最在意了。

小布殊當時塑造了一個不是特別有文化,話語間使用的英文詞彙也比較簡單,做事的風格跟藍領很接近的這麼一種形象,所以得以拉近和這部分選民之間的距離。不只是小布殊,包括現在的特朗普,他們雖然表現出來的都是一種非常貼近大眾的形象,實際他們都出身於精英階層。而這種表現方式也確實為他們拉來大量選票,這也從側面反映出美國的反智現象。

在美國,布殊家族很受大眾歡迎,就像中國人喜歡愛國者一樣,美國人也喜歡愛國者。老布殊是典型的官二代加富二代,但是為國家上戰場,幾乎喪命。而且一生一世只有一個太太,相親相愛,符合美國基督教文化的道德觀。如今美國現在的政壇上,民主黨和共和黨裏面有極左的或極右的傾向,但是布殊家族是作為共和黨中間的保守派的形象出現的,布殊家族的家庭文化以及他們做事方式被很多人接受。老布殊的太太芭芭拉·布殊是一個非常慈祥的母親形象,號稱美國的老祖母,她和老布殊的婚姻持續了70多年,培養出總統兒子、總統州長、總統教育家,在很多人眼中是模範家庭。此外芭芭拉·布殊在美國曾經做過很多演講,是最受歡迎的演講者之一,靠演講賺了很多錢。似乎美國總統夫人都會走這個既定套路,像上一屆奧巴馬總統的夫人米歇爾現在也是靠演講來賺錢。

布殊家族對中國之感情建立

布殊家族也很受中國人歡迎,主要是因為布殊家族非常親中,老布殊在二戰的時候就去參加了反法西斯的戰鬥,作為海軍開着飛機同日軍作戰,甚至還被擊落了,包括其他同日軍作戰的老兵,他們在太平洋戰爭中打擊日本,等於為中國的解放做出了貢獻。在1974年水門事件之後,新上任的福特總統讓他去英國或法國擔任大使,但他卻提出來說要來中國,當時中美還沒有建交,他選擇中國,就只能擔任美國駐京辦的一個主任的職位,結果他做得樂此不疲,甚至他和太太芭芭拉·布殊騎着自行車逛北京成為一段佳話。他們在逛北京的時候還帶着自己的狗,所以芭芭拉·布殊學會說的第一句中文就是「這是一個可愛的小狗,它不會咬人。」他們非常喜歡吃北京烤鴨,回美國後和德州的一家中餐館的老闆關係特別好,經常去那裏吃烤鴨。 2008年來參加北京奧運會開幕式期間,布殊攜全家七口人去吃烤鴨,並且還去了我朋友在三里屯開的唐廊餐廳吃中餐,可見他們很喜歡中國美食。

老布殊對中國的喜愛還不止是美食,姚明當年在火箭隊效力的時候,老布殊就是火箭隊的球迷,和姚明的私交也很好,老布殊曾在火箭隊的慈善晚宴上發表講話說,感謝姚明對於休斯頓這座城市的貢獻,所以這次老布殊的葬禮姚明也受邀來參加。

老布殊的太太芭芭拉·布殊多年後說到,事實上她當年從中國回到美國不久得了憂鬱症,她自己非常懷念在中國的那段生活,認為它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時光 ,後來她在休斯頓還協助創辦了亞洲協會。

老布殊喜愛中國的感情也影響了他的兒子們,小布殊在北京度過了29歲的生日。他在任期間,頂着壓力,給予中國最優惠的貿易待遇,被美國國內罵對中國不夠強硬。如今的共和黨總統特朗普布殊家族非常不喜歡。特朗普對中國持續了鷹派的強硬。小布殊的弟弟尼爾·布殊是個教育家,他也經常來中國,還開通了新浪微博,他的第一篇微博是這樣的:「大家好,這是我的第一篇微博。久仰微博大名,我很想知道會不會有人關注我。我是美國一個非常政治的家庭裏的非政治成員。不管你信不信,我父親曾經是總統,我哥哥曾經是總統。我希望通過織圍脖來幫助你們了解我的家庭,來促進兩國之間的了解。我不能輸入中文,只能說一點點,所以我的助理將幫助我翻譯。」當時微博的很多網友不敢相信是真的,但事實的確如此。

布殊家族後來成了一個布殊基金會,現在由內爾·布殊負責,主要就是做中美關係,我在休斯頓很多場合見到過他,我的一位美國共和黨朋友,也是他的好友跟我說,他幾乎一年要跑中國七八次。布殊基金會的CEO也是德州本土人,剛好我也認識他,他能說一口流利的中文,曾在中國做過外交官,他跟我說美國對華的政策的改變說明了美國人不如以前自信了。

總之,布殊家族和中國的關係是非常親密,他是美國領導人中對中國十分友好的,是中國人的朋友。

深受人民愛戴 以最高規格方式下葬

在美國政界,布殊家族代表着共和黨建制派。但隨着老布殊的去世,反中派如德州參議員泰德克魯斯、班農和總統特朗普,以及他的鷹派顧問團隊在共和黨愈來愈有勢力。對於如今的共和黨總統特朗普,布殊家族則是很不喜歡,認為他的道德有瑕疵。老布殊在共和黨裏算是溫文爾雅,又很懂外交,加上藍血的背景,被民間笑稱「喬治國王」。和特朗普形成鮮明對比。

但是任何政治家庭都有他的秘密或醜聞,尤其是老布殊做過中央情報局局長這麼一個有故事的職位,於是有一些小報記者會寫一些新聞,比如說老布殊喜歡擰女助理的屁股這種花邊消息。還有提到老布殊的父親一方面把兒子送去參加反法西斯戰爭,一方面又是納粹的錢袋子,幫納粹管理300多萬美金。而老布殊在擔任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時,有一件最有爭議的事,有一種理論認為是中央情報局直接策劃和參與了暗殺肯尼迪的事件,而且暗殺事件選擇發生在達拉斯,是因為他們比較熟悉這裏,甚至有人說布殊就是暗殺現場的直接指揮。本來在特朗普任期的時候,這些事情的真相要公布於眾,但是特朗普要求將機密文件再次存檔5年後再公布,所以真相撲朔迷離。老布殊作為中情局局長,帶着很多秘密去見上帝了。

回顧歷史,任何一位政客,都是既有功也有過。而老布殊,就如美國隊長一樣,被兩黨和人民都深深尊敬和愛戴。所以他的葬禮也是極其隆重,是國葬的最高規格,要知道並不是每個總統都能得到這樣的禮遇。

葬禮分兩次,分別在華盛頓國家大教堂和德州休斯頓的聖馬丁主教教堂兩地舉行。老布殊的靈柩先在國會大廈的圓形大廳供公眾瞻仰,之後主儀式在華盛頓國家大教堂舉行,當時特朗普和四位前總統都來參加了,是非常難得的一個和諧畫面。並且特朗普特批了用空軍一號專機運送老布殊總統的靈柩返回德州,執行這次任務的「空軍一號」被稱為是「特別空中任務41號」,也是為了紀念老布殊曾擔任美國第41任總統,

休斯頓的葬禮偏私人葬禮,不過葬禮前也再次舉行了公眾瞻仰儀式。當時德州有很多民眾前來瞻仰和送別,極其隆重。那天晚上我也去了,這輩子排的最長一次的隊。美國排隊中有一個老頭說,經歷了這麼多界總統,這是一輩子見過的最宏大的葬禮。我們都坐着41號大巴,去他的教堂瞻仰,當時有軍人主動敬禮,還有人專門從密西根州飛來休斯頓。

葬禮結束後,老布殊的靈柩搭乘專向他致敬的「布殊4141」號特殊火車,前往布殊總統圖書館家族墓地,完成最後一程。那天休斯頓的機場41門也關閉了,樹立着美國國旗和老布殊的遺像、

除了隆重的葬禮儀式之外,美國全國降半旗30天,並將12月5日定為全國哀悼日,當天聯邦機構及部門都關閉了,紐約證券交易所與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也休市,以示對老布殊的尊重。此外,美國海軍也為老布殊進行了盛大葬禮儀式,由21機將組成規模史無前例的「悼念陣形」,為這位美國海軍航空兵前飛行員、美國第41任總統喬治·布殊獻上敬意。

因此我們從老布殊的葬禮中能看出他在美國人心目中的地位很高,他也被美國人認為是被嚴重低估的一位總統。

更多精采文章

  • 如何給西方人講中國故事如何給西方人講中國故事
  • 留美學生的境遇如何?留美學生的境遇如何?
  • 劉兆佳教授:拜登上台新對華政策分析 香港反對派難再勾結外國勢力《灼見政治》劉兆佳教授:拜登上台新對華政策分析 香港反對派難再勾結外國勢力《灼見政治》
  • 選後依然分裂 合眾之路迢迢選後依然分裂 合眾之路迢迢
  • 花多少錢才能成為美國總統?花多少錢才能成為美國總統?

0

王安妮

原名王蕤,中國80年代久負盛名的少年天才作家和媒體人。 17歲開始寫書。保送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後轉入美國伯克利加州大學,大眾傳媒專業畢業。她在《華盛頓郵報》、《財富》、《時代周刊》、《南華早報》等多家英文媒體任職過,並曾在美國國務院做過翻譯。也是西方媒體推崇的享譽世界的雙語作家,用英文寫了兩本小說,中文出版十餘部。回中國後,先後任 InStyle、Tatler 等時尚媒體中國區總編輯。現在創業並定居北京。王安妮有三個孩子。作為一個作家,她關注中西文化對比,尤其在女性與教育問題上見長。
View all posts
標籤: 中美關係布殊家族德州文化政治世家美國總統葬禮
申請成為灼見名家基本會員,免費收取電子報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編輯精選

林鄭月娥強調,以「封區」形式要求區內居民強制檢測,並非只做一次,政府日後一定會加以採取。
灼見報道

新增81宗確診 本港染疫人數破萬 政府圍封佐敦疫區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1-23
立法會前主席曾鈺成不認為行政長官產生辦法會違反「循序漸進」的原則。(灼見名家製圖)
灼見專訪

曾鈺成:協商產生特首不符合《基本法》「循序漸進」規定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1-22
有深圳口岸辦工作人員表示,目前暫未有農曆新年經深圳灣口岸到深圳的人數預測。(亞新社)
灼見報道

進入深圳者分流到市外隔離 預約過關每日名額2000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1-22
2020年1月21日及23日台灣及香港分別發現第一宗新冠肺炎病例,一年過去,台灣及香港呈現了截然不同的生活情景。(灼見名家製圖)
灼見報道

香港與台灣抗疫一周年 相同疫情下的不同情境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1-21
容教授表示,對理大而言,由於建築、地質學、 應用科學、工程學院等許多學系都對月壤抱有極大興趣,因此,希望能向國家申請少許月壤到港,以便展開相關研究。(灼見名家圖片)
灼見專訪

理大研發表土採樣儀器 助力嫦娥五號成功攬月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1-21

影片

  • 馮檢基:葉劉淑儀BNO建議弄巧反拙 中央宜保留港人回流太平門《灼見政治》
  • 蔣匡文博士:金融現泡沫吉中藏凶 對抗病毒靠傳統錦囊《辛丑牛年運程》
  • 施永青:後特朗普時代美國不太平 拜登繼續制約中國會發動熱戰?《灼見政治》
  • 蔣匡文博士:疫情仍反覆 生意漸復甦《辛丑牛年運程》
  • 雷鼎鳴:蓋棺論定特朗普破壞美國政治根基 內外施政一敗塗地《灼見政治》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 關錫堯:水塘安全無人問!千斤重擔有誰知?關錫堯:水塘安全無人問!千斤重擔有誰知? 編輯精選
  • 置業的迷思置業的迷思 常霖法師
  • 林行止:輸打贏要古有之 舉國大亂今才見林行止:輸打贏要古有之 舉國大亂今才見 本社編輯部
  • 羅乃萱:正向教育如何幫助子女?羅乃萱:正向教育如何幫助子女? 本社編輯部
  • 下月11日六星連珠下月11日六星連珠 蔣匡文
  • 大歷史看美國與中國大歷史看美國與中國 廖書蘭
  • 牛年說太歲牛牛年說太歲牛 文相濡
  • 蔣匡文博士:疫情仍反覆 生意漸復甦《辛丑牛年運程》蔣匡文博士:疫情仍反覆 生意漸復甦《辛丑牛年運程》 本社編輯部
  • 反制英BNO措施宜深思後果反制英BNO措施宜深思後果 王永平
  • 秋冬防「蛇」突襲秋冬防「蛇」突襲 温愛詩

推薦作家

  • 顧小培
  • 胡燕青
  • 余遠騁
  • 温愛詩
  • 廖書蘭
  • 張建雄
  • 盧兆興
  • 雷鼎鳴
  • 丁望
  • 黃錦輝
  • 蔣匡文
  • 馮孝忠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聯絡我們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