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嘉華集團主席呂志和博士創辦的「呂志和獎」今年已是第四屆,昨晚假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頒獎禮。2019年呂志和獎獲得者中,「大自然保護協會」(The Nature Conservancy)獲得「持續發展獎」;生物化學家珍妮花‧杜德納博士(Jennifer A. Doudna)獲「人類褔祉獎」,而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女士則榮獲「正能量獎」。
頒獎禮舉行前,獲獎者與傳媒及在場嘉賓會面、合照,傳媒問答環節由「呂志和獎」推薦委員會主席劉遵義教授主持。
環保組織助香港建蠔礁
大自然保護協會的首席執行官朱莎儷女士(Sally Jewell)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地球是無疑是病了,但仍有可能治好,但這需要勇氣和承諾,尤其是領導才能,才能作出改變。「我和我的同事相信,香港和整個亞太地區可以引領世界走向更可持續的未來」。她以香港的養蠔業為例,指蠔能提升水質,改善環境,能夠為魚類提供棲息地,又能保護海岸線。可惜過度捕撈和沿岸開發摧毀了香港大部分的蠔礁,危及海洋環境。去年,大自然保護協會在后海灣開展了首個蠔礁修復試驗計劃,今年又與特區政府合作,在下白泥建立首個永久的香港珍貴蠔礁展覽館,為持續保育本地的養蠔文化盡一分力。
基因科學家獲「人類褔祉獎」
杜納德博士對獲得呂志和獎「人類褔祉獎」感到榮幸,她說:「我衷心相信,呂志和博士傳達的積極訊息,以及我們為建設更加和諧的世界所作的共同努力,可以改善我們的健康和幸福,並在未來取得成功。」
杜納德博士任職於美國加州大學柏萊分校,是國際知名的分子及細胞生物化學教授,在CRISPR-Cas9基因組編輯技術中擔任關鍵角色,而有關技術被譽為當代最重大的科學發現之一。
「正能量獎」頒給「敦煌女兒」
而獲得「正能量獎」的樊錦詩女士則表示,保護、研究和弘揚敦煌莫高窟任重道遠,亦是她的榮幸。「這項艱鉅而有意義的任務不僅值得我畢生奉獻,而且值得子孫後代持續不斷地奉獻」。
81歲的樊錦詩女士,24歲從北京大學畢業,到敦煌實習時開始,就對莊嚴古樸的敦煌莫高窟着了迷,此後50多年,她在莫高窟進進出出,與洞窟裏的菩薩壁畫「相看兩不厭」,徹底成了「敦煌人」。近年她積極推動「數字敦煌」,被稱為「敦煌的女兒」,最近更榮獲國家主席習近平頒授國家勳章和「文物保護傑出貢獻者」的國家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