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首頁 教育 《義勇軍進行曲》的危機意識與意識危機

《義勇軍進行曲》的危機意識與意識危機

看看對岸的《中華民國國歌》,兩相對照,《義勇軍進行曲》馬上相形見絀。這就是要檢討它欠缺正面意識、有負建政使命的重要理由,也是要反思是否要立法保護這首暫定國歌的內涵理據。

許志榮 作者: 許志榮
2019-05-04
教育眼

標籤: 三民主義中華民國國歌國歌抗戰義勇軍進行曲
就讓我們審視《義勇軍進行曲》的歌詞,感受一下那份勇於犧牲的愛國精神吧。(Shutterstock)
就讓我們審視《義勇軍進行曲》的歌詞,感受一下那份勇於犧牲的愛國精神吧。(Shutterstock)

我們為什麼需要國歌?

國歌在國家對外事務來說,就像國旗一樣,作用在於以資識別;若論政權對內的管治之術,則在於統攝民心、凝聚士氣,藉着歌詞與旋律的感染,加強國民身份的認同;再說遠些,就是在各種相關的禮節上作為渲染氣氛的伴奏。

在國際活動裏,演奏國歌純粹是禮節儀式,彼此都不必在意別國的歌詞唱些什麼。當然,一般而言,國歌不會針對別國,於是禮尚往來,彼此相安無事。

然而,在對內的禮節場合,各有各的活動意義和預期的場合效應。傳統將禮節概略分為「吉、凶、軍、賓、嘉」五類(註1),各有各的禮樂設計,滿足不同的場合要求,但沒有設定一首通用的國歌。我們今天的社會生活比前人豐富而且複雜得多,例如國家大典、政務會議、民眾集會、節日儀式、公眾文娛活動、重要人物的就任嘉許喪葬哀悼,以至一般鄉親聯誼、學校早會運動會畢業禮、校友嘉年華等都要奏唱國歌。要選定一首成全管治之術又滿足所有場合需要的國歌,肯定要多方斟酌,從長計議。可是,一向以來,黃土地上的草民,管你的國策十年河東、十年河西,就只有服從上大人的指揮棒,唱出最高亢的好聲音。

1949年建政伊始,掌權者憑着槍桿子奪得政權,顧盼自豪之際,什麼治國藍圖、文明規劃,離不開馬克思主義的撮要版和列寧、史太林的詮釋,除了階級鬥爭和集權專政之外,根本一片空白。倉卒間要選定國歌,只好借取《風雲兒女》這套抗日電影的同仇敵愾,收割絕境求生的集體意志,要全體國民冒着不知哪裏來的砲火前進、前進、進。

儘管《義勇軍進行曲》本身也曾受到政治衝擊,幾經波折才恢復它「國歌」的尊貴地位(註2),但按上述政治和禮節的場合要求,它能否恰如其分發揮應有的功能,實在是個很大的疑問。面對這個問題,見證半個多世紀國運的平民百姓應有深刻的體會。當前特區政府要訂立「國歌法」,以法制手段規管禮節行為,本來就不是開明之舉;至於反思立法規管的內涵理據,切實檢討《義勇軍進行曲》稱職與否,正是斟酌管治理念和樹立有效威信的嚴肅課題。

《義勇軍進行曲》的意識危機

就讓我們審視《義勇軍進行曲》的歌詞,感受一下那份勇於犧牲的愛國精神吧: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

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

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每個人被逼着發出最後的吼聲。

起來!起來!起來!

我們萬眾一心,冒着敵人的炮火,前進!

冒着敵人的炮火,前進!前進!前進!進!

作為抗戰電影的主題曲,它無疑是點睛之作。可是,全首歌只強調在生死關頭不惜犧牲小我、成全大我的正義勇氣,除此之外,沒有半點正面的思維意象。且看宣揚共產主義的《國際歌》(註3),與《義勇軍進行曲》相比,它起碼有以下積極而具體的訊息:

「我們要做天下的主人!」

「我們要奪回勞動果實,讓思想衝破牢籠!」

「平等需要新的法律。」

「沒有無義務的權利,也沒有無權利的義務!」

還有副歌:

「這是最後的鬥爭,團結起來到明天,英特納雄耐爾就一定要實現!」

保家衛國與文明建設雖然唇齒相依,但畢竟是兩個不同方向的集體工程,無論理念、目標、心態、智謀、組織運作、資源配置、動員先後緩急等都各有千秋。更重要的是,兩者倚重的群眾心態有天淵之別──關於文明建設,我們大致都懂得,至於保家衛國,到了危急存亡之秋,國民只好聽命於將帥,視死如歸。所謂覆巢之下無完卵,集體的存活就是至高無上不容挑戰的硬道理。誓掃匈奴不顧身就是英雄,管他無定河邊的白骨是哪一戶的春閨夢裏人(註4)?你一問,就落得政治不正確的下場。這樣的群眾心態與集體主義的政治文化兩相映襯,一拍即合。本來「六億神州盡舜堯」(註5),經過一輪「天翻地覆慨而慷」(註6),結果變成了一堆堆叫做雷鋒或焦裕祿的螺絲釘!

這就是受制於主題的電影歌曲升格為國歌之後的病變!

場合和氣氛的反諷

國歌本來要在許多隆重的場合奏唱,但如上文所述,我們不難想像《義勇軍進行曲》那句「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根本與常態社會格格不入,甚至造成滑稽尷尬的現場效果。猶有甚者,一旦以國運升平的生活短片配合歌詞進行國民教育,例如《中國國歌(香港版)》(註7),它的開場白令人馬上想起聞一多《靜夜》一詩的反諷:

這燈光,這燈光漂白了四壁;

這賢良的桌椅,朋友似的親密;

這古書的紙香一陣陣的襲來;

要好的茶杯貞女一般潔白;

受哺的小兒接呷在母親懷裏,

鼾聲報道我大兒康健的消息……

這神秘的靜夜,這渾圓的和平,

我喉嚨裏顫動着感謝的歌聲。

但是歌聲馬上又變成了詛咒,

靜夜!我不能,不能受你的賄賂。

誰希罕你這牆內尺方的和平!

我的世界還有遼闊的邊境。      (節錄)

如果我們放開眼界,看看對岸的《中華民國國歌》,它的篇幅只及《義勇軍進行曲》一半,內容充滿正面訊息:

三民主義 吾黨所宗

以建民國 以進大同

咨爾多士 為民前鋒

夙夜匪懈 主義是從

矢勤矢勇 必信必忠

 一心一德 貫徹始終

將它拍成宣傳片,歌詞與影像時有相得益彰的效果(註8)。它的具體內容以某政黨為主導,固然是現代民主政體的委屈,但信誓旦旦以包含普世價值的三民主義開新局的氣象,實在是國歌的典範,難怪它1936年被選為世界「最佳國歌」。(註9)

單看文本,兩相對照,《義勇軍進行曲》馬上相形見絀。這就是要檢討它欠缺正面意識、有負建政使命的重要理由,也是要反思是否要立法保護這首暫定國歌的內涵理據。

後記

一首不足一百字,唱出來不到一分鐘的電影主題曲,大半個世紀以來被徵召為政壇木鐸,到如今已飽歷滄桑。可惜它先天不足,外強中乾,一直以來只能濫竽充數。如果當權者要維護國歌的尊嚴以至政權的形象,當務之急在於掌握民意、順應世情,確立「近者悅,遠者來」的治國理念,並引以為修訂國歌的依據。立法強行自保,載舟覆舟,效果如何?智愚之辨,當局者迷;千秋罵名,也許就在當下!

註釋:

註1:〈吉、凶、軍、賓、嘉〉

註2:中國國歌歌詞從廢止、取代到恢復的曲折歷程

註3:《國際歌》

註4:春閨夢裏人

註5:六億神州盡舜堯

註6:天翻地覆慨而慷

註7:中國國歌(香港版)

註8:歌詞與影像時有相得益彰的效果

註9:它1936年曾被選為世界「最佳國歌」

更多精采文章

  •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
  • 國歌多從戰火來國歌多從戰火來
  • 唱國歌,奏國歌,還是修訂國歌?唱國歌,奏國歌,還是修訂國歌?
  • 《國歌法》應否立法?《國歌法》應否立法?
  • 9月3日:想起國旗、國歌9月3日:想起國旗、國歌


許志榮

資深語文教師,《信報》前「教育眼」專欄作者,致力於反芻成長經歷及總結個人教學得失,化作春泥更護花;並以教育工作者的心眼、文化傳承的觸覺和視野評論時事,期望化民成俗,回饋社會於萬一。主要著述:《教育三重奏》。與教育相關的研習興趣:語文教學、語文考評、經典教學、文化傳承、啟蒙教育、全人教育、道德教育、國民教育及公民教育。
View all posts
標籤: 三民主義中華民國國歌國歌抗戰義勇軍進行曲
申請成為灼見名家基本會員,免費收取電子報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編輯精選

王文興(1939-2023)不僅以「慢寫」著稱,還提倡「精讀」。(Facebook圖片)
灼見報道

小說《家變》奠定文學地位 作家王文興84歲逝世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10-03
張翔周一深夜發表聲明,指留意到近日有造謠者一而再將校內的機密資料外洩,並蓄意扭曲事實。(灼見名家圖片)
灼見報道

張翔就有關指控發聲明 指涉及嚴重誹謗 要求校委會押後會議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10-03
香港氣象學會發言人梁榮武(右) 與新聞博覽館副主席陳淑薇討論「極端天氣的應對及啟示」。(香港新聞博覽館圖片)
灼見報道

梁榮武現身香港新聞博覽館 談極端天氣啟示及應對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10-01
李家超在國慶酒會致辭,讚揚香港人「有橋」、「食腦」,識得靈活走位,多次轉危為機。(李家超社交平台圖片)
灼見報道

李家超:《施政報告》歸納市民意見 拚經濟做實事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10-01
從台灣巡防艇角度看涉事漁船,雙方距離接近。(YouTube視頻截圖)
灼見報道

台扣押大陸漁船17人 指撞傷巡防艇擬索償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9-30

影片

  • 雷鼎鳴:重返美國千里考察各州 看到怎樣衰敗的社會現狀?當權者為何不重視民生福祉 卻到處挑起戰爭?
  • 雷鼎鳴:白宮處處針對中國制度自欺欺人?形式主義民主制度令美國走向衰敗?
  • 陳文鴻教授:如何識破美國表面和解的對華陰謀?貿易、投資有什麼長期打擊中國的戰略?
  • 張五常教授:AI無法取代人腦? 我與科斯與佛利民為何惺惺相惜?學好中文有什麼竅門?
  • 黃錦輝教授:共和黨為何反對美國陷入俄烏戰爭太深?中國逐漸偏離歐美 不依靠西方經濟?
  • 陳鳳翔:美國向中國提出「四不一無意」是真情還是假意?為什麼中俄愈走愈近,中美愈走愈遠?
  • 陳文鴻教授: 中俄朝等陣營如何反抗西方霸權?印度怎樣與美國聯手東拒中國?
  • 陳文鴻教授:中國怎樣部署全球戰略 抗衡美國霸權?一帶一路倡議 香港為何仍未發揮作用?
  • 陳鳳翔:拜登四處樹敵令全球投入去美國化? 新興國家紛紛走上去美元化不歸路?
  • 張五常教授:對迷茫的年輕人有什麼忠告?學好中文為何一定要背誦經典詩文?有哪些推薦?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 一切唯心造一切唯心造 常霖法師
  • 中美角力進入新格局中美角力進入新格局 施永青
  • 媒體撒謊經濟戰 中華自強終向前媒體撒謊經濟戰 中華自強終向前 陳鳳翔
  • 張五常教授:AI無法取代人腦? 我與科斯與佛利民為何惺惺相惜?學好中文有什麼竅門?張五常教授:AI無法取代人腦? 我與科斯與佛利民為何惺惺相惜?學好中文有什麼竅門? 本社編輯部
  • 雄奇奪目三星堆──訪考古學黃家豪博士雄奇奪目三星堆──訪考古學黃家豪博士 編輯精選
  • 美國金融家的忠告值得反思美國金融家的忠告值得反思 張建雄
  • 許家印出事前 傳前妻已獲巨額分紅離港 恒大債務重組或添變數許家印出事前 傳前妻已獲巨額分紅離港 恒大債務重組或添變數 本社編輯部
  • 教大開學日升旗禮 是大學生第一門課教大開學日升旗禮 是大學生第一門課 梁振威
  • 香港政府的反擊香港政府的反擊 湯文亮
  • 林毅夫教授:中國人均GDP達到美國一半 可超越「修昔底德陷阱」林毅夫教授:中國人均GDP達到美國一半 可超越「修昔底德陷阱」 本社編輯部
  • 大阪中之島「童書森林」──為孩子創造與書相遇的契機大阪中之島「童書森林」──為孩子創造與書相遇的契機 馮珍今
  • 張翔就有關指控發聲明 指涉及嚴重誹謗 要求校委會押後會議張翔就有關指控發聲明 指涉及嚴重誹謗 要求校委會押後會議 本社編輯部
  • 跑江湖的三把刀跑江湖的三把刀 李志強
  • 兩次馬爾他會晤的笑話兩次馬爾他會晤的笑話 張建雄
  • 三場告別:念念不忘、世俗眼光和無知偏見三場告別:念念不忘、世俗眼光和無知偏見 張灼祥
  • 雷鼎鳴:重返美國千里考察各州 看到怎樣衰敗的社會現狀?當權者為何不重視民生福祉 卻到處挑起戰爭?雷鼎鳴:重返美國千里考察各州 看到怎樣衰敗的社會現狀?當權者為何不重視民生福祉 卻到處挑起戰爭? 本社編輯部
  • 「債務陷阱」?美國才是製造者 國際應凝聚共識盡快化解「債務陷阱」?美國才是製造者 國際應凝聚共識盡快化解 編輯精選
  • 災禍集中之啟示災禍集中之啟示 蔣匡文
  • 陳茂波:現時樓市與引入「辣招」時不同 政府密切注視陳茂波:現時樓市與引入「辣招」時不同 政府密切注視 本社編輯部
  • 飲酒與享受飲酒與享受 黃珍妮

推薦作家

  • 陳鳳翔
  • 陳文鴻
  • 周光蓁
  • 譚新強
  • 艾雲豪
  • 劉銳紹
  • 李志強
  • 張建雄
  • 盧兆興
  • 陳文鴻
  • 翁美茵
  • 常霖法師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聯絡我們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