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DSE

香港政府雖然話搶人才,但口惠而實不至。(Shutterstock)

香港沒有搶人才

只有經營者才知道什麼人值得去搶,政府只需要「畫隻龜」,盡快放行便可以,千祈唔好為了一個本地三流人才而放棄一個一流人才,咁樣做,只會令香港愈撈愈霉,香港人才反而會被其他地方搶走。

香港政府實行「兩文三語」為目標的語文教育政策,期望學生對廣東話、英語、普通話都有所掌握。(shutterstock)

族裔共融 語言景觀

香港中小學的非華裔學生比例日益增多,他們對學習中文的需求強烈,香港的語言環境能否滿足學生學習的需求?作為中國國土上最國際化的城市,香港的語境又能否滿足外國人?

Ian(右二)在DSE獲得亮麗成績,一共考獲8個5**:中文、英文、數學、通識、經濟、物理、化學及M2(數學2)。(保良局新聞稿相片)

趙爾納:跳舞有時 讀書有時

「在港大,我修讀計量金融。我是基於對數學和經濟的熱愛而選擇這學科。」 Ian說他喜歡課外活動:「我可是個『舞林高手』。我愛Modern Dance(現代舞),到日本參加國際比賽,還拿了個冠軍呢。」

近年隨着中國的經濟興盛發展, 中產以上的家庭對子女優質教育的殷切需求, 不少人嚮往外國的教育模式。(Shutterstock)

內地國際學校步入寒冬?

中國教育部2021年3月向包括雙語私立學校在內的學校發出指示,必須安排中國學生接受「全國統一的必修課程」。其實這種加強規管的措施,是針對過往10多年以來外國教育機構在內地開辦學校的失序現象。

學生不在學校,不在教師的監督下,是否還能夠學習?(Shutterstock)

形態·常態·生態

傳統的工業社會正在逐漸離我們而去,工業社會教育體系的支柱──學歷──的認受性也正在不知不覺地遭到衝擊。教育必須反璞歸真,從「學歷」的緊頭箍釋放出來,回到「學習」。

本文精選唐詩宋詞各三首,探討個別單字的讀音。(灼見名家製圖)

粵下唐宋詩詞

現時香港的中學大多以粵語作為教學語言,而粵語既保留很多古漢語的特色,自然對研習古典作品頗有好處。因此,掌握正確的粵音正讀非常重要。本文續舉列唐宋詩詞中若干容易讀錯的字詞,探究其中的正確讀法。

本文精選《六國論》當中五句,探討個別單字的讀音。(灼見名家製圖)

讀《六國論》學粵語

現時香港的中學大多以粵語作為教學語言,而粵語既保留很多古漢語的特色,自然對研習古典作品頗有好處。因此,掌握正確的粵音正讀非常重要。本文續舉列《六國論》的文章中若干容易讀錯的字詞,探究其中的正確讀法。

本文精選《岳陽樓記》當中五句,探討個別單字的讀音。(灼見名家製圖)

用粵語欣賞岳陽樓

現時香港的中學大多以粵語作為教學語言,而粵語既保留很多古漢語的特色,自然對研習古典作品頗有好處。因此,掌握正確的粵音正讀非常重要。本文續舉列《岳陽樓記》的文章中若干容易讀錯的字詞,探究其中的正確讀法。

本文精選《師說》和《始得西山宴遊記》,探討個別單字的讀音。(灼見名家製圖)

粵語與韓柳

現時香港的中學大多以粵語作為教學語言,而粵語既保留很多古漢語的特色,自然對研習古典作品頗有好處。因此,掌握正確的粵音正讀非常重要。本文續舉列韓愈和柳宗元的文章中若干容易讀錯的字詞,探究其中的正確讀法。

本文精選《出師表》其中六句,探討個別單字的讀音。(灼見名家製圖)

用粵語分析《出師表》

現時香港的中學大多以粵語作為教學語言,而粵語既保留很多古漢語的特色,自然對研習古典作品頗有好處。因此,掌握正確的粵音正讀,無疑非常重要。本文續舉列名文《出師表》若干容易讀錯的字詞,探究其中的正確讀法。

本文精選《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其中六句,探討個別單字的讀音。(灼見名家製圖)

讀《史記》學粵語

現時香港的中學大多以粵語作為教學語言,而粵語既保留很多古漢語的特色,自然對研習古典作品頗有好處。因此,掌握正確的粵音正讀,無疑非常重要。本文續舉列司馬遷《史記》若干容易讀錯的字詞,探究其中的正確讀法。

今期討論《孟子.魚我所欲也》、《莊子.逍遙遊》和《荀子.勸學》三文容易錯讀的字。(灼見名家製圖)

粵語下的春秋三子

現時香港的中學大多以粵語作為教學語言,而粵語既保留很多古漢語的特色,自然對研習古典作品頗有好處。因此,掌握正確的粵音正讀,無疑非常重要。本文續舉列三篇古文若干容易讀錯的字詞,探究其中的正確讀法。

毋忘對自己國家的歷史與文化,心存敬意與尊重,香港、國家與世界三者缺一不可。(亞新社)

香港青年史學家年獎

「香港青年史學家年獎」的宣傳資訊進入各中學,遇上「短板」失聯,石沉大海是自然不過的事。幸蒙不少學校以生為本,能將相關訊息,輾轉傳給對學史有興趣的中六同學,最終仍有40多所中學的代表參加。

考評局這個獨立王國長年積累的問題,若不提高其透明度、加強監察、改革人事,即使今屆過去,往後的試題仍將如出一轍。(Wikimedia Commons)

考評局無王管 需改革

「你是否同意」、「利多於弊」這些均屬通識化題型,並不適合中學歷史科的考試。有歷史科老師指出,歷史科要求同學有批判性思考云云,涉及科目的課程及評估指引,正正是教育通識化的核心禍害,需要正視。

Page 1 of 3 1 2 3

按類別瀏覽

Currently Playing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