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文亮

湯文亮

紀惠集團行政總裁及副主席,2012年獲頒世界傑出華人獎、2016年獲頒香港浸會大學榮譽大學院士榮銜,以彰顯其傑出的企業家精神及領袖才能。1976年創立紀惠集團,對經濟發展具前瞻觸覺和分析力,在物業投資方面尤甚,帶領紀惠集團從一間小公司於2018年晉身至福布斯(香港區)排名25。著作有《讀歷史,了解香港地產》、《第十個人理論》、《逢三退一》,包括紅極一時「細價樓爆煲論」等10本著作,亦是專欄作家,作品在不少報章、網站及國內媒體發表,網站點擊已逾10億次。
新加坡開虛幣大會,叫「TOKEN 2049」,有超過2000人參加。(TOKEN 2049官方圖片)

香港政府的反擊

商場如戰場,香港長年累月被新加坡壓住,係時候作出反擊,但反擊時間亦極之重要,如果等「TOKEN 2049」開完會才對JPEX採取行動,相信效果會差很遠。

有一些單位甚至要做大維修,今次都唔知唔見幾多錢,不過都冇辦法,如果唔係就唔會叫天災。(亞新社)

收租業主的噩夢

今次真係人算不如天算,不少業主對利息上升早有準備,最有效策略就是降低借貸比率,但「顧得頭來腳反筋」,估唔到 10 號風球之後又有黑雨,搞到有不少出租單位出現漏水及水浸等情况。

愈多人送行,官員愈失分。(Shutterstock)

做官切忌大排筵席

有老友話今次真係CY發火,非同小可,CY鬧一個即將去北京受訓的地區公務員,臨行前大排筵席,場面非常壯觀。為官之道,香港人真係唔多識,以為多人送行就是一名好官,其實,愈多人送行,那名官員愈失分。

根據政府數據,大約有14.3萬人是從外國來港,作者相信大多數是從英國回流。(Shutterstock)

不能返內地 不如唔好回流

有移英港人問這是不是一個回流香港好時機,相對來講是的,由於香港現太缺人,不少老闆都唔會理會入職者是否回流港人。所以,如果打算回流就要快,不過,如果返唔到內地就要考慮清楚。

香港政府雖然話搶人才,但口惠而實不至。(Shutterstock)

香港沒有搶人才

只有經營者才知道什麼人值得去搶,政府只需要「畫隻龜」,盡快放行便可以,千祈唔好為了一個本地三流人才而放棄一個一流人才,咁樣做,只會令香港愈撈愈霉,香港人才反而會被其他地方搶走。

業主唔識得節制,金管局幫他們節制,就算樓價下跌,只要物業投資回報跟利息支出打成平手,業主不用付利息差額,銀行亦唔會追數,樓市想跌很難。(Shutterstock)

做地產 愈叻借錢愈易死

有一些人很叻借錢,往往可以避過金管局監控.但聰明反被聰明誤,今日樓價下跌,借貸比率上升,銀行亦被迫追差額,這就是太叻借錢的結果。

金管局放寬住宅按揭成數,有助刺激用家換樓需求。(Shutterstock)

放寬逆周期措施 銀行不用追差價

金管局發出清晰指引,物業可以用資產抵押借足五成,就算那些做生意的業主未必可以向銀行借到錢,但最低限度唔使畀銀行追差額,唔使賣樓還債,少了供應,樓市向下調整的壓力減少,樓價就算再跌都唔會跌得幾多。

由於在Facebook上的冒充者不是用真身,所以夠膽講一些知名評論員唔夠膽講的內幕消息,甚至分析得比一些評論員還要好。(Shutterstock)

六耳獼猴不敵孫悟空

近日有很多做評論員老友非常頭痛,因為他們的Facebook專頁被人冒充,而冒充他們的人目的是希望followers能夠跟隨他們買股票。

豪宅不死,香港樓市不死。(Shutterstock)

香港樓市的主力牆

如果香港學新加坡,對豪宅業主打重稅,甚至唔畀非香港人買豪宅,就等於拆了香港樓市主力牆,冇有錢人來香港定居,豪宅死,香港樓市亦死。

美國矽谷第三間大銀行被接管、瑞信爆煲,債券幾乎清零,銀行立刻收遮,要求客戶清還買債券的欠款。(Shutterstock)

昔日買債劵 今日賣物業

美國矽谷第三間大銀行被接管、瑞信爆煲,債券幾乎清零,銀行立刻收遮,要求客戶清還買債券的欠款。那些投資者當日買債券,今日就要賣樓。

現在市況雖然稍靜, 但不是沒有成交,稍為好的單位亦不難賣走。(shutterstock)

講得愈慘 愈冇人買

買樓有一個秘訣,就算遇到不適合單位,不要浪費時間去討價還價,萬一業主願意割愛,變成自己坐艇,但遇上適合單位,就要毫不猶豫,否則,隨時蘇州過後冇艇搭。

新加坡政府突然大幅加外來買家印花稅一倍至樓價60%。(亞新社)

SSD變BSD 新加坡高招

雖然大多數人會認為太多人去新加坡搶貴樓價,新加坡政府唯有加印花稅來阻止外來人去新加坡買樓。加印花稅來阻止外來人口移入的想法可能有所誤會,真正的目的是阻止已經移居新加坡的人賣樓離開。

作者認為,美國聯儲局與銀行是競爭對手。(Shutterstock)

聯儲局很快就會減息

當美國加息,所有美國銀行都會加息,利息比美債高很多,而且靈活度又大,試問點會有人買美債?現在機會來了,矽谷銀行出事,可能會影響不少美國中小銀行……

日韓有條件限制中國人入境,這件事如何收科?(亞新社)

日韓事件 欠外交照會累事

今次日韓有條件限制中國人入境,又要入境的中國人戴黃、白卡,困小黑房,用軍警押送中國人做核酸檢測,極盡侮辱之事。日韓如果沒有一個外交照會,到入境才羞辱中國人,這便是不對,中國反制亦合情合理。

社運令到有30、40萬精英分子離開香港,我認為不少是暫時性的。(亞新社)

2019社運救香港

如果沒有大規模的移民,香港的專才計劃就不會出現,或者只是少量專才能夠進入香港。由於有大量精英離開香港,政府亦不得不宣布大量輸入專才,增加香港在國際競爭力,或者這就是塞翁失馬。

作者認為所有因素都利好樓市,唔會再有業主賤賣。(亞新社)

利好因素多 今年樓市料大升

作者認為樓市會升,除利息之外,所有因素都利好樓市,唔會再有業主賤賣,加價封盤已成新常態,估計有不少買家在冇樓睇的情下以開盲盒的心態買樓,出價仲會非常進取。

作者指香港應該向英國的醫護人員招手,應很快額滿見遺。圖為英國醫護人員罷工抗議。(Shutterstock)

香港應搶英國醫護人才

英國罷工給予香港一個機會,既然特首話搶人才,我們就從哪一處跌低,在哪一處起返身,既然英國用BNO搶了香港咁多人才,香港應該向英國的醫護人員招手。

取消SSD增加房屋供應,令樓價急跌。(Shutterstock)

政府會不會取消SSD?

近期樓市持續大跌,有相關人士建議政府撤銷SSD,藉此刺激樓市。但放寬SSD令房屋供應量增加,不但令樓價跌幅加深,而且會製造出不少負資產者。現今政府放寬SSD機會渺茫。

事實上,不少內地家族早已將辦公室設在香港,否則豪宅點會賣到咁貴。(亞新社)

新豪門恩怨之家族辦公室

作者認為,新加坡推行家族辦公室,與香港競爭。但能夠將辦公室設在新加坡的家族,實力應該有番咁上下,在家族之間由勾心鬥角所產生的衝突,非新加坡政府能夠解決。

在今年初對港股預測,全部分析員都認為港股會升破30000點。(Shutterstock)

民主制度 應用於股市的真諦

我認為民主制度適合於股票市場,老友的分析可能忘記了一件事,就是投票權,現在希望股市上升的人並沒有買股票,或者買得不多,他們只是持有股票,代表他們放棄投票權。

作者認為,撇除道德討論,普京的戰略是值得投資者學習。(亞新社)

普京的「逢三退一」策略

普京知道在烏克蘭的戰線太長,如果不放棄一些無險可守土地,他日烏克蘭大反攻,俄軍可能因為兵力不足而失去重要土地或城市。不過,普京還多做了一重工作。

我睇吓去新加坡工作的條件,原來不是太多香港人夠資格。(亞新社)

星出招爭人才 很少港人合資格

估計中國人是不敢放大量資金在新加坡,就算香港人可以去新加坡工作,新加坡政府都是得物無所用,那些去了新加坡工作人很快就會被踢走,咁危險的事,唔會有太多香港人願意去新加坡工作。

近日一個IB試的成績公布,香港竟然有93名狀元,62名探花,狀元數目佔全球14.5%。(Shutterstock)

移民潮令香港「狀元」數目增加

不少學生隨父母移民去了英國,令到那些名校可以從其他學校發掘出一些優質學生,來填補移民去了英國的學生。我大膽講一句,插班生大多數比移民去了英國的學生優異,這就是狀元數目大升的原因。

馬斯克是世界首富,一定是一個非常精明的人,在淡市裁走一些冗員亦是精明生意人做法。(亞新社)

裁員也要逢三退一

有人話「電車佬」馬斯克口不對心,剛剛話經濟唔好要裁走10%員工,但立刻表示要請更多員工來迎接經濟復甦;其實,馬斯克這樣做也是逢三退一,唔裁走一些冗員,又點會有空缺給予新人?

香港政府是否應該學外國放寬入境限制,否則就會失去競爭力?(亞新社)

抗疫「呼吸Plan」

有一個老友,從來唔買地產商有提供「呼吸Plan」的新樓盤。但點解前言不對後語,抗拒買有呼吸Plan的樓盤,又叫政府放寬入境限制,否則就會失去競爭力?

當大家用美元交易時,就要經過這套系統,尤其是買賣石油,銀碼很大,即使在兌換率抽少少水,利潤已經很高。(亞新社)

SWIFT料10年內自動解體

除非歐美將俄羅斯重新納入SWIFT系統,並且宣布在任何情况下,都唔會將任何國家踢出SWIFT系統。否則,將會有很多新系統出現,SWIFT時日無多。

放售的銀主盤賣唔出,點解唔見得樓市有危機?(亞新社)

點解咁多銀主盤賣唔出?

今年放售的銀主盤有150個,只有40個成交,其他仍然待售。放售的銀主盤有咁多賣唔出,理論上樓市有下調壓力,但現在出現的銀主盤其實不應該出現。

最近有不少成交,業主在4、5年前買的新單位竟然要蝕讓才可以賣得出。(Shutterstock)

利息升1厘 樓價跌一成?

樓價大跌的大前提是樓價曾經大升。不少評論員都有一個錯覺,香港樓價升了很多,但最近有不少成交,業主在4、5年前買的新單位竟然要蝕讓才可以賣得出。

當甲廈成交量上升,豪宅租務亦會上升,繼而帶動整個樓市。(亞新社)

俄烏衝突令香港樓價上升

近日有美資代理行落戶本港,外資行的目標物業,最熱門的是甲級寫字樓。正所謂「春江水暖鴨先知」,當甲廈成交量上升,豪宅租務亦會上升,繼而帶動整個樓市。

Currently Playing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