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傳媒周年論壇暨九周年慶典由律政司司長林定國擔任主禮嘉賓。他指出,世界地緣政治演變的確為香港帶來很大改變。要應對這些挑戰,最基本原則是,香港人要做到自信、自保和自強。
政治爭論深深影響了這一代年輕人的思維。有年輕人選擇躺平,有年輕人選擇移民,對未來感到悲觀。張炳良教授寄語學生要看歷史趨勢,不要太短視。既然年紀尚輕,未來就有更多機會,比年長一代應該更有信心。
《港區國安法》實施三年多,香港的司法獨立性廣受外國質疑,擔心影響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香港律政司司長林定國接受本社專訪,以實際數據回應本港司法獨立性受到動搖的報道,他並稱需主動向外說好香港故事。
律政司司長林定國即將擔任灼見名家九周年論壇主禮嘉賓。他認為,要說好香港故事,關鍵是故事要真實、具說服力的,以無法爭議、客觀的數據、定罪理據為依歸,不能只是口舌之爭。
近年來,警務處面臨多方挑戰,儘管挑戰重重,警務處仍多年如一日地認真扮演着公民生活守護者的角色。警務處處長蕭澤頤說,面臨種種挑戰,他的責任是傾聽前線聲音,改善政策,令前線警員工作更有效快捷。
北京三番四次敦促香港要就《基本法》第23條立法,但特區政府一直趑趄不前。特區政府的主事人也許還沒有察覺到,國安議題從2012年開始已不再是憲制責任「咁簡單」,而是中南海的首要關切、是重大政治任務!
現行《基本法》在2047年之前可能因應需要,並按照習主席7月1日所說的談話指引進行修訂,以更有利於一國兩制的全面和準確實踐,及有助香港的繁榮穩定、國家安全並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如今《國安法》雷厲風行,敏感的課題諸多避諱,專業發揮已受到動輒得咎的外緣侷限。留下來的教育工作者最需要的是理據分明的指引,提振士氣的支援,以及「授業」、「解惑」因材施教的發揮空間。
我們有個良好的憲制基礎:《憲法》和《基本法》是穩健的,不輕易修改的,而普通法制度是靈活的,能反映社會的改變。靜態的憲制和動態的普通法相結合,給予香港一個很好的法律制度讓它茁壯成長。
在新任局長名單中不泛政界素人。從正面看他們不會因循守舊,並會改善既有的陋習,主動地注入創意新思維,促進制度改革;但另一面,局長在推動政策時將難免會面對不少挑戰。
這一波選擇離港的人,年紀比較輕,30多歲未夠50歲,未到退休年齡。他們是職場上最「當打」的一批,大部分都是專業人士與管理階層。他們的離去,無可避免會對香港的經濟造成一定的影響。
自從《國安法》在香港實施後,引起了一撥移民潮,加上英國推出5+1方案、疫情逐漸緩和,今年首季移民查詢急增四成。立法會前主席曾鈺成今集為大家講解,到底港人移居外國,會否喪失香港永久性居民和中國公民身份。
保安局局長鄧炳強指出,香港《基本法》第23條在維持整體國家安全方面扮演重要角色。特區政府原本計劃本年5月在保安事務委員會提出23條本地立法,但由於新冠疫情延遲到6月,他期望就23條立法盡快諮詢。
警方國安處拘捕資深傳媒人區家麟,指他涉及「串謀發布及/或複製煽動刊物」罪。林鄭月娥及李家超均重申香港是法治社會,《基本法》及相關法律會充分平衡人權和自由。
市民無論怎樣選擇,事實上北京也會對香港擁有無限權力(無限政府),如市民、企業或外資願意繼續投資的話,經濟將繼續向好,不然的話,經濟便將停滯不前。所以一定程度來說,北京就是在賭這一把。
灼見名家七周年首場論壇探討「政治新形勢」。保安局局長鄧炳強指出,香港如今正面臨三方面的國家安全風險,因此除了堵塞國安漏洞,還要建立愛國主義的教育。
國慶文藝晚會於周五(10月1日)晚舉行,主題為「愛國愛港,向前邁進」。特首林鄭月娥致辭時表示,香港市民愛自己的國家,是應有之義,理所當然。而晚會則邀請本地青少年演出,展現香港年輕人愛國愛港一面。
支聯會認為國安處標籤支聯會為「外國代理人」又不提供任何理據,卻要求提交大量資料,是「濫權和不合理的做法」,因此拒絕提交資料。資深大律師湯家驊表示,市民即使因為政治理由,也不能忽略公民責任。
據香港大學學生會學苑即時新聞及香港電台報道,3名香港大學學生周三(18日)早上被警方拘捕,消息指,4人包括香港大學學生會前會長郭永皓、港大學生會評議會主席張敬生,以及文學院學生會一名前外務副主席等。
教協突然宣布解散。立法會前主席曾鈺成表示,教協一直站在政府與中央對立面,部分前線教師難以一下子改變思想,如何做好教師工作、改善教育生態更艱鉅。
在影視劇當中我們都對廉政公署請你喝咖啡耳熟能詳,這個典故從何而來?廉政公署又如何策劃他們的教育工作?鮮有接受傳媒訪問的廉政專員白韞六表示,他們從幼稚園開始,讓小朋友培養廉潔守法的觀念。
國安法下,紅線處處。記者報道,亦越紅線?香港記協表示,有記者被要求協助警方國安處調查7.1刺警案。被搜屋,扣起旅遊證件,被錄取警誡口供。大律師查錫我表示,警方有責任解釋記者是嫌疑人還是證人。
《港區國安法》實施一周年香港恢復穩定。立法會前主席曾鈺成指出,社會矛盾仍嚴重只靠《國安法》難以平復,應調整特區政府施政方針爭取人心,發現炸藥案顯示動亂風險依然存在,顛覆政府勢力仍在不能只發展經濟民生。
終審法院首席法官張舉能5月18日至21日率團訪問北京,香港特別行政區的高級司法官員與負責香港《基本法》的內地高官交換了意見,這是一種罕見的,但未來也許是一種嶄新而重要的交流方式。
你是否做過「五大訴求,缺一不可」的手勢? 這可以被認為違反了《港區國安法》。 林鄭月娥拒絕收回《逃犯條例(修訂)草案》時,你是否穿黑衣參加了哪怕是和平的示威?
如果我們相信「一國兩制」的初衷是制度間互相學習和展示北京對治理國際大都市的能力,無論被冠以「完善」或「倒退」之名,「港版國安法」的客觀效果是大幅引入中央的直接管治。
從2017年《施政報告》首次提到「國家觀念、香港情懷、國際視野」,可見不同層次的身份認同,在香港教育發展中形成多重的糾纏。到底教育局如何處理這些問題,才導致今天的局面?
林行止認為,原定今年9月舉行的立法會議員選舉順延之局已成,而「最佳」時刻是鄭副市(林行止已將林鄭月娥「降級」為「副市長」)第一任終任後一年左右──以「嘉獎她忠實地執行中央政策的苦勞」。
關於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強調要愛國者治港,香港科技大學經濟學系榮休教授雷鼎鳴認為,上層要求下屬愛國天經地義 ,而《國安法》為香港管治劃出紅線,中央出台新政策將滴水不漏不可試底線。一起聽聽雷教授分析。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