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大革命把推翻一切暴政本身亦演變成暴政,變成無政府主義,結果是拿破崙的篡奪。(Wikimedia Commons)

政改思考

從這個簡單的歷史陳述,應該可以看到西方宣揚為普世的民主體制的虛偽和欺騙性,其反面的民眾和社會革命卻又未能穩定出一個完全可替代的政體,民主政制與革命政權互為更替。

由於美國帶頭與西方進行再工業化以與中國競爭,中美貿易戰也蔓延至中國與西方的大部分貿易投資關係去。(Wikimedia Commons)

中國的挑戰

歷史上趕超成功的國家,如德國、蘇聯、日本,開始時用英美模式,發展成功的卻靠創新戰略。中國在改革開放以來的成功,亦是在模仿的同時有本身的創新,從而能跨越種種困難。

即使美國阻撓,以軍強橫,各國袖手旁觀,但各國人民看在眼裏,全球的反猶、反美示威行動會增加。(亞新社)

中東大變

現在的形勢是以色列正不顧一切地屠殺加沙人民。美國不加阻撓,只是用勸導和空投物資來貓哭老鼠,加沙人民在今後一兩個星期裏,不是被炸死、亂槍殺死,便是因缺食物、食水和藥物而白白地餓死、渴死、傷病而死。

烏克蘭戰爭與歷次阿富汗戰爭的不同,在於前者為兩大國的比拼,後者為人民戰,不對稱的力量便產生出不對稱的戰術、戰略。(Shutterstock)

戰爭的考慮

守衞國土,以至以攻為守,都是打出去。中國不侵略別國,便沒有不對稱戰爭的機會。空防失敗,別國進侵,中國能選擇的還只能是烏克蘭戰場的例子,人民戰、游擊戰會是戰敗後的反應而已。

一帶一路的大歷史要重新審視傳統歷史認識。圖為敦煌壁畫記錄了張騫出西域。(Wikimedia Commons)

絲路歷史

中國歷史上的分裂都是思想大活躍之時,春秋戰國為明證,但在此主要是在中原(長江與黃河流域)之變。漢代通西域,中國的分裂便多了外來因素,也帶來外來思想與文化的影響。

內塔尼亞胡極右翼政權害怕現時停戰,便沒法完成消滅哈馬斯,吞併加沙以至殖民西岸佔領區的目標。(亞新社)

抑制以色列

從加沙的戰爭,以色列右翼勢力看到若不在這個時候大戰,待阿拉伯、伊斯蘭教地方武裝力量再提升,伊朗、沙特阿拉伯更團結起來,大以色列國便不可能建立,以色列要吐出佔領區,因此不能不大戰。美國可抑制以色列嗎?

泡沫穿破的危機與打擊程度會更勝美國,因為美國還可狂印鈔票和迫使其他國家接收。(Shutterstock)

怎樣救市

美其名這樣的市場興旺為繁榮盛世,實質是不少資金借機外逃,留下的是炒賣過度,價格脫離社會購買力的金融經濟,形成泡沫,也造成愈積愈嚴重的泡沫穿破、浮財破滅的金融風險,金融風險更大有可能引發整體經濟危機。

伊朗的反制,相信不能約束美以進一步的挑釁,隨後當會有更激烈的衝突,特別是以色列承受的軍事、外交與經濟壓力日益嚴峻。(Shutterstock)

早晚大戰

伊朗一直自我抑制,不給美以藉口,但美以得寸進尺,緊緊加壓,尤其是最近伊朗南部死傷更多群眾的恐怖主義行動,表面上是伊斯蘭國所為,背後還是美以。伊朗近日報復,大炸伊拉克、敍利亞境內美以的據點。

特別是北部都會區,怎樣與深圳河對岸的嶄新中心市區競爭,來達到本地就業與居住的雙重功能呢?(Shutterstock)

重新規劃

當香港的公立大學紛紛往珠三角設分校,香港科研主力的大學原來香港為主、內地為輔的設想,好可能很快地逆轉。大學重心轉移,政府科研政策消極,還在招商引資的階段,香港難發展成科研產業的集聚,以科研興港是幻想。

即使港官反對或抵制,在中央政府堅持之下,港深和香港與內地的連接加強,口岸增加,高鐵通行,一地兩檢成共識。(Shutterstock)

一城兩制

香港與深圳應朝順應民心與市場趨向,開放兩地居民來往,成一國兩制下融合成一體的雙城記。不是如武漢三鎮式的合併,應是馬爾默與哥本哈根的融合,保留各自特色,形成緊密合作的分工與競爭。

以巴之戰要理解的不僅是以色列與哈馬斯的軍力對比,而是巴勒斯坦上百年阿拉伯人與西方大國的鬥爭,夾雜上猶太勢力在西方政治中的作用。(亞新社)

歷史認知

看歷史,便不會簡單地、粗暴地採取偏頗的政治立場。而從表象可突破各種扭曲、欺騙,看到戰爭或非戰爭中各個國家民族的真實關係,真正的利益關連。

紅海航道是歐洲、北非與亞洲的主要航道,北極航道在冬天難以開啟。(Shutterstock)

全盤落索

胡塞武裝若成功攔截以色列及親美國家在紅海的航行,美國卻打不過、不敢打,這便成國際的先例,其他國家和非政府地方武裝可嘗試控制地緣戰略的海峽,來制約和政治勒索美國及其他國家。

猶太教徒必然是猶太人,可歷史上有例外,只是以色列政府與猶太教宗教組織將猶太教視作猶太族的宗教,排斥外族。(Shutterstock)

猶太人神話

歐美資本主義的興盛使以色列國的猶太人強大,並不源自猶太民族的真實歷史。以今天以巴之戰,若美國停止援助,以色列大有亡國之虞。以色列或猶太人的強大,不過是西方媒體製造出來的神話而已。

烏克蘭戰爭不再延續便成為韓戰式停火,美國抽身,歐盟接手,看來便主要是要讓德國主持今後烏克蘭大局。(亞新社)

新局面

正因大勢已去,烏克蘭軍方對俄羅斯的襲擊,包括深入俄境破壞中俄鐵路,都是最後的騷擾,起不了多少作用。

以色列暴行破壞了美國安排的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建交的和解計劃,且使反猶太復興主義暴行的聲勢從阿拉伯和伊斯蘭教國家擴展至全球。(亞新社)

世局驟變

哈馬斯一打,以色列一採仇恨報復,美國的戰略便全盤皆落索。政治形勢轉惡也正禍延經濟,突出了美國的金融危機風險,亦成就了中國在國際社會的領導聲勢。

中美元首會面是美國暫時求和,為勢所逼,也是為了美國的利益,不是為了中美聯手推動世界和平發展。(亞新社)

習拜會

拜登在會面後答美國記者提問,還是要指控習近平為「獨裁者」,在私反映拜登對中國的態度還是仇視,會面時作讓步後忿忿不平;在公反映美國政府的對華政策根本沒有改變,只是暫時作出技術調整,沒有誠意。

外交方面,以色列的蠻橫,使維護它的美國愈來愈在國際上被孤立和針對。(亞新社)

衝突難解

若以軍沉不住氣,盲目的擴大戰爭,可能便落入哈馬斯的陷阱,死傷更眾,單以此便足以引起以國內部的分歧反對。當國際壓力日增而戰情難改,內塔尼亞胡政權不是進一步瘋狂轟炸,便會在壓力下下台,改與哈馬斯談判。

以色列在加沙濫殺平民、傷殘婦孺,已開始引起公憤。(亞新社)

進一步衝突

國際民意與愈來愈多的國家聲討以色列野蠻的加沙(殖民)政策,美國可有能力封天下之口?停戰和開放人道救援只是治標,連美國拜登也說要回到兩國方案。即使歐美列強也不得不要被迫從根本去解決巴勒斯坦問題。

以色列的反應會是加強轟炸,製造更多的傷亡。(亞新社)

猶太核戰?

以色列政府不再掩飾其殖民主義的醜惡行為,公然推行,便不只是針對加沙居民,而是向全世界挑戰。觀乎其突然空襲敍利亞大馬士革等的國際機場,是明顯挑釁,嚇阻敍利亞及所在的阿拉伯組織援助加沙的哈馬斯。

烏克蘭戰爭包含了強烈的新納粹主義因素,美國以至北約、歐盟的政軍體系,也同樣地存在着白人種族主義的納粹主義因素。(亞新社)

西方政治

民粹主義是社會大眾的無知化,或更準確地是認知趨於淺薄、簡單化和絕對化,沒有深層思考,缺乏獨立和批判性的觀察,隨波逐流,主要是感性決定,但這種感性和認知卻同時是外在塑造。

中國在全球的外交工作進展順利,若沒有美國的干預,這將會是今後中美矛盾再激烈化時最重要的國際奧援。(Storyblocks)

中國的工作

中美之爭,中國能依靠的是中共的創新與自信,不為西方文明美國強盛所迷惑。走一步總結一步,把國情與世局連接起來,在新時代戰勝舊時代的帝國主義、西方霸權。

緬北電訊詐騙活動猖獗,為什麼中國政府長期按兵不動呢?(Shutterstock)

緬北問題

中國政府不應單以免稅,而應以大力投入開發來改變邊境各方面貌,從根本消除電騙、毒品非法輸入和恐怖主義的機會。

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與國家主席習近平握手。(中國政府網圖片)

全球部署

中美之爭是全方位、全球性的,美國是動用西方全球的力量來圍堵抑制中國,中國的反制也只能是同樣的全球化、全方位化。

美國在上世紀80年代以來的政治外交行動,都是為了推翻共產黨的政權。(Shutterstock)

政權之爭

中國既是共產黨政權,又不服從美國,當在推翻政權之列。中美之爭中最激烈和決定性的鬥爭,便是誰掌握官員精英,便掌握政權。這是美國化的最終結果。

近期烏軍無人機偷襲屢屢成功,相信美國與北約會源源不絕供應無人機。圖示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到訪丹麥。(亞新社)

烏戰或變

無人機與無人艇的成功,應是烏克蘭戰爭改變今後戰爭方式的重大啟示。現時無人機、無人艇的規模和殺傷力還有限,但大有提升的能力。可能至少將會成為未來戰爭的一個重要部分。

虛假需求、資產浮財一下子消失後,中國經濟難免受到大的挫傷。(Shutterstock)

誰先爆

從國際形勢而言,最大的威脅是美國的債務泡沫、金融危機。是中國崩潰還是美國危機首先爆發呢?可拭目以待。

香港的命運,操於香港人手裏、留港港人手裏。(Shutterstock)

香港正在面對什麼內外挑戰?

內外挑戰都是百年不遇,頗多部分是香港無法獨力應對。內外挑戰再互為因果,壓力更大和更迫切,已不是中央政府動員內地旅客來港個人遊所可克服。香港只能在逆境困境中自求多福、自找生路來突破。

不理會市場上實際的供求,更因20多年的大貪腐,讓貪官污吏製造出更大的投資投機泡沫。(Shutterstock)

清理房地產

市一定要救,但救的是已支付部分房款的民眾和爛尾樓,不能援助已建成卻無市場要求的地產項目,不能援助投機炒賣的購房客,地方與中央財政,不能用作延續地產泡沫。

日本戰前工業化快速發展的體制,先在美軍佔領時大幅削減,90年代開始把戰後調整了的體制也進一步破壞。(Shutterstock)

中國經濟會否日本化?

日本的衰落有其獨特方式,美國因素是主導。中國經濟現時有些相同的挑戰,特別是美國欲施以對付日本的相近策略,但中國與日本的差別巨大,也不是美國附庸,任人魚肉。

北約峰會於7月11至12日舉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左)得到不少軍援保證。(亞新社)

北約退縮

俄羅斯不同塔利班,烏戰消耗遠大於阿富汗之戰,戰場不能勝利便要敗退。拜登與美國正處艱難時刻,此所以可以容許澤連斯基的新納粹主義政權鋌而走險。

瓦格納事變表露出俄軍的內部問題,他們不可能在戰場上有進取行動。(Shutterstock)

韓戰模式

瓦格納事變,誰也不曾預料。在當前的空檔,美俄雙方將重新評估形勢,讓第三方可以進行斡旋。也許轉入韓戰模式,將會是最佳結果。

歐洲民眾或會爆發反戰、反美國天然氣進口示威。(Shutterstock)

歐盟之劫

若俄羅斯天然氣進歐的管道全部被摧毀,重建至少多年,戰後歐洲的天然氣便完全為美國壟斷了。美國要求歐洲不要依賴俄羅斯,結果是要轉為倚賴美國。利害相比,民眾亦可看見。

美國打擊中國經濟,作用是中國減少對美出口。(Shutterstock)

人口變局

中美新冷戰的展開,由於對經濟貿易的衝擊,相信會加劇中國人口格局的變化。由於美國新冷戰的脅迫,美國以及英國、西歐的西方市場封鎖,香港與大灣區不能只依靠科技,更要開拓內地及非西方市場。

西安峰會是重申新絲路的「一帶一路」倡議,也不止倡議,而是經濟已先行,基建正加快,區域聯動便開始。(Shutterstock)

西安峰會

幾個月前,中國與阿拉伯國家聯盟也提共建命運共同體。中國與老撾、柬埔寨、緬甸、巴基斯坦亦以命運共同體相許。中國的大國外交,不是如歐美的分而治之,而是以中國來連接世界各國,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演進。

香港城市經濟的國際性,在全球數一數二。(亞新社)

經貿外交

香港的國際性,不應只是內地富豪的海外財富管理中心,而是中國經貿外交的推動者、執行者,積極進取,突破國際的政治封鎖。

近年香港發布多項新政策,但市民關心政治的意欲卻不高。(Shutterstock)

還說政治

在撥亂反治今天的香港,討論政治問題,似乎吃力不討好。在撥亂反治的初期,事實上是反應熱烈,為甚麼其後市民對政治會變得冷淡?

香港現正面臨經濟轉型,就業結構將會兩頭發展:高薪的增加,低薪的擴大。(Shutterstock)

引進外勞

香港經濟要進一步擴張,在人口老化的條件下,對勞動力的需求只會愈來愈巨大,本地生育率已極低,不可能回升。作為移民城市、國際都會,香港只能引進人口。

2023年3月,王毅主持沙特和伊朗對話閉幕式。(中國駐立陶宛大使館圖片)

中國斡旋的效果

沙特、伊朗與中國的關係遠勝它們與西方的關係,西方對它們而言是背信棄義,背負着殖民主義的惡劣紀錄,因而它們與西方的任何協議都不可靠,伊朗的核協議、沙特與美國的關係便是證據。

若烏克蘭戰敗,霸權便會潰散,美國內部分裂的力量將如脫韁之馬。圖為美國總統拜登突訪烏克蘭。(亞新社)

美國蛻變?

美國在烏克蘭戰爭中勝敗都無損其本國原有條件,只是在當前的全球化下,美國對外伸延和依賴沉重,戰敗會斷絕國外資源的支持和供應鏈崩潰,也缺少持續戰爭和外國戰爭帶來勝利品以紓解美國國內嚴重的結構矛盾。

中國致力勸和促談,並承諾與俄羅斯加強各方面合作。(亞新社)

膠着利談

俄羅斯的戰略還是特別軍事行動,依此也適應中國的要求,有利中國勸和促談。烏克蘭戰爭的決定點是戰情膠着,俄不攻,烏攻不下,便可讓各種政治因素起干預作用。

對國際政治來說,最佳的結果是烏克蘭停戰,非軍事化和永久政治中立。(亞新社)

中國促和

在國際政治全球化、美國全球霸權的形勢底下,烏克蘭傾向任何一方帶來的後果,都會影響中國,中國不可能置身事外,等待戰火燒至眼前才作反應。

美國改變了分而治之的策略。圖為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與伊朗總理會面。(美國國務院圖片)

中俄伊合作

當前不聽美國指令又有力量且敢於與美國抗衡的,只有中國、俄羅斯與伊朗。美國沒法操縱這3國,過往的陽謀陰謀都不奏效,而且促成3國對美國由懼怕變為仇視。

如果美國支持稍減,歐盟當會退縮。圖為烏克莬總統澤連斯基( 左) 與美國眾議院前議長佩洛西。(亞新社)

俄烏戰爭 不戰不和

除非用軍事獨裁統治,反戰和談和重建烏克蘭國家的政治趨向是無可抑制的。這或許是歐洲或歐盟與以至烏克蘭的最佳結局。不戰不和讓時間把矛盾對立逐步改變。

巴西與阿根廷商議創造南美共同貨幣。(Shutterstock)

貨幣國際化

面對美元霸權在全球肆虐,去美元化顯然成為不少國家的希望。但良好願望變為現實,並不容易,且在現時的國際體系裏,過早追求用某些貨幣來促成去美元化,並不現實。

人民幣升值令內地及香港A股股價由跌轉漲。(Shutterstock)

強人民幣

中國不需要學美國用強美元支撐負債經濟的泡沫,但有序增強的人民幣有利中國經濟內外循環的擴張,特別是像當前美國西方全力壓迫中國之時,有着巨大的戰略效益。

港府不可能像內地政府一樣,代表社會和國家的長遠和全域利益來把持社會的發展。(亞新社)

誰來治港

香港的資本主義體制,還是以資本與勞工的對立作為主要的體制性矛盾,中國的主權、一國兩制的創新都沒有改變這個本質。於是,在愛國愛港者治港的大框架下,是資本治港,抑或是資本與勞工合作治港呢?

普京斷絕俄羅斯對美國、歐盟、日本等的石油出口。(亞新社)

石油戰

石油、天然氣的供應武器化後,反而使俄羅斯可以用作外交工具──友好國家折扣供應石油。美國企業不會跟隨,便只能靠政治控制G7國家來佔據它們的市場。

位於中環的香港終審法院。(Shutterstock)

司法要改

香港未必要全面排斥外籍司法人員的參與,但可嚴格挑選,捨英加澳紐美「五眼」聯盟成員國的人員,改用行使普通法的其他國家資深司法人員,如印度、馬來西亞、新加坡等政治上較為中立。

今後多收海外學生,可對中國內地和香港一帶一路發揮貢獻。(亞新社)

教學相長

我在珠海學院一帶一路碩士課程的學生,平均年齡都30多歲,也有40、50歲的。學生中有不少人的事業都極具創意,也代表內地企業家們的努力求變。

第1頁,共8頁 1 2 8

按類別瀏覽

Currently Playing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