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中被忽略的「育」──美育
過去五個月的社會動盪中,學生的行為,完全反映出五育的失敗。當中「美育」的失敗,原因甚多,其中一個⋯⋯… Continue reading
香港教育學院前中文系講師,現為香港教育學院院校協作與學校體驗中心顧問及兒童文藝協會會員。從教40年,曾於本港中小學、男童院及懲教署執教。主要著作《小學中國語文課程與教學》(與李子建教授合著)及《圖解中國國情手冊》(編輯),曾擔任出版社之中文科顧問及小學中國語文教材之作者。
過去五個月的社會動盪中,學生的行為,完全反映出五育的失敗。當中「美育」的失敗,原因甚多,其中一個⋯⋯… Continue reading
童真是童年的一個重要成分,有童真的童年,才是可貴的童年,否則,童年和成年又有何分別?要讓孩子進入⋯⋯… Continue reading
若語文科仍然是「考試主導」,那中小學的語文教學,特別是寫作教學,又會朝哪方向發展?… Continue reading
古人常說:「師愛為魂,德高為師,學高為範。」作為人師,鄧老師應無憾無愧了。… Continue reading
電影帶領我們穿梭時空,環遊寰宇,拓展了我們的生活經驗,帶動了學習的熱情。電影更是「親子」的導體,⋯⋯… Continue reading
究竟「小孩是小」還是「小孩不小」呢?「小」與「不小」這個問題,讓筆者想起那次聽中國教育家陶行知的⋯⋯… Continue reading
「家風」,讓筆想起一個問題,究竟本港有多少家庭,重視家風呢?家風氣質和風習,反映出一個家庭有別於⋯⋯… Continue reading
與其事後跟進,為何不防範於未然?預防勝於治療,根治校園欺凌事件的警鐘,應不是在悲劇發生之後才響的。… Continue reading
假如財神要和聖誕老人來一場中西文化的「貿易戰」,財神面對的必定是「苦戰」。… Continue reading
若以魚塘比喻學校,學校收怎麼樣的「魚」,端視乎擔任塘主的校長決定養什麼「魚」。談起「魚兒可變身」⋯⋯… Continue reading
當下的「廢青」,是在面對生涯困境的問題時,他們無能為力,於是也就放棄,接受現狀的一群。當老師遇上⋯⋯… Continue reading
雖然,「詩」能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可在今天的語文學習氣氛下,要學生對「詩」有興趣,必須從童詩開始。… Continue reading
每個孩子都有不一樣的性格、愛好、背景與經歷,所以別複製他人的成功教子經驗,特別是對孩子教育的投資⋯⋯… Continue reading
近年小學的基礎教育,在教育專家的鼓吹與民意的壓力下,學校日漸側重快樂,對情意教育,只以蜻蜓點水式⋯⋯… Continue reading
要孩子享受學習,並且有好的成績,若不重視訓練孩子的專注力,結果是可能是事倍功半,甚或徒勞無功。… Continue reading
閱讀《莊子》的寓言故事,我們發現更多有關莊子的教育理念。觀乎今日香港的教育理念,走的是西方教育理⋯⋯… Continue reading
現行的教育目標,沒有對學生「品德態度」作為目標,也沒有對學生「學習態度」作為目標,相關的目標只散⋯⋯… Continue reading
社會歪風下,學生在校園爆粗淪為常態。如果要懲罰爆粗的學生,有阻嚇作用嗎?懲罰能夠令學生以後不說粗⋯⋯… Continue reading
考試是是學校教育不能避免的評估工具,同學要以平常心面對。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曾因一次考第二而哭,作為⋯⋯… Continue reading
若以每所小學有1000名學生計算,即全港有33所學校的學生都有抑鬱情緒傾向。難怪有人回應「真有那⋯⋯… Continue reading
若善用繪本,引導幼兒統整繪本的內容,建構繪本內涵的知識,並引導他們連結自己的生活經驗,相信更能為⋯⋯… Continue reading
獲得「最美教師獎」的教師,並不是身穿比堅尼泳衣,展露誘人身段,以撩人的體態回答主持人提問來突出「⋯⋯… Continue reading
回想孩提時代,學校並不是一個令人恐懼的地方。為何今天的學校,竟然是令孩子們發噩夢的地方?… Continue reading
除非你是名校老師,不然要「得英才而教育之」,這必定一個難以「圓」的夢。… Continue reading
筆者期待我們下任的教育局局長,是一個「務實」的局長,以「務實」的態度,帶領我們進行「務實」的教育。… Continue reading
假如你問我們的語文老師:「你們在語文教學的範疇中,最感困惑的哪一個範疇?」相信很多的語文老師的回⋯⋯… Continue reading
這是一個你通常會發現的情景⋯⋯ 當你在小息、午休或放學後走進校園,你會發現在校園內有同學在籃球場⋯⋯… Continue reading
孩子的心是一個容器,裝的壓力多了,快樂就自然少;裝的寬容多了,計較自然就少;裝的滿足多了,痛苦自⋯⋯… Continue reading
Agnes回應記者對現任教育局長意見時那句話:「……我不知你們是否喜歡現任的教育部長(局長),但⋯⋯… Continue reading
筆者心想,這兩位「小學雞」,系出名門,作為老師,若要就「高足」的行為寫「感言」,會寫些什麼?假若⋯⋯… Continue reading
各位看官,當你閱畢這宗「家長狀告幼稚園」訴訟時,有否和當時的家長同樣的感受:這位母親可能瘋了?小⋯⋯… Continue reading
若老師聽不懂校長「口中言」最嚴重的後果,是你天天活在焦慮與壓力下。… Continue reading
近日,筆者看到一篇文章,提出「補習」應該是「補習慣」,而不是「補學科」,「因為孩子之間學習成績的⋯⋯… Continue reading
我們常說,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今年的六四,有學生批評紀念活動「行禮如儀」,拒絕出席。看來,中學的畢⋯⋯… Continue reading
你可曾想到,暑期作業會是要求小朋友在草地上睡覺?赤着腳在火熱的路上走?在海邊扔石頭?到山林中聽鳥聲?… Continue reading
作為學校的「高階人物」的校長,能賺得師生對你有發自內心的尊敬的,實屈指可數。… Continue reading
對於普教中能否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筆者一向存疑。… Continue reading
當了30多年的中小學中文老師,我所教的中文課程,是不是沒有「本土」元素?怎樣的中文課程,才具有「⋯⋯… Continue reading
早於1993年,教育署就曾向學校發出通告,指學生在學校裏不應承受過量的壓力,同時應感到學習是愉快⋯⋯… Continue reading
當「重視建構家校關係」高唱入雲之際,是否也該重視「建構家長與老師的親和關係」呢?… Continue reading
這些呆在學校的高中生,苦等三年,每天過着的是怎樣的校園生活?… Continue reading
不考 TSA,孩子是否就會有快樂的童年?筆者跟四位不同階層的小三家長閒聊,以下是回應。… Continue reading
「人皆養子望聰明」,這是為人父母的正常的期望。… Continue reading
現在元朗雖然還算鄉郊,然而寫揮春的檔子卻只有零星一兩檔,相比當年,實在有點落寞。… Continue reading
自古以來,教師是備受尊重的人,這是因為人們相信教師是有道德、有文化、有思想的人。然而,今天的情況⋯⋯… Continue reading
各位老師,讓我們都向這十位老師學習,成為學生心目中的「極品老師」。… Continue reading
拜讀去年12月27日你在網誌發表的《喇沙與我》,文章談及你畢業後不收分文,貢獻母校的經歷與感受,⋯⋯… Continue reading
教育局的決策官員所注重的是「目標」、「質素」、與「問責」,而沒有「核心價值」。作為教育政策的制訂⋯⋯… Continue reading
校長上課是校長與教師的緊密聯繫的橋樑。校長上課,在課堂上的身分與所有教師一樣,親身經歷課堂教學活⋯⋯… Continue reading
「一己私慾」變成「一己私肉」?前中文講師親傳閱讀的四大法門!… Continue reading
儘管課室牆上,是孩子的塗鴉,只要這些塗鴉發自孩子內心,課室便會有笑聲,有故事,有色彩。這樣一個課⋯⋯… Continue reading
老師:我不喜歡教育的「彩虹七色」,我和山本耀司一樣,鍾愛黑色。不吉利,它不矯揉造作,自然而流暢。⋯⋯… Continue reading
「用」書,是提升學生閱讀的有效方法。學以致用,因用而讀,在這功利的年代的教育,也許是推廣閱讀的策略。…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