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著名兒童心理學家阿爾修勒博士曾進行為期一年的兒童色彩調查研究。他發現,對於孩子們來說,色彩有其固定的意義。那麼,我們應該如何為孩子搭配出一個繽紛且健康的彩色環境?
我們在生活上遇上的每一件事物,都是促使我們成長的元素和動力。對孩子來說,家庭和學校是兩個主要的學習場景,家庭成員和學校的師長如果能掌握現場的時機,循循善誘,對於孩子的成長會有事半功倍的成效。
疫情持續近3年,網上學習已發展成常態,師生逐漸適應於線下與網上混合模式的教學方式。或許網上學習面對著挑戰,但也因此讓我們看到在疫情中學校和教師艱苦得來新的收穫。
公開課邀請家長進入課室,展現學生的學習環境。讓家長了解學校的安排,有利家校的互相溝通,建立家校間的合作橋樑。並且加深家長對子女教育認識,從而幫助學生於課室中更勇於學習,建立信心。
美術教育是人類社會一項重要的文化素質教育活動,對培養幼兒的情感、觀察力、積極性以及操作能力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對幼兒進行早期繪畫學習,最有利於培養幼兒的創造力。
在幼兒美術學習,「聽」和「看」都很重要,所以學習活動設計必須留有互動環節。合適的教學策略是學習目標要具體、統一;表現形式幼兒班可自由一點,少兒班可明確一點,青少年可引導生活探究。
在人際關係中,家庭關係最為複雜,變數最多,變化也最大。局中人猶如孤零零的珠子,在傳統、家庭和命運所構成的輪盤上不斷轉動,各自能否相碰,很多時候身不由己,也無能為力。輪盤何時緩慢,何時停止,都無法控制。
父與子的難題貫穿着每個男性的一生,而且複雜無比。到底背後的真正原因何在?能否衝破限制和桎梏,消除隔閡和心結?這都需要放下自我,設身處地的理解和溝通,但更需要的,是上天的緣分和運氣。
審美教育應該成為素質教育一個重要的範疇,審美素養更應該作為國民教育一項重要的能力指標,我們下一代才成能真正提升文化水平和創意表現。要達成這個目標無論家庭、學校、社會、單位都要共同努力。
真正出現極度嚴重問題的家庭,父母雙親其實往往已是自身難保,他們根本已不能主動作出任何呼救!局外人必須要謹慎,必須要為社會做好防護網,要密切關心和跟進每一個傷痕纍纍的受苦家庭!
背誦是學習古文的不二法門,也是內化中國文化傳統的重要過程。如此方法,對於小學生的裨益最大,效用最佳。小學生記憶力強,乘早多背誦優美的詩詞歌賦及經典篇章,對於學習古文,肯定可以打下堅實基礎。
何漢權校長與鄭家寶校長認為,國民教育需要從尋根開始,父母或教師可以自小灌輸孩子籍貫觀念的意義。一起聽聽他們的說法。
父母和孩子之關係,本質上該是相輔相成的「命運共同體」,而不是個人主義的「唯我獨尊體」。追求孩子利益最大化,往往帶來孩子和家庭利益的最少化,結局雙輸。我們要走出「零和困局」,才能達到最終的「合作共贏」。
若能及早認識幼兒各年齡的繪畫能力發展重點及特徵,從無意義的塗鴉畫到有主題、有意義的內容,可以比較容易判定哪類繪畫表現正常、哪類表現特有個性。
電腦不是萬惡不赦,但也要平衡孩子的活動及減輕電腦對其神經的影響。對於輻射、電磁等負能量,最方便的做法是接地,即赤腳與地球接觸──草地、海灘、水泥地皆可。
兒童創意表現最大的助力應該是家長鼓勵、正確學習形式和爭取表現機會,「才能」的差異不是關鍵因素。很多個案都證明:人與人的差距,最小的是智商/天份,最大的是堅毅。
母乳餵哺為寶寶提供最佳的營養,也匯聚了媽媽給孩子成長最美好的愛和支持。UNICEF HK呼籲大家,藉着今年的國際母乳哺育周,向身邊的授乳媽媽分享我們的支持和祝福。
法例訂明家長不應獨留子女在家中,其實獨留子女在元宇宙的危險也一樣!不論因為忙碌或沒有興趣參與電子世界,家長與子女的關係只會更疏離,而子女沉迷的可能性就會更高,因為他們在迷途時找不到引路人。
當中國的離婚制度經歷2003年的改革後,離婚率大幅增加,而未成年人生活在單親家庭或繼親家庭的人口亦愈來愈高,下一代將會生活在一個怎樣的環境?北京大學社會系張春泥博士則指出,成長於單親家庭未必比別人差。
近日「天線得得B」擺設破碎事件,責任誰屬掀起爭議。網上有很多不同角度的討論,其中一個論點是為人父母,是否需要考牌?究竟什麼是「家長教育」?誰該接受教育?
香港家庭福利會邀請香港樹仁大學社會工作學系、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設計「兩代同行育兒孫」課程,教育姻親共職携手培育下一代,對於提升家庭幸福度成效顯著,將為社福界安排更多專業培訓。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