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 Jan 03 2025 23:59:59

陳月平

裘錦秋中學(屯門)校長,畢業於中文大學,主修中文,副修歷史,期後完成哲學碩士和哲學博士。主要任教中文和中國文學。對寫作和閱讀工作尤感興趣,同時,希望多參與品德教育的工作,於2021年加入教育評議會。

一本不斷予我勇氣的書
作者:陳月平2025-01-02
或許因事不常如人願,或許人總會因事和人而苦惱煩憂,堅持就是心中的燭光,照亮自己的脆弱,使自己看到希望的可能。
耆樂學無窮
作者:陳月平2024-11-26
長幼共學,期望學生會見賢思齊,學習長者對學習的熱情和主動。人生的經驗之所以可貴是因為有累積,然而更可貴的是長者對學習機會的珍惜。
樂其樂
作者:陳月平2024-10-23
美好不必太繁複,生活中真切的東西最珍貴,讓孩子有多些機會接近大自然,感受陽光和清風,這將是最好的舒展身心方式。
為了追求更好
作者:陳月平2024-09-13
事實上,教育界的變化並不會比其他的界別少,但若沒有學習及反思的能力,而是以恆常來面對新事物,我相信穩定反而是阻礙。
我知道,但我不想
作者:陳月平2024-08-08
閱讀應是快樂的,並且要容許每一位讀者有個人的感受和想法在其中。但如果每一篇文章都有既定的感受要認同,每一個成語或故事都必定有教育的意義在其中,這將令充滿好奇的孩子感到乏味。
遊學神州──廣西
作者:陳月平2024-07-02
有機會來到這所著名的廣西中醫藥大學進行研學交流,是一個十分難得的學習機會。感謝不同部門和中國教育交流(香港)中心締造這個「遊學神州」的機會予本校師生。
「華」麗匯演
作者:陳月平2024-05-14
時間從未使經典遠離我們,經典一直在我們的生活之中。感謝友好和家長提供布料、配飾和化妝品,感謝用心經營這次與別不同的閱讀之旅的老師。
凡苗皆可秀而實
作者:陳月平2024-04-09
有時種子並不知自己會落在何方,或許是身處於貧瘠的泥土,除了靠自己奮力衝出泥土外,更重要的是陽光能否照耀它?是否有充足的水和肥料,以及有否人可以拔去阻礙它成長的雜草?
龍生九子不成龍,各有所好
作者:陳月平2024-02-26
「龍生九子不成龍,各有所好」,我們不必成為別人心目中的龍,可以根據個人的特點或所好走向自己的將來。
是誰的責任?
作者:陳月平2024-01-15
照顧孩子成長是家校共同的責任,價值觀的建立亦然。投訴是表達的途徑之一,但不是唯一的方法。然而濫用投訴的人有想過自己要負的責任嗎?利用他人作為取得個人所想,這是教育下一代應有的嗎?
從未太閃耀
作者:陳月平2023-12-01
人生未必能太閃耀,能照見自己就足夠,在不同的時間能盡力做最好的自己。因為我們未必「有什麼得意成就」,時間「霎眼是微秋」,人生路上的得失也是十分美麗的學習。希望你們在新的學期有更好的開始。
一起午飯的日子
作者:陳月平2023-10-24
我們是身處在同一社群之中,必定未能樣樣盡如己意,重要的是要互相明白和體諒,學習易地而處,從不同的角度作出考慮。即使我買了他們喜歡的雪糕作為甜品,但我相信一定未能滿足所有人的口味,這就是現實的局限。
綿延不斷的孝親之情
作者:陳月平2023-09-20
傳統就是我們的泉源,希望在日常生活更多發掘我們優秀而美好的傳統精萃,在生活中體味美好而豐富的文化元素。
結伴同行
作者:陳月平2023-07-31
回望這年度的種種轉變和嘗試,面對很多不同的挑戰和未知,然而因為同行者予我們無盡的支持,感謝不同的友好、家長和校友的付出,令我們勇於不同的嘗試,樂於面對種種新的挑戰。
嘗試可以找到更好的自己
作者:陳月平2023-06-16
台上那數分鐘的演出或許不是學習的核心,台下與外籍老師和學生的交流,互相對表演或演繹之解說,甚至加上個人對某句、某個動作的看法等,以上才是真正的互動英語時間。
有為者亦若是
作者:陳月平2023-05-04
「起步點」是過去的成績,將來由自己去書寫,任何人都可以有驕人的成績,你們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唯一要堅持的是努力。
陽光明媚下的告別
作者:陳月平2023-03-14
闊別了3年的中六惜別日終於可以重臨,而且是在如此明媚的春天,誰人心中不是充滿着陽光?或許在成績方面你們不會成為別人眼中的尖子,但你們的努力一定可以成為最好的自己!
舉辦多元學習周 將學習責任交予學生
作者:陳月平2023-02-08
學習的責任本是學生應有的,但若主導權掌握於老師手上,久而久之學生會將責任放之諸老師身上,倚賴老師發師號令,這難形成自發的學習。筆者的學校嘗試舉辦多元學習周,為學生提供不一樣的學習體驗。
彳亍而行
作者:陳月平2022-12-28
在這一年之末攀青山,在途中看看周遭的風光,想想一年的時光我們學習到什麼?
「公開課」是為了什麼?
作者:陳月平2022-11-17
公開課邀請家長進入課室,展現學生的學習環境。讓家長了解學校的安排,有利家校的互相溝通,建立家校間的合作橋樑。並且加深家長對子女教育認識,從而幫助學生於課室中更勇於學習,建立信心。
眾樂樂──學校與社區的伙伴合作
作者:陳月平2022-10-11
服務學習是令學生學懂關懷別人,又可以發揮自己長處的良機。學生的成長和學習有賴社區和學校攜手合作。獨樂樂豈及眾樂樂?
淺談疫情下的關顧工作
作者:陳月平2022-08-31
若處於實體的面授課,插班生的工作是班主任和輔導老師熟練的工作,但網絡世界如何照顧他們?如何使插班生與其他同學熟絡?如何令他們於課堂中能產生親切感而投入學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