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心軟,天性便是肯吃苦照顧別人,於是便孭了一個又一個的重擔子。(《女人多自在4》劇照)

女人

男女在一起,只圖個互相有感覺、有依傍、有關懷、有個伴……不再是什麼長期飯票、什麼好歸宿。怪不得網上瘋傳,大概有同感的女性不會少。

這種拉扯之下竟沒有爆一條線,沒裂過一寸?這種神奇彈性西裝,要記一功。(電影海報)

窄西裝

有點戀母的新時代占士邦,目標是一大群有消費力的剩女中女師奶阿媽?原來連自己也照顧不來的大男孩可能是占士邦?

還記得Baryshnikov年輕時的英姿嗎?還記得以《卡門》成名的Ana Laguna嗎?(YouTube截圖)

長者之舞

看到長者跳舞,總是有點感觸,老人關節痛,腿已經不行,還是想跳,因為年輕時沒時間;老了,才明白心有餘而力不足。但沉醉在音樂中,怎會不想跟着擺動?

這女導演一定很纯情,如此可愛的瞓街男,是fantasy吧!(電影Gluck劇照)

GLUCK

想不到這一齣在德國電影節中出盡風頭,得獎無數,女導演Doris Dorrie 2021年的清新作品,有點像《那些年》,迷盡豆芽夢少女,或寂寞中女,甚至孤獨老婦......

游擊戰的用品,都放在玻璃櫃內,我一件件的研究。(Shutterstock)

抗戰

去歐洲我總愛泡展覽廳,在德國柏林,也曾在那幾個二次大戰記錄納粹的展覽廳過了幾個一整天,真是最好的獨自旅行行程了,因為真的是找不到別人有共同興趣。

冤案是律師頭上一把刀,更是法官頭上一把刀。(Shutterstock)

冤案

《65宗冤案》書中說的冤案,今天大概不太可能再出現,但科學鑑證再先進,依然鑑證不了人的腦袋在想什麼。

請客也是一門藝術。(Shutterstock)

請客

有些主人家自己以為很有class,以為自己煮得刁鑽,又弄Duck l'Orange什麼法國菜,還強迫人家聽他講解各款芝士的來歷,客人未必領情,「我地唔係嚟聽lecture 喎!」

幾個龍友等上旅遊巴士,話題當然是鏡頭、光圈。龍友老前輩說這算是什麼?(Shutterstock)

龍友大特寫

龍友拍攝配件多,腰間一條帶,掛了8、9樣配件,背心一件,共有10個口袋,像武俠小說的大俠,工具隨手拿來,飛躍山嶺於瞬間,但求一張自滿的照片,筋骨勞損,何足以言?

同學也在收拾亡母遺物,發現竟然有他幼稚園低班考第一成積表和大學畢業禮入場券。

父母的自豪

兒女永遠在父母離開後才會遺憾自己不夠的陪伴和關愛,千叮萬囑地向年輕人勸戒,要珍惜父母,但是一代又一代的兒女都不會聽從。這可能便是擁有便不珍惜、失去了才遺憾的道理。 

唯有建築物,要親自到貴境才可以體驗,因為搬不來。(Shutterstock)

好奇

香港來的朋友會譏諷我問「有得分呀?咁好學做乜?」我這人天生八卦,偏偏不愛八卦明星有啥情婦,只愛八卦歷史故事,看遺跡。

2600位乘客在郵輪上,要起碼1100位職員去服務,還要是人跟人的那種服務。(Shutterstock)

郵輪客人見不到的一面

良好的國民教育,便是教國民怎樣看待不懂的事情,結果決定國家能否富強。在郵輪上看着那些西方來的70、80歲的阿伯阿婆,對什麼也興致勃勃的問長問短,這便突顯了人家國家的教育制度成功之處。

我也不喜歡古典畫,不是我那杯茶。(Shutterstock)

藝術館有什麼好逛?

香港人大多去藝術館的觀賞方式很「香港化」,急急地走呀走,不聽介紹,又不看標題,最着重拍個照(打卡),自己和名畫也入鏡的那種,15分鐘看完羅浮宮,還投訴《蒙娜麗莎》有什麼好看?

這電影是美國德州真人真事。(《禮儀師真假殺人事件》劇照)

阿婆殺手

究竟有些乞人憎的人是否可以從世界中消失?那些终日為身邊人帶來歡樂的人,是不是可以有權令這些乞人憎的人消失?這種論說很可怕,但有時我會極之同意。

Omar(左)演活了法國的新面孔。(《閃亮人生》劇照)

閃亮人生

我們知道的法國只限於古老的19世紀巴黎,卻不知道在巴黎外圍一個又一個公屋區,住了這群非洲來的移民,過着丁點兒不像法國的生活。法國人何時才嘗試融合兩個文化?

家長日裏,學生才是關鍵人物。(《我的插班老師》劇照)

見家長

老師一臉惘然,那位媽說得亢奮,指手畫腳,當然是在投訴。阿媽呀,教仔也是你責任,人家老師只是負責學科上的教導,兒子在家態度有問題,要問你自己才知道。

奧本海默的上天落地生平,是卓越學者尤其是科學家的警惕。(《奧本海默》電影海報)

奧本海默

Nolan的招牌配樂:一種重複敲擊逐漸增大的營造氣氛配樂,又一次在這個借一位原子彈之父的浮沉故事,說出核武的荒謬的電影中奏效,令到3小時的電影完全沒冷場。

鄰居曾是一種比親人更親密的關係。(Shutterstock)

香港式鄰居

如今的孩子終日忙碌興趣班,根本沒什麼無聊時間和鄰居結伴到處遊盪。孩子放鄰居家也是甚少,大人們更是連目光接觸也省了,所謂鄰居,也真是一個虛名。

張艾嘉在戲中希望借助霓虹燈的懷緬,作為對丈夫懷念的憑藉,果然感人。(《燈火闌珊》劇照)

霓虹燈

一齣《燈火闌珊》,比起什麼新聞特輯更能喚起香港人對本地文化消失的危機醒覺,不想香港變成另一個內地城市,大家可真是要加把勁了!

主教座堂在今天看來,依然宏偉無比。(Shutterstock)

座堂

國王鞏固了權力後,當然想花錢建築一些可以象徵自己權力的建築物。而在那個年代,這建築物一定便是座堂。不同地方的座堂有什麼建築特色,而背後又有什麼歷史故事?

心鎖

心鎖

為什麼情人們總希望把兩人的關係鎖起來然後把鎖匙丟下河?是向對方表達海枯石爛的意志嗎?鎖起了的情緣是不減的熾熱?還是被困的囚犯?

一間名校的校長,枱上滿是宗教性質的擺設,語氣像街頭的小混混。(Shutterstock)

靠嚇校長

一間名校的校長,枱上滿是宗教性質的擺設,面上冷冰冰,語氣像街頭的小混混,即是認為做教育最妙便是可以做得少,唯有靠嚇保證出品。說分數不重要,是自欺欺人!

在未有電腦的時代,軍事情報部門已是大數據的先驅。(Shutterstock)

破解密碼

有人說英國靠情報治理版圖龐大的帝國,怪不知占士邦是國寶,是英國驕傲,是英式超人。其實真正的占士邦,是一群在Bletchley Park為國家在二戰時期破解德國加密電報的學者。

有些孩子天生愛文字,有些偏偏就是一見文字便皺眉。(Shutterstock)

讀書人

大家都知道閱讀對孩子有多重要,但奈何,現代的孩子引誘太多:電子遊戲、電視、電影,算是愛聽故事的也有太多選擇。一本本的書,怎挑戰各種會動的媒體?

不同場合身份不同,我們分分鐘扮演不同角色。(Shutterstock)

演技人人有

演技人人有,在不同場合,對着不同的人,便扮演人家心目中自己的形象,忽然溫醇如小白兔,忽然又像兇殘的大老虎,忽然正直有禮有若秀才,忽然又會粗言穢語像市井之徒。

如果太累的時候,真是獎勵也沒有用。(Shutterstock)

默書

孩子學語文,是否必須靠默書?暫不跟校方爭論這議題,總之,如果「默書不是求分數」,也確是有助於初期積聚起碼的詞彙,但對於年紀小的孩子,家長最頭痛還是怎可以令孩子「配合」溫習。

這位老師終生醉心教書,副業實際上是學校社工。(Shutterstock)

一位永遠的老師

他的舊生,完全沒有高下之比,是高官、是主婦、是獎學金得主、是博士、是會考不及格、是專業人士,都是他的舊生,沒有特別哪一位令他挑出來炫耀,也沒有哪一位令他唾棄。

解除口罩令後第一天我便不戴口罩,是因為我覺得不舒服。(Shutterstock)

沒口罩的日子

滿以為3月回春的日子可以重現微笑,怎知道香港人嚇了3年後,驚魂未定,習慣已成,不能一下子改,是真正怕被傳染還是家中大堆口罩,不如用完?總之我不戴口罩,反而被人注意。

婚姻關係是一個大學問。(Pixabay)

婚姻觸礁

有時候,太傳統的婚姻關係,太沒空間,太太是全職主婦,於是放太多期待入去這段關係,丈夫受不了那壓力,便會消極反抗。妻子愈是不安,愈會把空間收窄,於是一段婚姻便告泡湯。

一對母女光顧一間髮廊,無意中反映了中國的社會情況。(Shutterstock)

報恩

女兒今天「先富起來」,不要問錢從哪裏來,但女兒想報答卻又不知從何入手,唯有問自己最享受的是什麼,將心比己,於是想起自己最愛的就是剪個最時髦的髮型,便帶媽媽也來弄一個!

澳洲片集《陪審12人》以陪審員為題材,揭示法庭審訊不為人知的一面。(《陪審12人》劇照)

法庭的裁決

陪審員本來是代表社會作裁決,用抽樣的辦法選幾個人出來,代表社會輿論。但今天的社會輿論很大成數已經被社交媒體影響了,他們只是代表社交媒體影響下的輿論。

美國的私立學校和公立學校生源差距較大。(Shutterstock)

私校公校

貧富差距懸殊的美國,公立學校和私立學校的教育差距也很大。被批評成一無是處的美國公立中學制度究竟是怎樣的?一直腳踏進私立中學,又真的能幫底層的孩子邁進世界知名高校的門檻嗎?

第1頁,共5頁 1 2 5

按類別瀏覽

Currently Playing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