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 Jul 19 2025 08:02:09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鄒秉恩

現任香港教育大學學校協作及體驗事務處學校協作榮譽顧問、宗教教育與心靈教育中心名譽特別顧問、課程與教學系和教育政策與領導學系客席講師;中國教育學會會員、香港教育行政學會院士、政府轄下的價值觀教育常務委員會委員、教師及校長專業發展委員會委員、教育評議會教育基金有限公司主席。曾任教育評議會主席、第11屆教育人員專業操守議會主席、聖公會中央教育委員會委員等;曾任和富慈善基金李宗德小學、聖公會聖米迦勒小學、聖公會基心小學、聖匠中學、公理高中書院校長及香港教育學院講師兼高級課程發展主任。

拯救險被殺校的中學
作者:鄒秉恩2016-01-15
我已離開了該校,據報今天該校校園每個角落都可以看見充滿自信、歡愉、有禮及肯主動學習的學生。
扭轉學校營運危機可以嗎?——理念篇
作者:鄒秉恩2016-01-01
作為被指定要扭轉學校辦學成績的校長,您會如何自處?這裏先放代社會的期望等基本框架……
校本支援計劃 照顧不同學生需要
作者:鄒秉恩2015-12-15
每個兒童都有自己的特徵、獨特的興趣、能力及學習需要;每個兒童都有接受教育的基本權利,而且必須有機會去掌握及維持學習至可接受的程度;常規學校必須容納有特殊需要的兒童,教學應以學生為中心,配合他們的需要;其目的是消除歧視、創造和諧社區。
良師啟導計劃
作者:鄒秉恩2015-12-01
「我感覺好溫暖,因為時刻有人記掛自己,有煩惱的時候,他又會聽我傾訴,最重要是他會體諒我的感受,以及給予我寶貴的經驗。」
處理學習差異問題探討
作者:鄒秉恩2015-11-20
什麼是「學習差異」?簡單地說,學習差異可以是與人的成長各異有關,人愈大,人的差異愈大。
融合教育是解決學習差異的良方嗎?
作者:鄒秉恩2015-11-13
有些人不愛讀書卻被送到學校去;有些人早上讀書,下午做兼職,溫習至深夜⋯⋯男孩生理、心理發展比女孩子遲,而升中派位卻用一個階段性評估成績,公平嗎?
融合教育是解決學習差異的良方嗎?
作者:鄒秉恩2015-11-13
有些人不愛讀書卻被送到學校去;有些人早上讀書,下午做兼職,溫習至深夜⋯⋯男孩生理、心理發展比女孩子遲,而升中派位卻用一個階段性評估成績,公平嗎?
淺談人口下降對學校發展的挑戰
作者:鄒秉恩2015-10-23
由於人數不斷下降而政府又無良策應對,所以每到新學年,許多學校都要面對收生壓力的問題,大大影響士氣!
年輕人看年輕人的主流訴求
作者:鄒秉恩2015-10-09
政府必須幹實事,針對年輕人「兩高兩低」的逆境,務實推行政策,從就業及置業兩方面深入思考。
「舊恥已湔雪,中國應新生」
作者:鄒秉恩2015-09-25
我們要忘記過去那七十年的悲慘傷痛,這段歷史卻教訓了我們,歷史到了一個階段必須劃上句號,一個妥善的終結。
學校變革成功的秘訣
作者:鄒秉恩2015-08-10
現在香港多間學校都急需改革創新,為學童提供更優質的教育。但畢竟說易行難,或許我們應先參考參考其他成功例子的改革方針。
成功辦學的五個因素
作者:鄒秉恩2015-06-26
由所參訪之兩所海南省學校所見,我認為可歸納為下列幾個成功因素……
參訪海南省教育現場有感(三之一)
作者:鄒秉恩2015-06-19
曾到過海南島三次,每次都是以休息、渡假和吃喝玩樂的心情旅遊,而每一次都只到三亞,對真正的海南島認識不多。但年前參與了由教育評議會主辦的教育遊歷學習團,到過當地學校作實際交流,從教育現場的體驗,對中國的教育現況有重新的認識。
甘肅省學校行動計劃的經驗總結
作者:鄒秉恩2015-05-29
學校改革沒有一個放諸四海而皆準的道理,一般成功改革者的共通點都是與領導者的領導行為有關,他們必定是一位有預見力、高瞻遠觸的道德領導,他們懂得尋找契機,從解決問題開始……
姊妹學校交流有甚麼好?
作者:鄒秉恩2015-05-15
世界在變,社會在變;我們國家在未來二十年的發展變化,已經是全世界鏡頭聚焦所在。如果我們還希望我們的學生保持競爭力,讓他們對自己的國家多一點認識又有何妨?到有一天我們的下一代優勢不再,苦了的又會是誰?
內地學校如何走出去──行動篇(二)
作者:鄒秉恩2015-05-08
老師用心地教,學生用心地學;它簇擁着一群帶有生命力、熱切追求學習的師生,正等待我們去燃燒他們心中那熾熱求學的火燄。教師對教學的熱情和學生們對追求學問的熱切與改進命運的決心,都深深地打動了我們!
內地學校如何「走出去」── 行動篇(一)
作者:鄒秉恩2015-04-24
甘肅省的校長培訓計劃乃港隴兩地大學的合作項目,目的是想更好裝備該地校長及負責教育的領導官員,除希望他們能好好掌握學校改進理念與領導能力的相關知識與技能外,其終極目的是希望透過一些成功行動計劃方案案例,以「小步子」的模式,從點、線、面去帶動整體甘肅省的教育質素改善與學校效能的提升。
內地學校如何「走出去」──改革與創新篇
作者:鄒秉恩2015-04-17
筆者有幸於早前跟隨香港大學教育領導研究中心到甘肅省,為該省曾接受校長培訓的學校作回訪行動,向有關學校提供改善意見,好使其改革計劃更臻完善……
教育為的是成就人才
作者:鄒秉恩2015-03-27
既然今天年輕人的特色是比較激情、自我,有自己理想,有自己一套的價值體系與做事作風,而且喜歡集體行動,有自己年輕一代的生存文化,所以教育機構在培育他們成長的角色與功能更形重要!
淺談教育機構在處理學生運動的角色
作者:鄒秉恩2015-03-20
在未正式進入討論教育機構如何處理未來學生運動的角色與對學校的啟示這個議題前,我們首先會檢視一些問題以幫助思考……
教育機構在學生運動的角色與功能
作者:鄒秉恩2015-03-06
很明顯,是次學生參與佔領運動標誌着香港學生十分關心學業以外的事情,特別是想由自己作主去決定自己將來社會管治的命運,也象徵了新一代學生運動的開始。學校在當中的角色如何?
推行學校改革與創新的個案分享
作者:鄒秉恩2015-01-30
如何達致學校創新經營及持續改善,取得預期果效,並非只是參考學者的理念,「依樣畫葫蘆」便能成就。以下,筆者用自己曾於2007-2012年在某校推行學校創新經營的經驗作實例分享。
推行學校改進與創新理念探討
作者:鄒秉恩2015-01-23
不同學者對「學校改進」(school improvement)都持有不同的定義。例如:Miles(1986)將學校改進定義為「是一種針對改善一所或多所學校與學習相關的內部條件以營造更具系統性和永續性的改革力量,其終極目標在於有效達致教育宗旨和目的」;Barth(1990)認為「學校改進需要學校文化的改變,而促使改變的可包括其內在文化、人際關係和學習經驗的質素等」……
學校為什麼需要革新?學校創新有什麼好?
作者:鄒秉恩2015-01-19
今天社會不斷進步,舊知識不斷被挑戰或翻新。科技發展一日千里,市場競爭更是每天都變化萬千。為了迎合這個不穩定但高速發展的新世代,企業界為了生存,不能不謀求創新或革新,去增強自己的競爭力。企業如是,個人如是,學校也如是!
「才俊飛昇」計劃理念可令魚兒大變身?
作者:鄒秉恩2015-01-09
事實證明,透過計劃的栽培,無論是資優還是普通資質的學員都能在學習能力上表現進步,關鍵在於啟導的方法,和有關技法是否能促進另外兩個資優元素的發展。魚兒可變身,而且是可以變得更好的。
「才俊飛昇」的理念基礎:資優可改變嗎?
作者:鄒秉恩2014-12-26
隨着科技和知識的不斷擴展,資優的定義已不再局限於智商的層面,它所包含的諸如創意、領導才能和情感溝通能力等不同領域的能力,實在是不能單靠使用單一的傳統測試工具(即標準智力測驗)將之評定。時至今日,資優學生已不再等同高智商的學童,而那些智商達130或以上的個體只可說他們擁有較多的先天優勢去展現才華,但這並不表示他們必定能夠有出色表現,超越同齡同儕的水平。
「才俊飛昇」計劃之誕生及其課程設計背景
作者:鄒秉恩2014-12-19
資優學童長期在學習過程中不獲滿足,再因偶有破壞行為而受到校方嚴厲處分,「高資低能」之餘,更會抗拒學習;久而久之,無心向學,容易誤入歧途。要打破這個困局,學校必須作出大膽的課程改革,例如嘗試在課程中加插一些挑戰難度的學習內容,多增加與現實生活相關的元素,參閱及引用適切的教育理論,按不同能力的學生需要,設計教學內容。目的是讓無論是資優、還是能力一般或薄弱的學生,都能按其學習進度提升他們的學習成效,最終是期望學生能自發及自主地學習,維持學習興趣,樂於接受挑戰。
「才俊飛昇」計劃提升學生潛能
作者:鄒秉恩2014-12-12
無論「大魚小塘」,還是「附屬認同」效應,都可以是資優學生備受困擾的心理矛盾。對教育專家來說,學生是大魚還是小魚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能否透過一個及早介入的特備課程,去轉化他們的學習能力,最終能令他們的學習能力增強,能讓他們的學業飛昇!
蒐集數據助改革
作者:鄒秉恩2014-12-05
我對學校每一個可供分析學校情境(contextual analysis)的數據都有興趣搜集,因為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我們要維持一個緊貼校情的學校持續收進(continuous school improvement)的校風,但須用數據帶動改革(data-driven reform)。所以我由上任的第一年便開始與同工一起建立一個數據庫,包括每年的學生背景資料分析、學生的出席考勤紀錄、升學就業資料統計、系統評估及公開考試成績、學生課外活動興趣與選科意願調查等,同時成立一個學校改進小組,成員包括有中層管理與一般教師同工,最重要是廣納賢才,凝聚改革力量,由小步做起。
從情意及社交表現評估看學生發展需要
作者:鄒秉恩2014-11-28
自尊感高的人,他的自我感覺會較良好,感到安全、有自信、有獨特感覺;做事有目標、有方向,願意接受他人,聯繫能力佳;有健康的自我概念和自我形象,思考能力會變得更敏捷,分析力及創造力更強,而且做事勤快有毅力,人的潛能便可發揮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