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 Jul 10 2025 08:27:57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王耀宗

中文大學文學士,哲學碩士,澳洲昆士蘭大學政治學博士。曾任嶺南大學協理副校長(學術事務),政治系系主任兼教授,現任政治系榮譽教授。中文編著有:
《神州三十年》(1979年)、《神州四十年》(1990年)、《神州五十年》(2000年)、《神州六十年》(2009年) 、《中國問題面面觀》(1990年)、《中國學生運動的反思與前瞻》(1992年)等。


英文著述有:From Deng Xiaoping to Jiang Zemin: Two Decades of Political Reform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University of America, 2005)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in Crisis: Hong Kong’s Transformation Since the Handover (edited, Lexington Books, 2004).


英文論文曾刊登在:Asian Perspectives, Asian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Studies, International Affairs,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China Information, Global Asia, Security Dialogue, New Left Review, Critical Asian Studies, Contemporary Chinese Political Economy and Strategic Relation: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etc.

重訪紐約世貿──21世紀國際形勢急轉之始
作者:王耀宗2021-08-15
首次來紐約的最深刻印象,是街道上的人種之「雜」,真是舉世無雙。自80年代以來,我已多次遊歷多個國家及地方,紐約還是無出其右的。
美國歷史重要文物——波士頓公共圖書館
作者:王耀宗2021-08-08
館內雕像、彩繪、壁畫眾多,擁有非凡的藝術價值,美國政府已於1986年將這間圖書館列為美國歷史性重要文物(Historic Landmark),最新穎的設備及古雅的圖書陳列,融和一體,令我印象深刻。
孕育諾貝爾獎得主的搖籃
作者:王耀宗2021-08-01
MIT和哈佛在美國是一時瑜亮,美國高等教育的雙子星座,分別誕生過百多位諾貝爾獎得主及多位美國總統。
波士頓的自由之徑
作者:王耀宗2021-07-25
名人以外,也有一位保羅李維,在美英戰爭前夕,能叫人掛出信號燈傳遞訊號給革命軍,警告英軍從海上而來,因此引致美國獨立戰爭勝利,而自由之徑上也有不少古蹟與這位仁兄有關。
波士頓:美國的「龍興之地」
作者:王耀宗2021-07-18
波士頓是美國的歷史名城之一,單是美國的反英國的獨立戰爭是從這裏發生,足以令此城永垂不朽了。而對香港人來說,莫過於波士頓地區的高等教育名校雲集的印象。
優雅法語區 魁北克市區一日遊
作者:王耀宗2021-07-11
1608年,法國探險家香普蘭(Samuel de Champlain)在此,建立了一個永久社區,也是法裔人的起源地。
訪魁北克省議會──歷史的殿堂
作者:王耀宗2021-07-04
議會完成於1886年,正面有22座白青銅人身雕刻,是魁北克的著名歷史人物,大廈正面刻着一句著名的格言「我記得」(”Je me souviens.”),這句話饒有意義。
蒙特利爾求醫記
作者:王耀宗2021-06-27
策劃旅程犯了錯誤,以後不知何年何日再會來此了。如果Cedy的情況沒有改善的話,可能要更改行程了。
漫遊法語之城蒙特利爾
作者:王耀宗2021-06-20
直到現在,加拿大仍奉英女皇為加拿大國家之首,政制上為一「君主立憲」(constitutional monarchy)國家。人口稀少、資源豐富、社會安祥及政體民主,是華裔人士移民的福地。
旅行前夕總是麻煩事多
作者:王耀宗2021-06-13
上星期四開始掛了100多個小時的一號風球,上午6時許,竟然改掛了三號風球,真的擔心今日飛機因風狂雨急不能順利起飛出發。
珍惜與子女外遊的經歷
作者:王耀宗2021-06-06
多年來撰寫學術以及政論文章的習慣,往往着意於語句之嚴謹,推理的邏輯及內容是否合理,寫遊記給了我解放心意的一個機會。而這次旅遊,是我們和成年的小兒子工作後第一次旅行,十分難得。
回首南美行:百年崎途與萬種風情
作者:王耀宗2021-04-25
為何大多數的南美洲政權在過去百多年,民主及獨裁政體之間迂迴而進,直至現在?巴西政府為什麼面臨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育的矛盾?
探戈的故鄉
作者:王耀宗2021-04-18
廣場上遊人如鯽,擺滿紀念品檔攤,並且放有音樂器具,有一對男女在公園中間大跳探戈,地下有裝錢的盒子。
歐洲味濃厚的布宜諾斯艾利斯
作者:王耀宗2021-04-11
來到阿根廷,就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市區所見,宛如一座歐洲城市無異,到處是新古典主義的建築群,樹木參天、林蔭處處的廣場或公園,以「白種人」居多。
溫差顯著的南美洲大地
作者:王耀宗2021-04-04
我們所帶備的衣物,主要是夏天的;只帶了一兩件薄冷衫及薄長褲,感覺有些受不住了。
聖地牙哥機場驚魂記
作者:王耀宗2021-03-28
我們被帶入海關的一間辦公室內,向我們查問的一位移民官頗為年輕,英語不太流利但能達意,他解釋說知道這不算嚴重的事,但是law is law,樣子似十分為難,我們也頗為忐忑,不知道懲罰是什麼。
能抵擋地震的古代秘魯石陣
作者:王耀宗2021-03-21
今天遊覽庫斯科主教堂和十二角石的大石陣,的確令人印象深刻。
印加文明的終點:馬丘比丘
作者:王耀宗2021-03-14
站在制高點遠眺馬丘比丘的遺址景象,視覺上十分震撼,只見一座山頭高峰上,砌了一排排用大石塊建築的房子。遊人來來往往移動着,四周巒峰環繞,青叢鬱郁,的確是隱世的好地方。
紅色大地上的耶穌像
作者:王耀宗2021-03-07
庫斯科市內綿延不絕的棗紅和白色相間的層層平房向左右山谷伸展,當中樹立了一座耶穌像,雙手伸展,跟巴西的那一座又有什麼分別?它座落的庫市又有什麼特色的東西?
秘魯「鳥島」堆積大量有機肥料
作者:王耀宗2021-02-28
筆者參觀秘魯的著名海上國家公園的「鳥島」,切身感受堆積了數百年的冀土臭味難擋,並觀賞了在安底斯山脈上形成的大型圖像「燭台」,驚嘆大自然的神奇。
納斯卡線條還是大貨車痕跡?
作者:王耀宗2021-02-21
納斯卡線之形成,是由於其地位於極乾燥地帶,地質由岩石構成,極少下雨,也不刮風。
記載被入侵歷史的天主教堂
作者:王耀宗2021-02-14
在大主教堂內,掛有畫像描述西班牙探險家皮澤洛率領13個兵士征服及殲滅印加帝國的經過。我覺得在教堂內寫上這一段歷史令人奇怪,亦顯示政治與宗教之不能分割之關係。
壯觀的全球最大水壩發電站 Itaipu
作者:王耀宗2021-02-07
巴西和巴拉圭政府合建的全世界最大水壩發電站Itaipu,聽說這個水壩產生的電量可供應巴拉圭全國約600餘萬人及巴西人口20%之用。
看過南美伊瓜蘇大瀑布,世界其他瀑布皆不足觀矣!
作者:王耀宗2021-01-31
作者一團四人去阿根廷國境內的國家公園,欣賞伊瓜蘇大瀑布,在上中下三個層次近距離地欣賞奔騰之流水。
遊覽全世界最大瀑布群──伊瓜蘇大瀑布
作者:王耀宗2021-01-24
伊瓜蘇大瀑布是全世界最大的瀑布群,處於巴西、阿根廷及巴拉圭三國的邊境,但是,主要的瀑布群只可以從巴西及阿根廷兩國的國家公園中看到。
巴西人是怎樣的?
作者:王耀宗2021-01-17
巴西人是一個歡樂及散漫的民族,不喜工作,以白人拉丁裔為主;有黑人,來自非洲的;另外還有土著棕色人種,華人約有35萬人,其中25萬人住在聖保羅市,在瑪瑙斯的只有1000人左右。
遊覽世界之肺──亞馬遜河
作者:王耀宗2021-01-10
作者夫婦抵達瑪瑙斯,入住了位於亞馬遜河流域的河上旅舍。亞馬遜河景象壯麗、資源豐富,而旅舍更是景色優美、溫度宜人。
同維多利亞港匹配的巴西天然海港絕景
作者:王耀宗2021-01-03
在巴西的第二天,作者遊覽了里奧附近的景點,包括耶穌山、糖包山、大都會大教堂,還享用了美味的牛排。旅途精彩又充實。下一站,瑪瑙斯。
巴西忘情森巴舞
作者:王耀宗2020-12-27
旅途開啟,我和太太乘坐阿聯酋航空的航班飛越非洲大陸,抵達旅途的第一站——巴西。在巴西里奧的第一個節目是桑巴舞表演,巴西人的狂熱十分具有感染力。
南美四國遊——巴西、秘魯、智利、阿根廷
作者:王耀宗2020-12-20
作者與妻子二人放下工作,踏上去往南美洲的旅程。港人雖好旅遊,但卻少有人去南美,因此作者決定將遊記發表,以供未來想去南美洲旅遊的人士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