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 Jul 12 2025 00:20:29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王耀宗

中文大學文學士,哲學碩士,澳洲昆士蘭大學政治學博士。曾任嶺南大學協理副校長(學術事務),政治系系主任兼教授,現任政治系榮譽教授。中文編著有:
《神州三十年》(1979年)、《神州四十年》(1990年)、《神州五十年》(2000年)、《神州六十年》(2009年) 、《中國問題面面觀》(1990年)、《中國學生運動的反思與前瞻》(1992年)等。


英文著述有:From Deng Xiaoping to Jiang Zemin: Two Decades of Political Reform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University of America, 2005)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in Crisis: Hong Kong’s Transformation Since the Handover (edited, Lexington Books, 2004).


英文論文曾刊登在:Asian Perspectives, Asian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Studies, International Affairs,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China Information, Global Asia, Security Dialogue, New Left Review, Critical Asian Studies, Contemporary Chinese Political Economy and Strategic Relation: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etc.

巴黎仍是我心目中,世界上最婀娜多姿的城市
作者:王耀宗2020-11-22
今次重遊法西兩國,感覺上好像是在看一張張褪了色的彩色照片。特別在西班牙的城市,此種感覺特別強烈,我們所參觀遊覽都是世界的古舊文化遺產,只有在直布羅陀及康城,感覺到它們的精緻晶瑩。
巴黎之旅最後衝刺
作者:王耀宗2020-11-15
旅行到了最後的階段,進入倒數第二天,作最後衝刺,去了三個景點。
巴黎聚會有感:理勢結合非必然
作者:王耀宗2020-11-08
自己進入晚年倒數,愈覺得政治之變幻無常,亦更覺對現世改變之無能,一方面亦覺一個充實生活之重要,人生在世亦需有所動躍,以證實自己存在之意義,但是對其中之互動不必抱太大希望。
暢覽巴黎 去羅浮宮 拜訪劫後聖母院
作者:王耀宗2020-11-01
今天我們的計劃是步行貫穿整個巴黎市,從地圖右下角的拉丁區行至地圖東北角的鐵塔。
巴黎左岸:賢人殿堂
作者:王耀宗2020-10-26
「拉丁區」是巴黎左岸的中心,也是知識分子群集的地方。
遊巴黎遇上黃背心
作者:王耀宗2020-10-18
這是我們第三次到巴黎了,在七十年代末,曾經住了一年。2007年夏天,停留了兩天,今次會停留五晚。
拜訪世界著名的影城──康城
作者:王耀宗2020-10-11
康城估計只有三分之一九龍的面積,人口有10萬左右,旅遊業為主,一個渡假區,單是辦一個康城影展已充夠支持整個城市的生存及發展了。
熱得要命的尼斯
作者:王耀宗2020-10-04
想不到因夏季太熱,下午時分尼斯大多數的士司機都會休息,直至下午3至4點才出來載客,巴士的班次也會減少。
地中海城市如何表達自己的文明?
作者:王耀宗2020-09-27
來到馬賽市,少不得前往「歐洲及地中海文明博物館」和「聖尚古堡」參觀一番。
馬賽乘船遊三島 品嚐久違的蒸魚
作者:王耀宗2020-09-23
在馬賽的第一天,我們乘船遊覽了由三個島嶼構成的「國家公園」,晚上到了一間中菜館用膳,難得品嚐了久違的蒸魚,並與來自廣州的女侍應閒話家常。
告別西班牙 馬賽令人眼前一亮
作者:王耀宗2020-09-13
由巴塞隆拿乘坐巴士越過邊境前往法國馬賽,結束了西班牙之旅。坐在巴士上,心情茫然,不知道此生還有沒有機會再往西班牙了。
巴塞隆拿精細雕像:聖佐治與哥倫布
作者:王耀宗2020-09-06
巴塞隆拿四周有許多精雕細琢的雕像,反映着當地文化與歷史。有趣的是,雖然15世紀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代表着西班牙的海洋霸權,但僅有哥倫布雕像而當局沒有大肆宣揚其海洋史。
巴塞羅拿的文物藝術品勝景太多,畢加索之名不甚顯著
作者:王耀宗2020-08-30
我們去「畢加索博物館」,令人意外的是:我買的兩本介紹巴市的旅遊書中,裏面都沒有提到這間「畢加索的博物館」,顯然巴市的文物藝術品勝景太多,連畢加索之名在這裏的聲名也不甚顯著。
旅遊經驗告訴我們:本地人有時並不熟悉自己地方的旅遊名勝
作者:王耀宗2020-08-23
那位老者是本地人,他不知道我們要看的名勝都是在中下層的遊覽區,旅遊經驗告訴我們,本地人有時並不熟悉自己地方旅遊名勝的。他是「好心作了壞指示」也。
加泰隆尼亞的獨立問題 是西班牙內政的一個死結
作者:王耀宗2020-08-15
我和另一位年輕的西班牙男工作人員聊起來了,主要還是問他有關加泰隆尼亞獨立的問題。他的立場是傾向獨立的,不過他自己覺得獨立與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和其他西班牙人親如兄弟般的相處。
到達巴塞隆拿──藝術文化之都的街道和大教堂
作者:王耀宗2020-08-09
教堂的瓷磚已十分黃舊了,有些甚至呈黑黃色,裏面的聖畫都是平面的,立體雕像以陶瓷做的為多,也是陳舊而粗糙的,光線暗淡,亂大的空蕩蕩的感覺,令人倍感蒼涼之感。
阿爾罕布拉宮:因政府之名的世界遺產
作者:王耀宗2020-08-02
格拉納達也許是是筆者眾多旅遊過的西班牙城市中,最沒有特色的城市。沒有風景、地緣戰略也並不重要。估計連皇宮都是因為政府重視才得以成為世界文化遺產。
在西班牙遇上環保哲學教授
作者:王耀宗2020-07-26
在格拉那達古城區參觀時巧遇加拿大一所大學的哲學教授,談起當代的環保問題,他一臉不屑地指責從政者,指他們將地球搞得一團糟。
由地中海邊緣向內陸走──初訪格拉那達
作者:王耀宗2020-07-18
我們乘巴士前往另一城市格拉那達(Grenada),是行程中首次搭巴士去另一個城市。我們離開地中海的邊緣,向內陸駛去了。格市在馬拉加的東北部70、80公里之遙,約兩小時到達。
直布羅陀馬騮山:政權的吉祥物
作者:王耀宗2020-07-11
傳說認為只要有馬騮存在,英國在直布羅陀的統治權也會長留下去。
摩爾人堡壘:溫帶文明的崛起
作者:王耀宗2020-07-05
試看看環繞着地中海一帶,有多少文明的興起及衰落?希臘文明,羅馬帝國文明,鄂圖曼文明,意大利時期的文藝復興,以及近世紀的科學文明,無不圍繞地中海為中心而形成及演變。
馬拉加:天才畫家畢加索誕生地
作者:王耀宗2020-06-28
畢加索之名如雷貫耳,對我來說,他是西方近代最偉大的畫家。以前看過他的畫作,印象最深的是他將男男女女的身體各部分解構,然後(好像) 十分凌亂地砌在一起。
深夜抵馬拉加 險不能入住民宿
作者:王耀宗2020-06-20
我們大約晚上9:00抵達馬拉加的民宿門口,但不見民宿職員Isabel蹤影,嘗試發短訊給她也不成功,正焦急中,突然看見一位年輕男子行過來,說是Isabel的弟弟,我們才大大鬆一口氣。
皇家騎士俱樂部:18世紀的榮辱之所
作者:王耀宗2020-06-14
鬥牛表演其實十分危險,公牛的頭角十分尖銳,一旦被刺中,很可能令人殘廢,不過牛隻最終敵不過人類,通常以死亡為最終歸宿。
哥倫布長眠的塞維亞大教堂
作者:王耀宗2020-06-07
塞維亞大教堂被稱為是僅次於羅馬聖彼得大教堂以及倫敦聖保羅大教堂的第三大主教堂。建築工程從13世紀綿延至16世紀才完成。長126米,寬85米。
運河之城塞維亞
作者:王耀宗2020-06-01
塞維亞是西班牙南方第一大城市,全國第四大城市,亦是塞維亞省省會。拜河流運輸之賜,曾是商貿發達區域。特別在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300年內,曾成為西班牙最富足的城市。
經歷五個世紀的維亞娜庭院
作者:王耀宗2020-05-23
在多哥華參觀有五百多年歷史的「維亞娜庭院」,裏面種滿了不同的花卉,砌成不同的圖案,其中包括雛菊、百合、橙樹、茉莉、柑橘、紫羅蘭、玫瑰等數十種花卉盆栽,萬紫千紅,爭妍鬥麗。
「清真寺──大教堂」展現不同文化
作者:王耀宗2020-05-17
多哥華市有二千多年歷史,曾先後被基督教及伊斯蘭不同文化輪次統治,這可從該市最著名的名勝「清真寺──大教堂」(La Mezquita)之建築風格可見。
哥多華的第一印象──希臘風情
作者:王耀宗2020-05-10
由杜里多轉赴哥多華市,晚上7:30火車抵達,乘的士前往預訂的民宿。沿途所見,是一幢幢約二層高的白色房子,頗有希臘的風情,地中海feel;也有些中東味道,街上已有些婦女頭上包着頭巾的裝束了。
建築期逾250年的杜里多大教堂
作者:王耀宗2020-05-02
大教堂的建築期從1226年至1493年,超過二個半世紀。原本的建築是哥德式,在主體的門口有兩座對稱高尖塔,像巴黎聖母院一樣。但實際上只完成了左邊的圓錐型尖頂鐘樓,右面只建了高僅及鐘樓一半的八角形拱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