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文

李建文

中學校長、社會工作學士、社會科學碩士(輔導)、文學碩士(通識教育)、教育文憑。香港專業輔導協會副院士、香港教育大學亞太領導及變革研究中心教育領導學人。大學畢業後曾任職青少年外展社工,及後轉任中學教師。在20多年的教育工作中,曾借調至教育局支援學校發展,並曾擔任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評審顧問。在2012 – 2018年期間,於香港浸會大學持續進修學院兼任講師,培訓幼稚園校長及中、小學訓輔人員。李校長一直相信沒有不愛學習的孩子,多年來致力為學生提供優質教育。李校長關心基層學童及弱勢羣體的學習及生涯發展,並積極推動教育創新、培育未來領袖。
香港近月發生多宗學生懷疑自殺事件,涉及小學、中學和大學。(Shutterstock)

保護兒童 各方有責

近年學童自殺和虐待兒童個案數目增加,反映社會保護兒童的制度響起警號。我們作為兒童的守護者,要時刻保持敏感度,覺察和關心身心有異樣的兒童,主動為他們尋求資源協助,讓他們在困境中感受到來自社會的溫暖。

學生與到訪的長者交流。

商校合作 共建智慧校園

伍少梅中學引入先進的智能裝置及教學設備,培養學生的未來技能,同時重視培育學生的人文關懷意識和社會責任,一直把服務長者納入學生學習的重要一環,在課業、活動和社區服務方面均以關心長者及改善其生活為目標。

AI在未來世界擔任了助手的角色,為商業世界帶來不同的好處和便利。(Shutterstock)

AI發展與未來學習

AI技術是不可阻擋的大趨勢,改變了未來教育的發展。「CHAT GPT、AI、Web3.0潮流下的教育創新及應用點子」研討會,讓業界人士與教育工作者互相交流,一同探索科技發展與未來學習的關係。

社工和輔導員兩個專業互相配合、互補長短,才能讓受助者獲得最大的裨益。(Shutterstock)

學校有需要改行一校一社工一輔導政策嗎?

一個完整的學生支援體系,應由老師、社工及其他專業人士,包括輔導員、言語治療師和心理學家組成。教育界可在現行「一校兩社工」的基礎上,按校本需要,靈活運用資源聘請具有專業輔導訓練的人員,加強對學生的支援。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簡介共創明Teen計劃。圖示陳國基(中)、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左四)、社會福利署署長李佩詩(右四)、計劃的星級導師──香港口琴協會創會會長和威爾斯親王醫院矯形外科及創傷學系主管何百昌醫生(左三)、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和副教授盧婉怡博士(左二),以及精英運動員張家朗(左一)、杜凱琹(右三)、蘇慧音(右二)和李皓晴(右一)合照。(政府新聞處圖片)

共創明Teen計劃  為貧困學生燃點希望

筆者希望共創明Teen計劃在試驗階段後,能將計劃恆常化和擴大受惠對象,持續地扶持學生至成年為止。政府宜對受助的學生作長期的追蹤、跟進和研究,檢視在扶貧方面的成效,這樣才能發揮計劃最大的優勢和作用。

天主教慈幼會伍少梅中學早於數年前訂立了全新的學校發展政策,推行「未來教育」,以發展「未來學校」、「社區學校」和「幸福學校」為目標。(天主教慈幼會伍少梅中學圖片)

未來教育──情意學習實踐

是次疫情為教育界帶來重大的啟示,學校要為新常態做好數碼化的準備,強化電子學習策略,老師須掌握網上教學和混合式教學,以培養下一代成為良好數碼公民為教學目標之一。

「陳校長免費補習天地」於特別假期推出「三月百課」計劃,為全港小學及初中生提供百多課免費課堂。(計劃網站圖片)

「三月百課」──自主學習新景象

若學生擁有決定學習內容的主權,而非被動地接受他人的學習安排,那麼學生就能感受自主學習的樂趣及重要性。特別假期是個很好的契機,讓教育工作者思考教學新常態和教學模式的轉型。

教育局推動商校合作,鼓勵企業和機構為中學學生提供實習機會,銜接就業出路。(Shutterstock)

攜手培育未來人才

政府進一步改革和推廣中學應用教育,讓學生從中學階段開始探索和實踐學習取向及職業抱負,可使應用型人才成為主流教育的一部分,推動本港人才多元發展。

Currently Playing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