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 Jul 05 2025 13:58:33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梁振威

香港教育大學宗教教育與心靈教育中心專業顧問、兒童文藝協會會員、前香港教育學院中文系講師。從教40年,曾於本港中小學、男童院及懲教署執教。主要著作《小學中國語文課程與教學》(與李子建教授合著)及《圖解中國國情手冊》(編輯),曾擔任出版社之中文科顧問及小學中國語文教材之作者。

訓輔的過去、現在與將來
作者:梁振威2015-03-13
對於怎樣處理違規學生的行為,筆者在這過去40多年的教學生涯中,經歷過不同學階段。60年代的老師,上課的必然教具,是籐條。
漢字:語文教學高階思維的根
作者:梁振威2015-02-27
【教評心事】在語文教育中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該從文字開始。不信?嘗試於課堂中提問:為什麼媽媽到超級市場買「東西」,而不是買「南北」?為什麼說懷孕的婦女是「身懷六甲」而不是「身懷六乙」?
一切以孩子為先
作者:梁振威2015-02-13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笑且徐行。」只有「徐行」,才能冷靜,才能用心的對「如何推行」、「推行目的」和「效果」作出深思,才有好的效果。教學如是,與「姊妹學校」結盟亦如是。
亦遊、亦學、亦交流
作者:梁振威2015-02-06
《施政報告》提出在來年向每校提供12萬,以資助本港學校與內地學校結為「姊妹學校」,即引來同工的不同反應,有的覺得資助不足;有的卻「倍感憂慮」,對「姊妹學校」這計劃心生疑惑。筆者任教之學校,於去年與省內一所中學結盟成為「姊妹學校」,期間進行了多次的互訪交流,就「如何推行」、「推行目的」和「效果」而言,頗值得與同工分享。期望在釋除同工對「姊妹學校」計劃的疑慮同時,能收拋磚引玉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