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Aug 11 2025 14:10:22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黃君實九十書畫展 呈現出來的氣派

醉心書法的黃君實,道出展紙揮毫的樂趣:「錄前人詩句,至得意處,則無古無今,無人無我,心手兩忘,恍然若醉。古人之詩思墨痕,皆為我所有,浩蕩澎湃,瀉乎胸臆。斯時之樂,未足與人言也。」
圖片:作者提供

2024年的「揮毫百斛瀉明珠:黃君實九十回顧展」,錯過了書畫展當天到現場,觀賞黃老師在美術館展示開來他的極具氣勢字畫。黃老師妻子龐志英(我認識的師母,是用筆名撰寫小說的林琵琶)在2025年3月送來黃老師的作品集,包括由她與姚錫安合編的《黃君實書畫集》,另有《陶淵明閒情賦冊》、《蘇軾前赤壁賦卷》和《臨米芾大字卷》。

林琵琶(習慣了這樣稱呼師母)傳來畫展盛況。每位出席開幕典禮的嘉賓,皆可獲得一套四冊的《黃君實書畫冊》。

林琵琶送來的禮物──《黃君實書畫作品集》
 

中外公私庋藏 多能觀賞開心眼

黃君實在《學書絮語》談及學習書法的經過及體驗:先學柳公權《玄秘塔碑》,後「轉臨《孔子廟堂碑》……及遊學日本,得睹智永《真草千文》墨跡,以之與虞字相參,漸識用筆之法。」

「中外公私庋藏,多能觀賞,心眼漸開,始信董思翕所云學書須觀古人真跡。」

草書東坡詩。黃君實小楷、行草皆精,尤以草書稱譽。此幅筆法飄逸,用筆的輕重、墨色的濃淡乾濕,在精準的安排中又能舒卷自然。
 
游絲書李白詩「朝辭白帝彩雲間」。宋朝吳說曾戲作游絲書,今藏日本有鄰館,此幅戲仿其意。
 

黃君實觀看過的帖包括:宋拓王右軍《樂毅論》、《黃庭經》,王大令《十三行》,又見過晉人《曹娥碑》墨跡本。行書,黃君實「深愛王羲之《蘭亭序》,「草書始學孫過庭《書譜》」。

浩蕩澎湃 瀉乎胸臆

醉心書法的黃君實,道出展紙揮毫的樂趣:「錄前人詩句,至得意處,則無古無今,無人無我,心手兩忘,恍然若醉。古人之詩思墨痕,皆為我所有,浩蕩澎湃,瀉乎胸臆。斯時之樂,未足與人言也。」

黃君實擅繪山水,尤喜以書法寫竹。此圖寫高岩飛瀑,雲氣清泉,竹影尤其精妙。
 

黃君實亦愛畫竹,他為妻子林琵琶的小說《羅生門外竹林中》繪畫的竹林,意象豐富,寓意深遠。林琵琶傳來的《竹溪圖》,指出黃君實「喜以書法寫竹。高岩飛瀑,雲氣清泉,竹影尤其精妙。」

「茶風月」結字和墨色變化均佳。
 

「茶風月」三個字,可見字與墨色的變化。說起茶,想起疫情來襲前,我們與黃老師及他的妻子林琵琶在銅鑼灣茶舘,一起品茶,我們試過的普洱生茶,包括1978年與1985年的宋聘青餅,還有喝了1930年同昌號黃文興普洱圓茶。都說有機會大家得再一聚,喝口好茶。

「臨米芾大字詩,全長2米多,最近35cm,每行只寫兩字……全卷拉出釘在牆上,極為壯觀。」

臨米芾大字詩,全長2米多,高近35cm,每行只寫兩字。
 

林琵琶在她的小說介紹過米芾的行書《吳江舟中詩》:「是他在舟行時即景之作,描寫逆風行舟,泥黏舟底,縴夫討價還價,才奮力『一曳如風車』,令小舟順利前行。」

我們再看米芾書寫「一曳如風車」,便有了新體會。

黃君實的書畫,已自成一家。林琵琶的導賞,得心應手,透過她的細膩文字,點出黃老師的書法,繪畫藝術精妙之處,令人信服。

曾為美國加州Huntington Library之中國庭院書寫對聯及刻石,此「留雲岫」三字刻在瀑布旁之石山上。
 

後記

林琵琶WhatsApp過來的訊息:「君實剛出版了詩文集的繁體版,由中華書局出版,內容較簡體版更為豐富,因增加了吳冠中等的書信。」又說下次見面,送我一本。

張灼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