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 Jan 03 2025 23:59:59

為什麼辛苦工作卻不開心?

正如書中所説,既然工作是為了生計、而生計的目標又是為了生活,那就不應該為了生計而犧牲生活的熱情,不應該活在不安和恐懼中。

上班族即使原以為找到好的工作,但是要在工作上維持滿足感卻並非易事。在討論工作上的滿足感前,我們可以先從人對日常生活幸福快樂的看法探討。研究國民幸福指數(Gross National Happiness,GNH)的Tideman指出,直接量度快樂可能會將短線感官上的快樂和更深層次的内在感受混為一談。 (註1)另外一項研究發現,即使屢敗屢試,我們對將來發生的事仍然充滿盼望,設想這些事如何令我們快樂。然而,我們卻常常低估了事情背後的種種情境因素、對我們的預期感受和體驗的影響。換句話說,我們通常誤解什麼東西會讓我們快樂、可以令我們有多快樂、或者我們的快樂可以有多長久。(註2)

將以上的研究套入工作的情況,我們在開始新工作時總會有各種美好的想法,幻想新公司在滿足我們金錢回報的同時,又有機會一展抱負,同事間同心同德。入職時的感覺有如初戀一樣,大家都客客氣氣,相敬如賓。開工蜜月期過後,老闆要求提高,同事不再客氣,再加上工作時遇上困難,又要加班,又要競爭比較,自然灰心喪氣,覺得受騙又或者選擇錯誤!韓國智光禪師《工作禪》一書的(註3)副題是:「為什麼辛苦付出卻不開心」。為什麼沒有工作的努力找工作,但有工作的卻因為不開心而又要再努力找工作,又或者厭惡工作丶不想工作?

了解自己及世界 才可享受工作

正如書中所説,既然工作是為了生計、而生計的目標又是為了生活,那就不應該為了生計而犧牲生活的熱情,不應該活在不安和恐懼中。要快樂工作,除了要找份好工、做好份工之外,心態亦是十分重要的。由於工作不外乎事和人,對事對人的處理會大大影響工作的滿足感。如果對事靠智商(IQ),那對人就要靠情商(EQ)了!説到情商,在矽谷享負盛名的領導課程「Search Inside Yourself(SIYLI)」(註4 )是以情商為基礎。按照情商鼻祖Daniel Goleman的分折,情商的發展是通過對自我的認知,進而提升自我管理的能力。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將自己的推動力、價值觀和能力結合,增加我們在面對困難時的抗逆能力和對大眾的同理心,通過良好的社交溝通能力群策群力。正如最近聽性空長老精闢的開示:如果我們不能夠了解「自己」,就不能夠了解「他」。不了解「自己」、又不了解「他」,又如何能夠了解「世界」的經驗呢?不了解世界的經驗,我們就不能夠過愉快的日子。

馮孝忠在《轉工前,停一停想清楚》(註5)一書中分析了各行業的個案,帶出多項職場智慧:如何尋回自我、在夢想和市場實況之間靈活應變。他建議大家在心動計劃轉職前停一停、想清楚,列出一份「辭職前的檢查清單」。楊大偉在《開工正能量》 (註6)中探討大家在職場遇上的種種問題和困惑,指出佛陀在2500年前作為佛法團隊的CEO,已提出管理在於管理自己的心。按這個道理,開工時如果可以通過培養覺性,了解「自己」、了解「他」、了解公司和市場、了解「世界」,才能將負能量轉化成正能量,愉快地享受工作。

註1:Tideman, Sander G. (2004), Gross National Happiness: Towards a New Paradigm in Economics. In Karma Ura & Karma Galay (Eds.), 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Operationalization of Gross National Happiness. (pp. 240.) Bhutan: The Center for Bhutan Studies.

註2:Dunn, Elizabeth W., Gilbert, Daniel T. & Wilson, Timothy D.(2011) . If Money Doesn’t Make You Happy, then You Probably Aren’t Spending It Right. Journal of Consumer Psychology,21, pp. 115-125.

註3:智光禪師:《工作禪──為什麼辛苦付出卻不開心》,中央編譯出版社,劉珊珊譯,2010。

註4:Tan, Chade-Meng. (2014). Search Inside Yourself: The Unexpected Path to Achieving Success, Happiness (and World Peace). New York: HarperOne.

註5:馮孝忠《轉工前,停一停想清楚》,皇冠出版社(香港)有限公司,2014年。

註6:楊大偉《開工正能量》,皇冠出版社(香港)有限公司,2013年。

原刊於佛門網,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吳志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