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魯迅

魯迅可說是生於官宦之家、書香世代,圖為他的畫像。(網絡圖片)

魯迅的家學淵源

魯迅的國學根基深厚,除著力唐詩外,還讀《詩經》、《楚辭》、陶潛等詩。祖父算很開通,鼓勵孫輩看小說,魯迅愛讀《西遊記》、《聊齋誌異》、《儒林外史》等。

加沙的巴勒斯坦人遭受了21世紀最大規模的轟炸行動之一。阿布蕯拉姆悲傷地問着:「這種事件怎麼可能接受呢?這些事件是怎麼能夠允許發生的呢?」(灼見名家製圖)

靜聽學者和詩人的呼喊聲

兩個多月猛烈的炮火,在加沙這個人口密集但又生活困難的地方,不少知識分子,包括專業人士、教師、文化工作者和記者,冒着炮火,或堅守家園,或犠牲生命之餘,只能看着像大學和其他社會組織,在炮火中消失。

魯迅始終給予獨子最大限度的「愛與自由」。(網絡圖片)

民國大家的為父之道

彼時,在古今中外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中,根深柢固的父權社會岌岌可危,傳統父親角色遭遇空前挑戰,於是乎,開明之士不僅在東西文化之間探索救亡圖存之路,而且尋求突破傳統的為父之道,親身演繹求新求變的父愛故事。

作者葛亮近年在粵港的走訪不同手藝人。(香港文聯圖片)

故事嶺南

說到底,《飛髮》是寫一群人對自己行業的信仰與堅守,也在關注傳統與現代、歷史與代際等問題。任何一種文化形態的成長,勢必伴隨着文化基因的興變與融合。這是每個寫作者都要面對的命題。

(左)酒缸;(右)醬缸亦可製造出美味有用的醬油。(Wikimedia Commons)

孔家店魯酒與醬油

嚴格來講,共產主義與儒家政治哲學抵觸不大,而其修身學哲學,或許在這個缺乏理想、缺乏宗教信仰、缺乏道德、一切向錢看的今天,能夠發揮一些社會和諧穩定作用。

多數中國人都是有良知的,只可惜是沉默的大多數。(Shutterstock)

中國人的醜陋

中國人的醜陋,柏楊的「醬缸文化」形容得非常貼切。十年浩劫和改革開放後的大陸、反送中至國安法後的香港、當年恐共和近年紅潮衝擊下的台灣和一些盲撐中共的海外華人社群,不少人仍在這醬缸內翻騰打滾,不亦樂乎。

1919年的五四運動,發源在北大。(Shutterstock)

「覺醒年代」才覺醒

在香港長大的戰後嬰兒,大多如筆者一樣, 對清亡後的歷史一無所知,這就是當年的殖民地教育。 直到最近看了《覺醒年代》連續劇,才真的覺醒自己的無知與錯覺。  

魯迅著《中國小說史略》把小說作為一門專門的學系統地研究,開創了中國古代文學研究的新領域。圖為上海虹口魯迅墓。(Shutterstock)

從忽視到重視的文學

「小說」一詞,早在二千多年前已見於《莊子》一書。但到唐代,才綻放出燦然華采。1919年「五四」文學運動,受歐洲文學影響,小說被推崇至文學殿堂。時至今日,文人創作中以撰寫小說最受大眾歡迎。

面對悲觀前景,茨威格勸告說:「出路只有一條:在別人頭腦發熱和大聲吵鬧時,退回到自己內心並保持緘默」。(Shutterstock)

退回到自己的內心

奧地利作家茨威格回憶青年時代,為當時「高度國際化的生活」而自豪,那是截至1913年9月之前的歐洲。完全沒有想到,災難就在這個時候降臨了,接連兩次世界大戰,歐洲各國炮火相向。我們這個時代會否步其後塵呢?

香港人不值得為爭取所欠的0.15制,就把既有的0.85制也毁掉。(亞新社)

一國兩制是否只剩下1.5制

回歸後,香港雖然不能說一點也沒有變;但基本上仍是近西方的制度多於近大陸的制度,把香港的一制說成只剩下0.5制,就有點危言聳聽。個人認為,香港即使沒有原有的一制,亦起碼有原有的0.85制。

受到媒體的影響,留學日本給予了一個錯覺給同學,他們誤以為就像去日本放一個長假一樣,打算盡興而歸。(Shutterstock)

留學日本的二三事

作為留日學者的我,當然很鼓勵同學到日本留學。畢竟日本是一個可以提供很多不同機會給同學的優良留學平台。然而如果你沒有充分的準備,你只會乘興而來敗興而歸。

Page 1 of 2 1 2

按類別瀏覽

Currently Playing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