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核心肌肉運動?
核心肌群由腹腔內數個深層肌肉組成,作用是協助穩定腰椎和骨盆活動;強壯的核心肌群可以抵受由四肢回送的反作用力,和承受身體本身的重量,減低脊柱和腰椎負擔,維持身體的穩定性;最後附有鍛鍊核心肌群的方法。
核心肌群由腹腔內數個深層肌肉組成,作用是協助穩定腰椎和骨盆活動;強壯的核心肌群可以抵受由四肢回送的反作用力,和承受身體本身的重量,減低脊柱和腰椎負擔,維持身體的穩定性;最後附有鍛鍊核心肌群的方法。
發炎並不是疾病而是身體受襲的警告訊號,當組織受細菌或病毒感染時會出現充血、發熱、腫脹、疼痛等綜合成發炎反應。這些反應有輕重和緩急,急性的發炎某程度來說是身體良好的反應,過度和慢性的炎症便會傷害身體。
由於一般超聲波無法穿透骨骼,所以被廣泛應用於檢查身體不同的軟組織。用於物理治療的超聲波最高可達300萬Hz,而不會對骨骼造成傷害或痛楚,而肌腱、筋膜等軟組織更「樂於」接收這些振動。
治療師是怎樣知道關節的生理上限才避免「扭過龍」?這可是單純依靠對人體結構的了解,當中包括不同關節的活動度和臨床經驗。同時治療師會找出炎症腫脹、沾黏、筋腱撕裂等可能性,才決定應該施加的壓力和幅度。
肌肉能量療法是一種新的物理治療手法,利用肌肉本身發出的反射能量,治療肌肉繃緊、關節僵硬、肌肉痙攣和肌肉張力過高等病症。其背後有什麼原理?肌肉又有什麼反射能量?
關節內部的活動過程比眼見的複雜,以肩膊的盂肱關節為例,能夠做到內外和前後伸展的大動作。過程中肱骨(上臂的主骨)的球窩關節會做出一些輔助動作,這些細小活動的暢順度,能直接影響到手臂最終可達到的活動範圍。
大家有沒有聽過肌肉會「纖維化」?這是物理治療科的專有名詞,形容肌肉或筋膜出現異常繃緊或硬塊等情況。要了解這種情況之前,先要了解肌肉是怎樣活動。
骨骼會隨年齡或受傷退化,雖然對健康沒有直接影響,但會增加受傷風險,加上心理負擔或會使活力減退。如果退休後仍然想保持活動自如,跟朋友到處遊山玩水,那如何是好?
現代人不時要忍受屁股上的痛苦。這種痛苦不是皮肉之苦,卻由腰間伸延到腳掌,又痛又痺,但位置卻有口說不清,這種情況便有可能是出現坐骨神經痛(Sciatica)。
寶寶是否患有斜頸症不難發現,大約滿月後便開始出現徵狀。初生嬰兒的身體各方面都處於急速成長階段,某些生長遲緩的部分,可以憑日常觀察其變化而發現。
頸和手部關節出現痛症時,手指末端可能因為神經線受壓而出現麻痺。這些神經線由神經細胞(或稱神經元)組成,是血管以外另一個龐大的人體網絡,本文便帶大家來認識一下這個系統的知識和病症。
很多重症新冠患者需要進入加護或負壓病房,並使用氧氣機協助呼吸,這個時候,提供物理治療便要非常小心。當病人身體狀況改善,我們仍可以做一些措施,幫助病者盡快恢復自行呼吸的能力。
世界衛生組織對於痴呆症/認知障礙症/失智症(Dementia)的定義是,個人認知能力上比自然衰退的幅度明顯嚴重的一種綜合病症稱呼,它主要體現在記憶、認知、行為和日常活動能力的退化。
一般來說造成頭暈的原因頗多,可以是血壓和心臟問題,也可以是心理壓力或營養不良。除非肯定自己是暈車浪,否則我們建議患者盡快求診,嘗試找出根源,在此之前切勿亂服成藥。
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早期是為了提升職業運動員表現而設計,因對減體重有顯著效用,近年得以普及。那麼,我們應該如何選擇自己的HIIT菜單?物理治療師又有什麼角色?
高血壓是很多都市人逃避不了的毛病,血壓長期超出水平可以是遺傳,但更多是現代人不良的生活習慣導致的。高血壓會增加心臟負荷,引致中風、心臟病、腎衰竭等病症,運動對治療高血壓十分重要。
媽媽手屬於一種慢性肌腱炎症,姆指近手腕位置時會疼痛,尤其在手腕轉動、屈曲、握拳和拿重物等動作。如何才知道自己有沒有患上媽媽手?彈弓手與媽媽手又有什麼分別?
患此症者無論舉手向上、打側抬高手、嘗試用痛的手搭向另一邊膊頭,甚至睡覺壓到都會痛醒,這是什麼疾病?市民口中的「肩周炎」其實並非單純的肌肉發炎痛症,那是什麼?
近年醫學研究愈來愈重視筋膜(Fascia)的作用,這層「布料」內布滿感覺神經,使到包括肌肉和關節移動時,其他身體部分會收到訊息作出反應,也加強了人體的本體感覺。
除非涉及神經線受壓和韌帶撕裂,一般治療不外乎以處方消炎藥物、物理手法治療和強化肌肉訓練為主,輕症可以自然癒合,患者感覺痛楚後,減少操勞便能讓手肘得以休息,尤其是暫停導致傷患的重複性動作。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