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機構不斷增長及機構的多元文化政策落實,我們在澳洲的幼教場所需要開拓更多招攬人才的渠道,包括有興趣到澳洲從事幼教工作的日本朋友。他們的背景比想像中多元化。
疫情仍未全消,加上學生潛藏已久的各種成長、學習、家庭問題,相信會在回歸校園的蜜月期過後陸續浮現。站在教育前線的任何崗位,不單未能鬆懈,更當作好預備。
一個外地教師要重新適應澳洲的工作環境和文化,其實一點也不易。筆者提出的3個階段是其中一個「軟着陸」的方案。這方案相對盲婚式的尋求僱主擔保,又或是跑到非常偏遠的地方刻苦奮鬥等舉動,應該也是比較穩妥的了。
多年來積極推動海峽兩岸及港澳地區教育發展的田家炳基金會,將於12月13日假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辦教育論壇,邀請朱經武、李焯芬教授進行主題演講,並邀請香港9間大學校長、副校長進行專題討論。
政府近年來大力在幼稚園教育階段的推廣中華文化,以求讓幼兒對自己祖國有更多了解,從小培養中國人的身份認同感。然而政府課程指引較為模糊,且未有明確的教師培訓。幼稚園應該教什麼?幼兒教育工作者應該如何教?
美術教育是人類社會一項重要的文化素質教育活動,對培養幼兒的情感、觀察力、積極性以及操作能力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對幼兒進行早期繪畫學習,最有利於培養幼兒的創造力。
如何在香港實踐安吉的自由遊戲,取決於老師對自由遊戲的掌握。心態比空間更重要,當我們相信遊戲,相信孩子,自由遊戲便可以落實。每天觀察,每天進步,從孩子出發,將遊戲權利還給孩子。
在資助學校佔主導, 政府少管學校事務的情況下,有為的政府,要推動素質教育政策, 更需要較大的魄力。當前的局面是要有一股具前瞻發展的改革動力,而不是被動地解決眼前的問題!
兒童文學家林良老師:「文學的本質是以精緻的鋪陳凝聚力量的。這種力量的受重視,是因為它能自然的吸收讀者,使讀者因為關心,而從事理性的反省,清醒的檢討自己的所思和所行。」
自由遊戲的特別之處在於你不知道下一秒將會發生什麼事,老師需要隨機應變,但個人體驗也非常重要。同一班學生,面對相同的物資也會玩出不一樣的玩法,老師需要多鼓勵他們完成遊戲。
學校要「以人為本」方式,以用家為主導的態度發展系統的功能,以員工的需要作為出發點以鼓勵同工彼此間多交流分享,他們就會有需要使用相關系統儲存、交流及分享資訊。否則,相關系統只是閒置而沒有人主動使用。
財務智商 Financial Quotient(FQ)是每個人的基本生活技能,如何有效分配資源是孩子學習獨立的重要一環。Project M²平台致力教育孩子良好價值觀、理財觀念及實用理財技巧。
不論是畫比較簡單的主題,還是比較複雜的畫面,利用組成元素去分析和觀察,肯定有助於孩子的學習。但是,形狀和線條表現僅僅是畫畫的一種手段,千萬不能把它作為一種繪畫創作的單一技法。
只要細心撿拾,定會找到每一行業獨有的意義及滿足感。嘗試每天用幾分鐘,細想好人好事,尋找生活上的小美好,培養正面思考的習慣,相信對個人身心、對培育下一代都有一定的裨益。
老師和家長都必須花點心思引導,才能讓繪畫成為孩子的終身喜好。不然,在初小之後,大家便會看到很多孩子的興趣轉向工藝、設計、雕塑類型的學習,甚至對藝術創作日漸疏離的普遍現象。
現在社會各界不再只視幼稚園為小朋友的照顧者,而更重視幼稚園對培養小朋友知識和價值觀方面的角色和功能。因此對幼稚園的課程規劃、師資、教學素質也有了相應的要求,政府也因而多了資源上的投入和支持。
復課的安排已在規劃之中,各中小學都積極準備和策劃,迎接「真實」課堂和校園生活的日子。經歷這次香港教育史上少有的大事,究竟香港教育會有哪些轉變?這次疫情給教育界帶來什麼反思?
上世紀70年代中期起,中小學基礎教育範疇經歷急劇擴張,到了特區成立時應該已完成「量」的建構,轉移到提升「質」方面。為何此時此刻針對教育的議題竟然是教師專業方面呢?
在李家超帶領之下的特區政府,香港教育環境將會如何改變?今集《冷思熱話》請來何漢權校長及蔡世鴻校長探討,香港教育哪處需要「開新篇」、教育改革會否令本地學校出現競爭,以及教師如何裝備自己。
一個謙卑、恭和有禮兼教學經驗卓越的校長,愈能展現良好品德素養,虛懷若谷,用人為才,愈能取得同工的尊重和信任。不過,無論怎樣,我們需要在校長領導以外,建立一支能分享共同信念、願景和使命的教師領導團隊。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