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障學生現場獻唱中英文歌曲。

由不打手語到聾而不啞

有不少例子可以證明天生聽障的孩子,透過早期辨識,緊湊的培訓,可以變成語音準確說話流利的正常人。盼望更多有愛心及優秀的幼師加入教導聽障孩子的行列,成為轉化生命的天使,讓聽障孩子有機會聽聞福音。

進入大學,其實是一個新的階段。如何進一步發揮大學的「解放」功能?(Shutterstock)

讀書與學習

小學、中學,學生的學習愈來愈「正規」,我們就逐漸把「學習」,完全看成是學校裏面的學習,也就是「讀書」。本欄數年來的「老生常談」,就是觀察到學校裏面的學習,往往被對於成績、升學、就業的追求,霸佔了。

作為來自香港的澳洲移民,筆者深感到移民企業家在異鄉創業所面對的挑戰。(Shutterstock)

身兼多職的澳洲企業負責人

作為來自香港的澳洲移民,本人深感到移民企業家在異鄉創業所面對的挑戰。我雖然看似一人在前,但實際上有數百名團隊成員在背後提供強大支援,多謝他/她們對機構的信任,亦感謝他/她們陪伴着我闖過一個一個的難關。

筆者的機構現時以自營業務的方式在澳洲3個省份經營十多個幼教園所。(Shutterstock)

澳洲幼教機構創業點滴

筆者來澳大約8年,創業(私立幼稚園)5年多,公司現時一共聘用了大約300多名員工,驚覺自己的公司原來已躋身大公司的行列,當中有什麼體會?在澳洲營商和管理有什麼要注意的事情?

林志垠(2021)提出讓大腦更發達,遊戲是不可或缺的角色。(Shutterstock)

遊戲讓大腦更發達

透過遊戲可以刺激腦部的發展。希望家長能掌握好玩、開心的遊戲,與孩子一起玩,達到親子身心並用的溝通互動,右腦才會受到刺激,培養出終身受用的靈感、彈性思維、創造性、掌握能力及記憶力等。

教師讓學生透過日常生活有關的學習經歷,使孩子懂得關愛共融,尊重別人。(Shutterstock)

從生活中學習

教育局鼓勵小學利用常識科課堂提供實踐機會,讓學生就着日常生活問題,設計和擬定有創意的作業,從而增強他們綜合和應用知識與技能的能力,以及引發學生對科學和科技的興趣和好奇心。

在兒童村,孩子們不僅學會了照顧自己,更重要是學會了愛和關懷。(Shutterstock)

陽光兒童村

陽光兒童村的團隊致力為村中孩子建立是一個充滿愛與關懷的家園,為有需要的孩子提供一個安全、溫馨的家園。筆者作為陽光兒童基金會的主席,深感責任重大。

本人相信有效的啟導支援,能提升準教師的專業能力和自信。(Shutterstock)

幼教啟導創明天

幼稚園就正是莘莘學子開始接受教育的起點,無論是贏在起跑線抑或終點見,幼師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亦是孩子們人生中的第二任老師。作為幼教老師,除了傳承經驗外,也是一個生命影響生命的過程。

相對香港教師來說,日本幼教老師的教學資格及經驗較不容易獲澳洲培訓機構的認可。(Shutterstock)

香港日本幼師澳洲教學體驗之旅

筆者在澳洲經營十多所幼教中心,除聘用大量本地教學人員外,亦吸納了數十名來自香港及日本的幼教老師加入我們的機構,她們在澳洲的教學體驗歷程也各有不同。因此,筆者希望撰寫一篇短文分享她們的教學生活點滴。

哭是一個很重要、也很有效釋放情緒的渠道。(Shutterstock)

捍衞哭的自由

每逢聽到人家的小孩很喜歡上學,我都不禁嘆道:「為何我的孩子不是這樣呢?」確實有些小朋友很喜歡上學,但我家兩個小孩都是敏感型,官感和情緒都較濃烈,學校對他們來說實在是一個戰場。

校長的信任,可以使老師有空間專注學生的健康成長。(Shutterstock)

更新·除舊·再出發

不少學校的轉變,都在於深信更寬的教育理念,是可以實現的;但關鍵更在於嘗試、實踐,放膽走出第一步。迎接新春,願香港的學校都能夠「除舊」、「更新」,再出發!

第1頁,共6頁 1 2 6

按類別瀏覽

Currently Playing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