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教師不易為之壓力管理
今天前線教師的工作量之大是不容忽視的!若教師長期面對這個工作量,而漠視適當休息時間和處理身心平衝問題,隨時會導致壓力爆煲,直接或間接影響個人甚至整體團隊的工作效能。
今天前線教師的工作量之大是不容忽視的!若教師長期面對這個工作量,而漠視適當休息時間和處理身心平衝問題,隨時會導致壓力爆煲,直接或間接影響個人甚至整體團隊的工作效能。
此劇很值得一般觀眾及讀者欣賞,和特別是在生活上已感到沒有動力,對生活迷惘,終日混混噩噩、虛耗光陰,對人生沒希望,沒朋友,終日埋頭電腦遊戲、荒廢學業或事業的隱青們深思!
筆者作為前操守議會主席和多屆成員,一直都見證着守則修訂的工作,對新守則充滿期待。但除了指引,提升教師的師德和喚醒他們的專業良心,才能真正根治問題。
校長在學校管理上必須勇於向行政、持份者及專業問責之餘,在不違背辦學團體的工作期望之下,更須遵依教育專業法例與教育局所頒布的守則及行政指引。不過今天的世情不斷地轉變當中,從前所學的已不適用於今天。
教育界既然仍然存有若干欠缺誠信和失德的「好為人師」敗類,教育局宜與業界同心,正所謂「上下同欲者勝」,大家一齊打好這場美好的誠信仗吧!
一個謙卑、恭和有禮兼教學經驗卓越的校長,愈能展現良好品德素養,虛懷若谷,用人為才,愈能取得同工的尊重和信任。不過,無論怎樣,我們需要在校長領導以外,建立一支能分享共同信念、願景和使命的教師領導團隊。
雖然我們都不是能「止戈為武」,反而我們可做的是教導我們的下一代具有俠義之風,認識真理,勇於向那些惡者說不!
面對「躺平主義」要怎樣調整自己對新一代的期望?學校在家長、學生、老師以至社會人士的眼中,會否容許有下述的情況產生?可以如何自處?學校又可以怎樣迎接這種新風?
在家庭關係中,父母的婚姻關係永遠優先於親子關係。婚姻關係經營得好,親子關係也會較好;就算無法經營得好,也要懂得「自己的問題自己處理,讓孩子做回他們自己就好」的道理。
我們的價值觀、我們的專業道德操守、我們的品格素養以至我們的一言一行,都強烈影響著我們的屬員和跟從者,也直接左右到我們負責單位的聲譽與教學成效。
“No one size fits all”一個能適用於海外或他校的教師評鑑制度,未必就適合自己學校使用,但願本文能提供一個教師評鑑制度的參考模式,透過評估過程,讓評鑑者與被評者都感覺有用、有意義。
有關資優培育計劃成功幫助學員從小便掌握到自己的認知歷程的需要,能夠根據自己的學習結果和回饋而重新組織、監控並修改這些認知歷程的控制能力,無往而不利。
能夠預早在學生成長時期,多播放正向教育的種子,或進行有計劃的品德教育去塑造學生的品格,會有助有關國家或地區政府去管治,同時也可減少國家或地方青少年犯罪率和社會動亂的發生。
學校創新經營與學校的持續發展息息相關,若不勇於冒險創新,學校一定會被環境所制,無法追求卓越。雖然學校變革未必可於短期內取得任何進展,但因它觸動人的思想範式轉移,也會影響整間學校文化的全新改變。
自2020年1月肺炎疫情在港爆發開始,香港人已經歷了一段頗長時間的「社交距離」,原有的人與人之間的緊密聯繫、社交網絡、個人幸福感以至身心靈健康等都被削弱得體無完膚。
明天的價值取向需求,也影響着今天在決定學校政策上的定位問題,在訂定規則之餘,我們需有靈活與開放的態度處理教與學問題,矛盾與衝突需處理得宜,才可幫助學校穩定發展。
筆者認為,要打破這些傳統局限,就算已享譽多年的名校,也不能獨善其身,領導班子需虛心學習,除自己必須是一個終身學習者外,還要經常留意教育的最新發展。
有說「教育乃是要喚醒一個人的良知」,因為只有理想而沒有良知,理想只會淪為空談!有人亦曾認為今天年輕人之所以罔顧法紀而去以身試法,為的是理想。
學校老師大多不願或不敢公然和學生正面衝突,盡量展示關愛、包容,務求希望社會盡快平息事件,回復正常面貌。今天學校管理所遇到的張力和壓力之大,前所未見!
究竟學校教育的終極目標是否想培育學生成為「德才兼備」的未來社會領袖人才?還是「說和做」畢竟是兩件事,加上眼高手低,在「期望」與「實況」當中出現很大落差?
借用國父的五個學習原則「博學、審問、慎思、明辨和篤行」去看今天中國人在21世紀的國際地位,究竟我們仍然是被人描繪為一個落後但愛假冒、傳統封閉但擁有暴發戶心態的國家體制?
校本管理理應是由辦學團體或校董會領導層把權力下移,賦權校長好好管理學校,當中只需給他們清楚指示、信任與支持,他們便會把學校管理得妥當的了!事實是否如此,相信這只是一個美麗的迷思吧?
據教育局2017年的統計,由2011-2012至2015-2016五個學年期間,每年大約有1,600至1,700名屬缺課7日或以上的小學及初中學生,而且情況一年比一年嚴重!
綜觀筆者的校長成長路,有系統的職前和在職培訓是需要的,但持續進修與終身學習,以教研理念及實證,去把教育領導知識深化,比只掌握最新教育資訊實際得多。
成功學校管理的關鍵在於人的質素的提昇,如何領導及發展人的積極性,如何建立遠象和發揮有效團隊方面,當中校長的領導固然重要,但每一個同工的影響力也不容忽視!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